APP下载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勤俭节约思想

2021-04-13秦超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节约粮食班会课

秦超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是落实德育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是从四方面提升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

一“、比”素材———创新教育情境

德育活动的教育情境设置是否巧妙,直接关系到活动的开展效果。学生对班会课的常规导入方式已经失去新鲜感,因此我改变班会形式,采用“比”素材的教育方式。在一次在班会课上,我让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节约的教育素材,看谁搜集的数量多、有特色。有的学生展示的是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的故事,有的学生分享了有关节约的相关政策、文件、宣传资料等。通过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受到节约教育。

二“、摆”事实———融合教育题材

呈现数据有利于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我充分整合了学生搜集到的各类素材,用多种数据向学生阐释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例如,我国虽然河流湖泊众多,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均值的1/4,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在很多地区都十分普遍;世界人均耕地面积0.37公顷,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0.1公顷。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有很多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农作物产量受天气影响明显,使粮食生产更加不稳定,因此珍惜粮食是每名学生都应努力做到的。

三、“提”问题———拓宽教育视野

班主任可以设置目前世界面临的各类资源、环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作为世界公民的意识。例如,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5亿人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困扰; 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以及非农业用地的不断增加,世界耕地面积已趋于零增长,甚至略有减少,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逐年下降,耕地资源的紧张状况不言而喻。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思考的过程便是将节约理念入腦入心的过程。

四“、晒”成果———注重教育实践

节约习惯养成最终应落实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之中,让学生通过点滴小事,感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力求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有关节约的知识后,将节约成果“晒”出来,如制作家庭节水计划表、节约粮食手抄报,向街坊邻居宣传节约小知识,用手机记录身边勤俭节约的美好瞬间等。学生“晒”成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节约粮食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三好”儿童在行动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