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然角中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2021-04-12俞燕芬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然角大班幼儿探究能力

【摘 要】作为幼儿认识、了解、探究自然的一个平台,自然角的创设成为学前教育关注的重点。创设班级自然角,不仅能美化班级环境,给予幼儿一个美丽、自然的探究环境,还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本文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三部分内容来阐述如何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适合大班幼儿的自然角活动研究;与大班幼儿自然角活动内容相关的科学环境创设的研究;指导大班幼儿观察管理自然角动植物生长过程的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大班幼儿;探究能力;自然角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自然角已经成为幼儿观察、探究的一个重要平台,引导幼儿参与自然角的创设,观察动植物的养殖种植,能激发幼儿喜欢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1   适合大班幼儿的自然角活动研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要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教师可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季节,与幼儿共同探讨,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养殖和种植的动植物。探讨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开动脑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探究欲望的动植物,这个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1]。

1.1  适合大班幼儿种植的植物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分为土培植物和水培植物。土培植物有白掌、膨珊瑚、橡皮树、网纹草等,水培植物有红薯、芋艿、洋葱、大蒜等。选择种植的植物前,幼儿在教师引导下事先与父母一起搜集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外形,通过讨论发现幼儿选择种植的土培植物种类时以美观为主。水培植物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幼儿主要从是否容易存活这个角度来选择。

1.2  适合大班幼儿饲养的动物

在选择饲养的动物过程中,幼儿比较偏向于选择常见的小动物,如小乌龟、小金鱼、小泥鳅等。这些动物对饲养环境的要求不高,并且方便观察,幼儿对其的研究兴趣也比较高。在选择饲养的小动物时,还可以考虑季节的因素,如蚕宝宝、小蝌蚪等,这些都是非常有代表性且生长变化过程明显的小动物,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方便幼儿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2   与大班幼儿自然角活动内容相关的科学环境创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

2.1  创设自然角墙面环境

教师利用自然角墙面,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激发幼儿照料植物的兴趣。为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引导幼儿参与自然角的创设,教师让幼儿在自然角墙面将植物生长过程图画下来,再辅以文字,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幼儿还为自然角制作指示牌,用图画的形式引导其他人主动给植物浇水,用眼睛观察,悉心照顾植物。根据动植物养殖、种植方式的不同,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将自然角分为微观世界(实验区)、动物世界(饲养区)、青草味道(土培区)、水中花园(水培区)几个区域。在饲养区,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指示牌,让幼儿根据指示牌的提示喂养小动物。在观赏区,教师在墙上挂了木质梯子,让藤蔓植物顺着梯子往上爬,方便幼儿观察,了解植物的特性。

2.2  提供幼儿用于操作、观察的事物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记录表,有用于照顾动植物的记录表,有实验观察表,有植物生长曲线图。在自然角,教师还创设了小小气象站,引导幼儿每天关注天气变化,更新日期和天气,根据不同的天气照料动植物,增强幼儿照料动植物的科学性。

3   指导大班幼儿对自然角的动植物进行观察、管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中、大班幼儿应达到的目标之一是养成记录的习惯,学会用图画等方式记录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现象,形成科学的严谨态度,因此教师在班级准备了各种记录表供幼儿记录结果[3]。

3.1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蔬菜生长状况

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所以自然角是每个班必须设立的一个区域。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班级创设了蔬菜种植和观察区,为方便幼儿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教师将蔬菜种植在较低的位置,同时在每盆蔬菜中都插上了刻度尺,方便幼儿观察蔬菜生长情况。观察一段时间后,有幼儿提出想要设计一张植物生长的记录表,记录植物每天的生长情况,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了植物生长曲线图,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到蔬菜每天的生长变化。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識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大班幼儿行为能力比小、中班时更强,教师设计了种子发芽生长记录表,引导幼儿每天为蔬菜浇水、除草等,并进行记录。

3.2  投放实验类,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师为绿萝提供了四种生长环境,引导幼儿观察绿萝在清水、盐水、糖水和醋中的不同生长情况。教师还创设了土豆实验室,将土豆分别放置在暗房、湿房、暖房中,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将实验基地布置成房子的形状,幼儿也非常乐于观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发现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和区别,教师设计了绿萝观察表,引导幼儿每天观察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3.3  提供多种植物和动物,引导幼儿参与种植和饲养

作为引导幼儿自主探究自然科学的一个窗口,自然角应能让幼儿随时有机会去观察、探索动植物,并能对某个对象进行长期观察,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供幼儿种植、饲养和观察。

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在植物角种植了吊兰、绿萝、玉树等多种植物,幼儿可以自己去照顾植物并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性。在动物角,乌龟和小鱼成为幼儿饲养和观察的主要对象,教师在旁边设立指示牌,以图文形式说明乌龟和小鱼的喂养方式,引导幼儿正确喂养小动物。在饲养动植物的过程中,幼儿有充分的自主性,能够主动去饲养动物,培养了热爱小动物、热爱劳动的情感。

经过一学期的观察,教师对幼儿在自然角的活动情况归纳出以下几点:

(1)由于趣味性和操作性较强,幼儿参与度较高。

(2)幼儿能够主动给植物浇水,主动喂养小动物。

(3)幼儿对实验区比较感兴趣,喜欢观察实验区的植物生长情况,并在记录表上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4)自然角环境的创设对幼儿有积极影响,趣味的、可操作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自然角的创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不断摸索和探究中完善。通过自然角种植、养殖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大部分幼儿在观察和记录实验区的植物生长情况时,只关注到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态不同,很少去想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幼儿深入思考。

(2)饲养的动物数量足够,但是种类较少,只有乌龟和小鱼,教师可考虑丰富自然角动物种类,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征。部分幼儿观察能力不强,教师可考虑完善观察记录表,激发这部分幼儿的探究意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自然角是幼儿了解、探究自然的一个窗口,自然角的创设需要幼儿与教师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幼儿探究的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在自然角种植、养殖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毅玲.“自然角”,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绿色窗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7).

[2]高世麗.绿色教育实践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影响[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10).

[3]汤翠英.行动中的生活教育讲师团[J].重庆陶研文史,2011(4).

【作者简介】

俞燕芬(1994~),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自然角大班幼儿探究能力
精彩自然角 乐活种植园
谈基于自然角创设的幼儿自主观察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大自然的浓缩
创设魅力自然角,让童心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