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思善辨 建构高阶

2021-04-12赵珊

文理导航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高阶思维研究

赵珊

【摘 要】随着学生文化积累水平与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高阶思维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作为独具特色的思维意识,高阶思维所指的是在较高认知层次上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与思想意识,是一切学习思维的集中表现。从当前的教学工作来看,高阶思维在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环节中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本文针对思辨性阅读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利用思辨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高阶思维;研究

傳统的阅读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为第一目标,思辨性阅读则对阅读活动的发展方向与开展方式做出了调整,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注重学生的情感意识在教学活动中的集中表现,以学生的主动阅读、主动积累为第一教学目标。围绕思辨性阅读积极发起阅读比较活动,在评价、情境、创造等元素的带动下重新开展阅读活动,能够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推进提供新的灵感。

一、应用情境,围绕兴趣发起思辨性阅读

情境所指的是环境、情感等综合元素在教学活动中的集中表现。在全新的教育要求下,对教学情境投入相应的重视,发挥情境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从当前的阅读教学活动来看,在思辨性阅读活动中,学生从人文情感、客观生活等角度重新评价有关阅读材料,思维活动比较复杂,对于生活元素、情感元素也投入了一定的关注。在这一环节,阅读活动不仅仅受到文本材料的影响,更受到学生思维意识的干预。如果能够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在参与情境的过程中重新解读文本材料,则思辨性阅读的价值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对应的情境,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提升阅读教学的综合质量。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守株待兔》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围绕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成语故事创设对应的语文交流情境,依靠课外材料的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成语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对成语故事的主题进行解读,并对有关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其已经初步掌握了成语故事的文化内涵,此时,教师可导入教学内容《守株待兔》,依靠阅读材料之间的相互比对分析教学材料与课外材料之间的异同:相关成语故事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故事与阅读材料《守株待兔》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依靠不同的文化材料,教师能够为学生创建对应的文化交流情境,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智慧,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落实提供灵感。

二、科学评价,针对短板落实思辨性阅读

思辨性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表现,与传统的阅读模式相比,其并不注重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而是在不断强调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级智慧。为展现阅读活动的延展性特点,将文化层面的教育转化为技能上的教育,教师应尝试针对学生积极发起评价活动,尊重学生的高阶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依靠学生的独立修正、独立反思帮助其不断积累阅读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教学环节,教师应围绕教学知识建立对应的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辨,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锤炼技能。依靠对技能、思想、能力的综合评价帮助学生改正短板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蟋蟀的住宅》的相关教学为例,围绕基础知识、阅读能力、文化积累水平等素质,教师可建立对应的教学评价制度,对学生的有关技能进行指导。在基础知识评价活动中,对学生的识字能力、生字词阅读、积累能力进行检测,确保其完全掌握基础知识;在阅读环节,要求学生阐明文章的表达手法与行文特点,锻炼学生的文化表达意识;在文化积累环节,围绕教材内容《昆虫记》开展讨论活动,适当延伸教学范围。在阅读教学材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课堂、课外等环境中重新积累语文知识,思考文学作品与教学材料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体现评价活动的科学性特点,教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自身的阅读技能开展自评活动,对阅读兴趣、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反思自身的阅读行为。思辨性阅读能够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身能力,相较于教师所给出的评价结果,学生所发起的独立评价更为客观,其能够从技能、情感等角度对自身进行评价,对于高阶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好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尝试围绕学生的相关技能发起教学工作,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

三、积极创造,围绕技能强调思辨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高阶思维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于其能够提升学生的智力,作为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思想素质,高阶思维在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在引导着利用既得的阅读经验发起创作活动。围绕这一特点,在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尝试积极帮助学生参与阅读,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综合质量。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白鹅》的相关学习为例。为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其主动发起思辨性阅读活动,教师可向学生展出不同的教学材料,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环节,教师将白鹅的实拍图片、动画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白鹅的形态特点,也可利用纪录片对白鹅的形象特点进行展示。在观察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开始尝试依靠感官对白鹅的特点进行总结。此时,教师可导入阅读材料《白鹅》,利用文字与视频之间的相互对比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比对有关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独立提出的思考问题:视频中的白鹅与课文中的白鹅有着怎样的区别?如果要对某种动物进行描述,我应该如何形容它的特点呢?在直观材料的带动下,学生的创作欲望被引发出来。此时,教师可布置新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仿照文章的写作手法创作作文。依靠创作与阅读的相互配合,学生在阅读环节所积累的创作经验重新表现出来,学生能够在阅读、写作、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表达灵感,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活用技术,依靠科技优化思辨性阅读

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下,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应与信息技术脱离,作为学生的直接引导者,在发起思辨性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尝试引导学生独立应用信息技术,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提供相应的保障。思辨性阅读理念认为,一切教学材料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可用價值,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就能够将这种价值挖掘出来。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为思辨性阅读活动的开展打开新的大门。在思辨性阅读活动中,学生依靠周期化的阅读模式不断掌握全新的语文知识,并在思考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中重新掌握语文概念。依靠思辨性阅读,已经掌握的阅读经验重新出现在学生面前,其允许学生利用相关材料发起情感上、技能上的同步互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帮助学生积极开展语文互动,将其在思辨环节所积累的阅读经验记录下来,围绕所得经验不断锻炼自身的高阶思维。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落花生》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教学材料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新的阅读经验。部分学生认为,文章强调的是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并用花生进行比喻,是父亲对后辈的殷切希望。部分学生则认为,该文章的表述中存在一些漏洞,以花生和苹果的对比为例,苹果不仅好看,其也具有十分独特的味道。在线上交流互动中,学生会围绕教材内容开展讨论,由于脱离了教师与教学环境的限制,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表达的机会。

五、交流展示,结合智慧巩固思辨性阅读

高阶思维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更能够引导学生实践。依靠高阶思维所发挥出的教育价值,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新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而对自身的语文技能发起训练。在锻炼学生高阶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思辨性阅读与实践互动结合起来,依靠全新的阅读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在完成阅读积累活动之后,学生会发起创作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展示自己所创作的相关作品,围绕阅读材料的主题开展交流互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以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北京的春节》的相关学习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创建不同的文化作品:或是结合各地的春节习俗创作作文,或是围绕常见的春节的艺术作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制作春联、绘制年画等。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尝试重新落实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将现实中的文化素材带入到语文课堂当中,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发起语文创作。依靠阅读、实践等板块的融入,学生能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到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观察生活的同时主动搜集语文知识,进而锻炼自身的高阶思维。

总之,高阶思维正在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发展,在围绕学生的高阶思维落实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将文化交流互动与高阶思维训练工作联系起来,在落实思辨性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将学习经验转化为丰富的实践技巧,为教学活动的落实提供新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20(09):82-85.

[2]段荣霞.低年级思辨性阅读教学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20(16):32-33.

[3]陈兴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哀怨曲还是欢乐颂”课堂实录[J].语文建设,2020(07):23-28.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高阶思维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