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垣曲县:六大途径增强育人实效 三个融入丰富文化内涵

2021-04-13郭红云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红色育人

郭红云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在运城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垣曲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教育科技局坚持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规范办学行为、提升育人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按照“统筹推进、分类施策,一校一品、凸显特色”的思路,通过“六大途径、三个融入”,初步形成具有县域特色、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一、以“六大途径”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效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们坚持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1.突出党建立教引领作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引导广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突出环境育人基础作用。开展“校园环境大治理”系列活动,将校园环境“六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香化)作为整治重点,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墙壁、楼道走廊、教室、宿舍、餐厅内外等,制作文化版面、文化长廊、图书角、板报栏、手工展,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积极营造“处处育人、时时育人”的浓厚氛围。

3.突出制度建设保障作用。以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重点,健全完善《学校章程》《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等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学校制度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4.突出精神武装核心作用。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专题报告会9次,在全县大力倡导垣曲中学“用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是战无不胜的”理念,推广“团队、奉献、创新、卓越”的垣中精神,狠抓学校“三风”建设,总结提炼学校精神的内涵,并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5.发挥文体活动载体作用。各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丰富多彩、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好“开学第一课”,积极推进社团活动、大课间展示,定期组织召开“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安全校园创建,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正能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6.发挥校本课程拓展作用。把校本课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延伸和扩展,坚持与时俱进,灵活创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强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垣曲中学以课题为引领,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自我实现教育”课程体系;移民初中制定了“出彩中学生”育人课程实施方案;新建小学修订校本课程实施纲要《花开的声音》,开发出《国学导读精粹》《牵手好习惯》等4种教材。

二、以“三个融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我们坚持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传统文化为根,汲取厚重养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朗诵、舞蹈、讲故事、主题作文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七一小学、新城初中等学校邀请县剧团进入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县职业中学开设戏曲表演专业,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才。

2.以红色文化为魂,传承红色基因。我县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寻访红色足迹”活动,组织中小学生阅读革命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革命后代,到中条山抗日纪念馆、北垛十八兵站遗址、望仙抗日政府纪念碑、华峰革命烈士纪念亭等场所研学旅行,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各学校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积极传承与弘扬红色基因。垣曲中学把红色文化与班级建设相结合,成立“毛泽东班”“周恩来班”“长征班”等系列品牌班级;华峰初中拍摄红色话剧《赤胆英雄郭华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郭华峰烈士英勇机智、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3.以地域文化为基,厚植家国情怀。垣曲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帝舜故里和“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地,拥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历山,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地域文化资源。我们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加强地域文化挖掘整理,推进地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传承与弘扬优秀地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垣曲中学将舜帝德孝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建立德孝文化广场,引导学生在德孝文化中汲取营养,向上向善;谭家中心校成立民俗文化馆,让学生近距离感触农耕文明;古城中心校、新建小學等学校成立“霸王鞭”社团,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六大途径、三个融合”,有效提升了我县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促进了学校特色创建,涌现出一批以“自我实现教育”“责任教育”“出彩教育”“幸福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格局已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稳步提升,在全国、全省、全市举办的各类赛事中我县学生均取得骄人成绩。

(作者系垣曲县教育科技局局长)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红色育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