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应用于乳腺纤维瘤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1-04-07徐元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组间乳腺乳腺癌

徐元盛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中心卫生院彩超室 山东 临沂 273406)

纤维乳腺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妇科肿瘤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女性机体内刺激素的变化存在一定关系。纤维乳腺瘤发病症状并不明显,并且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同时由于其体积相对较小,因此临床在诊断是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1]。目前临床对纤维乳腺瘤的主要诊断手段为影像学检查,但是由于乳腺肿块类疾病的影像特点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有效对纤维乳腺瘤进行诊断,并与其他乳腺肿块疾病进行鉴别对临床和患者来讲具有重要意义[2]。在超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高频超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并且在肝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消化道相关疾病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乳腺肿块疾病方面的应用则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高频超声在乳腺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作用,笔者针对2019 年3 月—2020 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鉴别,观察其在乳腺纤维瘤临床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期间就诊于我院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置为实验组,共计纳入45 例,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45 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年龄38 ~68 岁,平均(53.3±2.8)岁;病程1 ~3 年,平均(2.2±0.6)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38 ~70 岁,平均(54.2±2.1)岁;病程1 ~4 年,平均(2.5±0.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所有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晓明确,再仔细阅读入组知情同意书后自愿签字并入组。两组患者经病理检查后均被明确确诊为乳腺纤维瘤或者乳腺脂肪瘤。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女性患者;可配合医护人员检查和治疗的患者;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处于妊娠阶段的女性;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妊娠阶段的女性;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使用飞利浦iu22 高频超声检查仪进行鉴别诊断,探头频率为9 ~12MHz。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检查,指导和协助患者将双臂上举,充分暴露乳腺以及双侧腋窝。以乳头为中心点进行纵切、横切以及斜切扫查。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边界、包膜、钙化情况、后放回声以及内部回声情况,同时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低血流信息进行观察,以观察患者血流分布情况。另外需要仔细观察腋窝内淋巴结肿大情况,应对其淋巴结内部形态和血流情况进行观察。

1.3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病灶处肿瘤形态、边缘回声、后方回声以及内部回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后方回声和内部回声对比

从内部回声来看,实验组患者以均匀回声为主(77.78%),对照组则以不均匀回声为主(93.33%),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从后方回声来看,实验组以增强为主(71.11%),而对照组则以无变化为主(66.67%),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衰减方面来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后方回声和内部回声对比[n(%)]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形态和边缘回声对比

从肿瘤形态来看,实验组患者以规则为主(91.11%),对照组则以不规则为主(95.55%),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从边缘回声方面来看,实验组以光滑为主(93.33%)对照组则以不光滑为主(77.78%),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形态和边缘回声对比[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扮演的角色与以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在此背景下,乳腺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也会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本病也有一定的癌变率,因此临床对于本病的诊断给与了高度重视[3]。由于乳腺疾病种类较多,且部分疾病的临床特征比较相似,因而需要借助实验室手段进行观察,并对乳腺疾病进行鉴别。病理诊断室目前确诊乳腺肿块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接受率较低,尤其对于一些症状不是特别明显的患者并不接收进行病理检验。随着影像学的发展高频超声逐渐应用于临床,其最大特点为无创、便捷,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进行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中,可清晰的观察到病灶的形态、大小以内部血流情况[4],对乳腺纤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了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两类患者,二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临床需要经超声再次进行鉴别和诊断,以免造成治疗方案的差异。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从肿瘤形态来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肿瘤形态以规则为主,多占比例为95.55%,而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形态则以规则为主,所占比例为91.11%,并且统计学显示二者差异明显(P<0.05),从此结果可发现,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在肿瘤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可通过肿瘤形态差异进行判断。乳腺癌之所以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主要是瘤体在生长速度比较快,容易与周围组织产生粘连。乳腺纤维瘤病灶则是以规则的圆形、或者椭圆形为主,由于其生长速度较慢,因此边缘相对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比较清晰。本次研究也显示实验组以光滑为主(93.33%)对照组则以不光滑为主(77.78%),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从内部回声来看,乳腺纤维瘤患者以均匀回声为主(77.78%),乳腺癌则以不均匀回声为主(93.33%),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从后方回声来看,乳腺纤维瘤以增强为主(71.11%),而乳腺癌则以无变化为主(66.67%),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衰减方面来看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通过高频超声的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以及后方回声增强程度进行判定。通过高频超声可观察到乳房结构,并且可观察到病灶的明确位置,以及其是否出现了淋巴结转移。通过高频探头,对乳腺的四个象限进行全面的扫差,能够更加清晰的体现肿块的具体情况[5-6],并可通过肿块内部回声以及血流情况确定肿块性质,以提高对乳腺纤维瘤的诊断准确率,并和乳腺癌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在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并且可通过影像与乳腺癌进行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组间乳腺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