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思政课堂新路径 多形式助推思政教育发展

2021-04-13陈月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信息化教学思政教育

陈月娟

摘  要 探索思政课堂新路径,以多形式助推思政教育发展,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以现有思政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与实践等方面实施教学革新策略,拓展思政课堂教学路径,推动思政教育发展。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堂;思政教育;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5-0090-02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政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在高校各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积极结合互联网时代教育优势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探索思政课堂教学新路径,构建多形式与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推进思政教育改革。思政课堂教学革新的实效性需要通过思政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以思政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多形式的思政课堂教学革新措施,推动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

1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问题

教育方式滞后  高校探索思政课堂新路径,以多形式助推思政教育发展,应正确认识现阶段的思政课堂教学问题。尤其针对当前思政课堂教育方式滞后的问题,高校应积极探寻新型教学方法,以期为思政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助力。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单方面讲解与知识的单向传输影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使思政课堂教学难以支撑高校整体思政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发展需求,制约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如大多数思政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知识时,沿用传统老旧案例与空谈理论,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影响学生课堂学习与参与热情,限制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理论实践脱节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存在忽视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受传统思政教育观念影响,大多数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实施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课堂教学互动效果与实践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影响学生形成应用思政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使部分高校思政教师能够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有些思政课程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依然存在严重脱节问题,未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为其提供有效的思政理论教育,也很少组织学生参与思政类实践活动,弱化了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效果。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弥补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化的不足,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探索思政课堂新路径,以多形式教学助推思政教育发展,应重视思政课堂实践教学。

2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革新意义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应以多种教学方式助推思政教育发展,重点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优势,基于“互联网+”背景,强调思政课堂教学革新重要性。传统思政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理论知识大多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并不能满足学生理解、吸收与内化知识的需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思政教师若结合多种信息化教学方式革新思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强化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如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平台或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枯燥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实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接触不再局限于一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以多形式教学推动思政教育发展,能够有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满足高校思政教育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在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实施相应策略,对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提升思政教学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现代社会的教育教学与大学生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因此,思政教师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借助微信、QQ等平台进行课前师生交流沟通或课后问题答疑,增强思政课堂教学整体性,提升学生知识吸收效率,强化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思政教师也可以具体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探索思政课堂教学新路径,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形式,满足新时期思政教学的发展需求。

3 多形式助推思政教育改革

革新课堂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以多形式课堂教学推动思政教育发展,需要具备新型教学理念。新时期背景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等教学理念被广泛应用在高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但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影响,大多数思政教师并未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合这些新型教学理念。因此,高校应注重思政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革新,为教师提供教学理念革新方面的教育培训,使教师有效掌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中能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理念;践行新型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思政教师可以结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考虑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体现思政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在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助推思政教育发展。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探索思政课堂教学新路径,以多形式助推思政教育改革发展,应重视课堂教学资源在思政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新时期网络教育资源种类多与量大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课堂学习范围,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思政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要求,在网络空间内寻找与收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资源,将其与原本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革命精神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截取相关视频,保证视频的正面教育意义,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具象化的视频对抽象化的思政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强化学生革命精神体验,使其产生爱国情怀,促进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满足思政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需求。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高校思政教师探索思政课堂教学新路径,以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改革助推思政教育革新发展,应重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思政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理论灌输与知识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践互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互动,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思政知识;也可以积极建设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综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为学生提供满足其学习需求的新型教学方式。例如,思政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多媒体设备处于联网状态,让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以弹幕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方便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态,针对性提供教学指导,以新形式的课堂教学助推思政教育革新发展。

加强课堂教学实践  在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应充分重视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性不足的问题,以增强课堂教学实践性来提升思政课堂整体教学质量,满足思政教育发展需求。高校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需要组织学生结合课堂教学中的思政理论知识,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思政知识的有效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思政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思政教学内容确定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基于该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观点总结表述、事例案例分享等课堂活动;或者将课堂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外,由师生共同针对某一主题制订社会实践调查、公益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思政实践活动的初步计划,引导与组织学生在课外实际落实与参与这些活动,加强思政实践教学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入,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进行思政知识学习,增强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合理分配,以有效革新课堂教学形式,助推思政教育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探索思政课堂教学新路径,多形式助推思政教育发展,应正视现阶段思政课堂教学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分析思政课堂教学革新意义,基于思政课堂教学革新意义的最大化实现目标,采取革新课堂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等措施,实现思政课堂教学的革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景,唐韬.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转换:以网络用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4):114-117.

[2]耿依娜,陈旻峰.“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改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12):61-65,74.

[3]李馨.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8(13):76,110.

[4]劉燕莉,李浩野,陆涛.“思政融通”:思政教育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57-63.

[5]何志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159-160.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信息化教学思政教育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