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1-04-12张嘉晨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能力培养

张嘉晨

【摘 要】科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程内容,提升实践参与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对外界事物普遍存在好奇心理,想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取更多知识,但在实践中,学生自身能力有限,难以独立获得正确的实践方法[1]。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分析、对比等方式,更好地融入科学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做好示范工作,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科学实践的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科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科学实验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进行实验示范,让学生通过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感受声音产生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2]。教师可以先利用橡皮筋、音叉、小鼓等器材进行示范,让学生按照发声方法、发出声音时看到了什么、发出声音时听到了什么进行记录。教师逐一示范橡皮筋、音叉和小鼓发声的过程。如音叉发声时,通过投影仪放大可以看出音叉在振动,然后发出了声音,此时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如实记录,同样的现象也会发生在小鼓和橡皮筋发声的过程中,主要区别是声音的大小和振动幅度的大小。教师示范后,让学生上台进行发声实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橡皮筋、音叉和小鼓中的一个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验证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是先有振动再有声音、还是先有声音再振动,通过实验、猜想、验证的方式提升参与实验的兴趣。

2   开展科学实验,引导学生动手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方式。实际上,科学实验一般以学生集体操作的方式进行,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观看其他学生的操作,导致其对科学实验的内容缺乏具体实践体验,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从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3]。因此在科学实验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可有动手实验的机会。

以“用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为例,实验的内容比较简单,就是利用气球、小车进行组装,给气球充足气以后放开气球喷气嘴,让小车动起来。这一实验非常简单,学生在组装气球小车时基本不用太多操作就可以完成,部分学生觉得实验过于简单而不愿意进行实验操作。基于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想让小车走得更远,而气球不变,该如何做呢?”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扩大喷气嘴,通过放大气量的方式实现,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缩小喷气嘴,通过小喷气嘴的方式实现长久输出,从而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操作。如验证是否喷气嘴越小、小车行驶得更远。探究如果喷气嘴大小有限制,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设想融入其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科学实践[4]。

3   学会分析对比,了解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具体应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实践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指导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不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等,提升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以“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教学为例,在探究中,学生需要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比的方式找出声音高低的不同,了解实验操作的内容和步骤。对比实验一:让学生观察弦的粗细程度,先猜测弦的粗细与声音高低的关系,然后再对比分析,分别拨动最粗、最细和较粗的弦进行声音对比。一次听不出可以反复进行实验,直到对比出声音的高低,直到能够对比出细线的声高、粗线的声低。对比实验二:手指按住不同位置,拨动同一根琴弦进行声音对比。在对比时学生同样需要先猜测、研判,然后分别按照最长、较长、最短的顺序进行声音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声音高低和弦长呈现负相关,即声音越高、弦越短。教师在科学实验指导中,要注重实验的对比,帮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实验的内容,对比出实验的结果,提升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4   注重知识科普,鼓励学生实践

科学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对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师在指导中,应积极发挥知识科普的作用,通过多种科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鼓励学生根据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以“营养要均衡”的教学为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物营养的主要成分和如何健康饮食。在指导中,教师可以将营养均衡知识的讲解转化为知识科普活动,通过科普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学生每天需要摄入一个鸡蛋、一袋牛奶,这也是学生健康饮食的要求和近年学校提供餐食的标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是一个鸡蛋、一袋牛奶而不是其他的食物?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吃鸡蛋,是否可以用其他的食物代替呢?如果不喜欢喝牛奶,是否可以用其他食物代替呢?教师可以播放健康饮食的宣传片,让学生了解鸡蛋、牛奶中所含物质,对学生提高身体抵抗力、生长发育等的积极作用,了解鸡蛋、牛奶的营养含量以及其他食物的营养含量,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牛奶、鸡蛋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改善不吃早饭、不喝牛奶、不吃鸡蛋的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证,这也体现出科学学科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知识科普能为学生科学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开展第二课堂,践行教材内容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应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展。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践行教材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实验,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融入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课堂对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也逐渐成为了新的实验方案和指导策略。小学科学涉及的知识多而且复杂,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单纯依靠课上时间实现知识的全覆盖,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第二课堂的实践中。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有效实践教材中的科学实验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实践、应用等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如讲解“制作我的小乐器”一课时,教材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思路和简单的乐器组装,单纯讲解课本很难帮助学生真正制作乐器,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乐器制作的实验,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搜教程等多种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小乐器,制作乐器的材料不需要过多或复杂,只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可。第二课堂的实践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乐器设计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积极开展有效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融入科学实践。通过实践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将科学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丹丹.基于《食品安全与健康》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J].食品工业,2020(11).

[2]邹泽华.例谈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关于《折形状》一课的教学启示[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

[3]冯毅.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探析——以小学科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22).

[4]杨淑萍,郝渊博.基于STEM小学科学一、二年级教材知识点对比分析——以教科版和苏教版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0(3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能力培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