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济市城西初级中学校:耳濡目染传文脉 灿若春华树新人

2021-04-13任璞林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社团学校文化

任璞林

永济市城西中学校创建于1998年,是一所寄宿制初中,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1730人,教职工209人。学校秉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城西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运城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校园文化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城西中学的主要举措可以概括为环境育人、国学养人、社团树人。

以环境育人悦师生身心

学校重视环境育人,通过校魂文化、广场文化、楼宇文化、橱窗文化、餐厅文化,将中华文化彰显于校园环境、表达于校园建筑,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创编校歌,设计校徽校旗,确立“一训三风”,让“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魂深入人心。校徽中蕴藏着“城西中学”四个字,“三只鸿雁”象征着全体学生经过三年的努力,像鸿雁那样展翅腾飞。校魂文化的建设弘扬了学校精神,凝聚了师生力量,激励师生敢于竞争、追求卓越。

学校通过广场上的梯形灯柱、“腾飞”雕塑、“科技发展”墙和中华传统文化柱等建筑,培根铸魂,引领学生立志修身。梯形灯柱寓意为学子求学如登梯、步步登攀,城西中学蒸蒸日上、蓬勃发展。“腾飞”主题雕塑是学校广场标志性建筑,寓意学校迅速崛起和发展,是校徽的核心组成部分。站在雕塑正前方讲话,有明显的“回音”效果,暗合学校的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相长、同频共振。

“科技发展”文化墙展现的是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从“四大发明”到“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史,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中华傳统文化柱选取“源、儒、诗、画、剧、医、武”七字来展现永济历史文化以及中华文明。“源”即中华德孝始祖———舜帝,他那“孝感动天”“天下一人饥则我饥,天下一人寒则我寒”的大爱情怀,让学生感悟到德孝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武”即永济明末武将姬际可创立的“形意拳”,让学生“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既传承了“保家卫国”的优秀传统,又增强了学生体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

学生在文化柱下、科技墙前,了解中华文化,感悟科学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文气质,根植文化自信,引领立志修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校通过外墙文化、内墙文化、台阶文化、班级文化、板报文化、宿舍文化等,达到以文化人、以德润人,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在楼宇外墙,围绕“人文求善、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生态求谐”等主题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实践探究墙、“绿色教育”文化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行为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学校以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选用“平语近人”经典用语,配合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词等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有高度、有深度、有思想、有内涵,使师生心有目标、行有方向,培养师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学校营造楼宇文化的目标是学生仰头有看、平视有赏、俯身有品、侧目有观。诗言志、词传情,学校致远楼一至四层墙面上有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和毛泽东诗词等内容。特别是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意境高远,诗词中洋溢着浩然正气,有惊心动魄的震撼力、扣人心弦的穿透力、催人奋进的感召力,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广博的胸怀、深邃的思想,从而达到正己修身的效果。学校还力争让台阶变成传播知识的载体和平台。

学校设置开放式的图书柜作为图书室的重要补充,既方便学生阅读,又强化了学校的读书氛围。同时,学校28块黑板报以时事热点、节日文化、教育焦点为内容,由学生合作完成。每块黑板报都有育人功能,起到了小板报大世界的作用。

仁义礼信圣人行,煌煌论语当传承。学校设置橱窗90余块,有新编《三字经》、“五常”文化、“六艺”文化等。新编《三字经》融入学生行为规范、读书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诵于口、记于心、化于行。“五常”文化重在培养学生的仁爱、正义、道德、聪慧、诚信的情操。“六艺”文化培养知礼节、明乐理、敢拼搏、爱创新、晓书法、精数术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成就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发展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教育学生树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意识。

学校还精心创建了餐厅文化、菜单文化和桌贴文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讲话精神。在餐厅文化的熏陶下,学生“按量取餐,文明用餐,人走桌清”已蔚然成风。餐厅内还张贴“24节气”宣传海报以及诸子百家经典名句。“24节气”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古代对宇宙天文探索的最高成就。“24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季节体系,承载了我们数千年农耕文明的记忆,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教育我们学会珍惜时间,体恤农民劳动的艰辛,从而培养节约粮食的意识。“诸子百家”经典名句让学生学习圣贤智慧,领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以社团树人,扬个性特长

搭建个性舞台,孵化青春梦想。学校创建非遗社团、学科社团、专业社团、教师成长读书社等32个社团,让师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张扬个性。

非遗社团。内外联谊建社团,一枝一叶总关情。葫芦画、剪纸、意拳、太极拳等社团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葫芦画作品在省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均获一等奖。2020年7月,学生的形意拳表演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学科社团。学科联动促融合,乘风破浪会有时。学科社团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创客社团,学生将一个个创意变为现实。2019年5月,创客社团在永济市第二届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初中组一等奖,并有18名学生获奖。

专业社团。专业突出特色鲜,梅花香自苦寒来。专业社团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引领,由专业教师辅导。其中男足、女足均获得运城市中小学足球联赛第二名,女足获山西省中小学足球联赛第八名。

教师读书社团。学高为师贵有恒,身正为范律己严。学校组建教师成长读书会,以学习提升教师素养,用阅读积蓄生命能量。

韶华勇拼搏,汗水赢硕果。学校着力创建“五个校园”,即书香校园、文明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幸福校园,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风正扬帆当有为,任重道远需弘毅。学校将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深厚的传承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在丰富内容、创新载体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永济市城西初级中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社团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学校推介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