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引产时间对足月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1-04-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破膜胎膜宫素

齐 茹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妇产科,辽宁 盘锦 124010)

胎膜早破是在羊膜腔压力升高、运动不当、胎膜生理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组以孕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为主要特征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约占正常分娩总数的10%,是导致宫内感染风险及母婴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1]。引产是目前临床干预胎膜早破的重要方法。但针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选择合理的引产时机是提高引产效果、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引产时间对足月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产科收治的15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妇破膜后引产时间将其分为破膜后2 h引产组(n=86)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n=64)。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断者;Bishop评分<6分;单胎,孕周≥37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全者;对本研究所用引产干预方案有禁忌证者;已发生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不良妊娠事件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致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孕妇在入院后常规进行胎心监护、血生化检验、生命体征监测。破膜后2 h引产组孕妇于胎膜破裂后2 h末行缩宫素引产,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于胎膜破裂后期待2~12 h后行缩宫素引产。缩宫素引产方法:将2.5 U缩宫素注射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62,规格剂型1 mL﹕10单位)加入500 mL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混匀后予以孕妇静脉滴注。

表1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分娩方式:分别统计两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②孕妇引产不良结局:统计两组孕妇引产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包括产褥期感染、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③胎儿及新生儿结局:统计两组胎儿及新生儿结局,包括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并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 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破膜后2 h引产组(P<0.05)。见表2。

2.2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引产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 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引产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破膜后2 h引产组(P<0.05)。见表3。

表2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n(%)]

2.3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胎儿及新生儿结局比较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胎儿及新生儿窒息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破膜后2~12 h引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破膜后2 h引产组(P<0.05)。见表4。

表3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引产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n(%)]

表4 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胎儿及新生儿结局比较

3 讨论

胎膜早破易引发头盆不称、胎儿胎位不正、羊膜腔异常及胎儿供血、供氧缺乏等,进而威胁母婴结局。目前临床上针对胎膜早破的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保胎、引产及剖宫产3种,其中采用缩宫素引产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即通过缩宫素的作用引发宫缩,提高子宫活动度,促进胎儿分娩[2]。然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关于胎膜早破尤其是足月胎膜早破但宫颈尚未成熟的孕妇,合理选择引产时机一直是产科医学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从最新版胎膜早破诊疗规范来看,推荐胎膜早破应用于破膜后2~12 h内积极引产,以预防母体产褥感染,抑制绒毛膜羊膜炎性反应,促进母婴良好预后[3]。然而,也有诸多文献强调,胎膜早破孕妇破膜时间越长,其宫腔内环境破坏风险越高,宫内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越高,故主张胎膜早破孕妇应在破膜2 h内积极引产[4-5]。因此,关于胎膜早破后引产时机的选择一直是临床争议的热点。本研究结果显示,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破膜后2 h引产组(P<0.05)。宫颈程度是决定引产效果的关键因素,宫颈越成熟,分泌的内源性前列腺素越多,缩宫素受体越多,引产成功率越高[6]。有报道指出,胎膜早破后可对蜕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促进宫颈成熟,高达50%的孕妇于胎膜早破后12 h内可诱发自然临产[7]。因此,针对胎膜早破但宫颈尚未成熟的孕妇,可于破膜后适当延长缩宫素应用时间,期待引产,以促进宫颈成熟度增加,提高自然临产率。

本研究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引产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破膜后2 h引产组(P<0.05),说明破膜后2~12 h引产可有效降低孕妇引产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尚未成熟情况下过早应用缩宫素,一方面会造成宫腔受压不均,过强的宫缩易造成胎盘与子宫错位,进而增加胎盘早剥、子宫破裂风险[8];另一方面,在缩宫素的作用下孕妇子宫强烈收缩,易造成羊水回流,进入血液循环中后诱发羊水栓塞[9]。本研究破膜后2 h引产组和破膜后2~12 h引产组孕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即胎膜早破破膜后适当延长引产时机并未增加产褥期感染率[10]。因此,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在宫颈不成熟时,可破膜后2~12 h引产,以预防引产并发症。

本研究破膜后2~12 h引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破膜后2 h引产组(P<0.05),说明破膜后2~12 h引产可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部分孕妇对缩宫素高度敏感,在孕妇宫颈尚无成熟的情况下应用缩宫素会对子宫产生过度刺激,导致宫缩过频过强,产程进展加快,进而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风险[11]。因此,建议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在破膜后2~12 h引产,以促进胎儿健康。

综上,针对足月胎膜早破但宫颈尚未成熟的孕妇,应于破膜后2~12 h引产,可有效提高自然临产率,改善母婴结局。

猜你喜欢

破膜胎膜宫素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由体位待产下两种破膜方式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羊水流干对宝宝有影响吗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破膜后羊水会不会流干?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