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创新策略分析

2021-04-12杨梦婷

文理导航 2021年9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杨梦婷

【摘 要】在我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对世界认知和人格认知的过程当中,所以此时学校一定要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语文课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与语言性教育的课程,它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当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对相关德育渗透策略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变,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创新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在教学当中虽然比较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部分老师在选材方面经验不足,导致语文教学内容与相关的德育素材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再加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德育内容比较单一,进而导致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老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脱离了社会现实,在实践过程当中得不到有效的实现,大大降低了小学语文德育工作的效率。此外有些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文本当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进行片面化理解,在思想上认为德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就可以了,从而导致学生对相关德育知识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理解,进而也让语文德育教育发挥不出有效的作用。所以我们就要针对以上语文教学当中对德育渗透出现的不足进行相关的优化和改善,并制定出以下几个有效策略。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德育进行有效渗透的创新策略

(一)通过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关于人文教育的课程,其教材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蕴含有一定的德育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对这些德育素材进行有效的利用,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将这些德育知识渗透在教学内容当中,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过老师在对教材进行发掘和应用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老师要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了解,吃透教材,对挖掘出来的德育素材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归纳。其二,在进行课堂内容教学的时候,要将挖掘的德育素材与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不要顾此失彼,出现相互脱离的情况。其三,老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特点,来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提高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利用图形以及视频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直观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让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获得真实的感受,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真正的启发,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观潮》这篇文章的时候,课本上虽然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相关图片,但是它不能将钱塘江大潮的动态直观的展示出来。所以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于钱塘江大潮方面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潮水的气势雄伟以及潮声的山崩地裂,让学生犹如置身其中,身临现场去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壮阔场面。然后老师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于钱塘江的历史,它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自古就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由此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熱爱之情和对拥有祖国大好山河的自豪感。

(二)通过文本当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国在小学语文课本选材方面是特别注重的,教材当中的每一篇文本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方面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当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体会,让学生深受文本思想感情的熏陶,学会感知文章的美,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这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主要是以慈母之情为线索进行展开,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的给钱让作者买《青年近卫军》的事情,通过日常当中的生活小事表现出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母爱。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课文进行通读,了解文章当中的内容,自行感受文章当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然后老师可以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以慈母之情为感情线索,向学生生动的阐述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伟大,通过生活当中的琐事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疼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进而让学生学会感恩。

(三)通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而且要通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展开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到实践活动当中,丰富学生的德育感悟,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过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切记不要跟实际的语文教学内容相脱离。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以“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制作校园宣传栏,宣传地球现在所处的现状以及我们应该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像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出发去保护地球,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承担起保护地球大家庭的责任。再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了解革命年代的红色文化,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引导学生对烈士的革命事迹进行了解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受到革命烈士精神的熏陶,激发学生保护祖国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通过老师的道德素质熏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老师作为学生教育方面的引路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来影响学生,进而让学生以老师为标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过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不断的对自己进行提升和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教学当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不做有违道德的事情。同时老师要带头引导学生做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事情,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让学生从老师的行为当中受到启发,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此外老师还要结合课本当中的内容积极宣传一些关于人文主义、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德育知识,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和熏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当中对德育进行有效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一定的提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想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51-52.

[2]曹虎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36-37.

[3]滑小伟.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37):254-256.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