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 线平片、CT、MRI 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价值

2021-04-07李建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平片椎间盘

李建洲

(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 东营 257500)

颈椎病又叫做颈椎综合征,是当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的总称,颈椎病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这种病通过退行性病理变化作为基础的疾病,颈椎病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因素是椎体骨质增生、颈椎长期劳损以及颈椎韧带增生等因素造成的,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质量[1]。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当患者的颈椎病发作时,其神经根和颈动脉等会受到一定的压迫导致出现一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颈椎病患者应该尽早的准备的确诊,并得到相应的治疗[2]。近些年来,X 线平片、CT 诊断以及MRI 诊断不断进步,并在临床的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颈椎病的发现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放射科在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60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诊断研究,评价X 线平片、CT 诊断以及MRI 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希望对颈椎病等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各价值。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做出以下阐述[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放射科在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60 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了X 线平片、CT 诊断以及MRI 诊断。在接受调查研究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4 例,女性患者26 例,年龄37 ~76 岁,平均年龄(53.56±4.81)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颈肩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酸胀痛等,颈肩麻木患者有19 例,表现为头疼、眩晕、耳鸣以及间歇性头晕的患者有11 例,表现为走路不稳、下肢无力的患者有6 例。其中有8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15 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 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晓且自愿参加此调查研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X 线平片、CT 诊断以及MRI 诊断。其中进行X 线平片的主要过程:使用Mis 的数字化平板X线摄像机,并选择高千伏摄影,取患者颈椎部位的正位和侧位摄片,并同时对患者的椎间隙。椎管、横突、椎体等部位进行观察研究,并诊断病变的情况[4-5]。CT 检查:使用螺旋CT 检查,对患者进行CT 扫描设置电流为150 mA,电压设置为120KV,1 ~5 mm 重建厚层,并且采取平卧位对患者的颈椎部进行扫描检查。MRI 诊断:使用核磁共振检查仪对患者的颈椎部进行MRI 检查,扫描的主要方位是矢状位、冠状位以及轴位,然后将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图像的重建处理[6]。

1.3 观察指标

对比X 线平片、CT 诊断以及MRI 诊断这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并对三种不同的颈椎病的诊断效果以及临床研究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患者的颈椎病的主要类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患等

1.4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相关资料和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诊断对三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其中有8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3.33%)、15 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约占(25.00%)、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3.33%)、10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6.67%),19 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约占(31.67%)。

对10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进行X 线平片诊断:患者的主要表现是颈椎体不稳和旋转;CT 诊断:患者的主要表现是颈椎椎体周围骨质增生。对8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X 线平片诊断:患者的主要表现是颈椎椎间孔变形和狭小;CT 诊断患者主要表现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对10 例脊髓型患者进行X 线平片诊断,患者的主要表现是颈椎椎体后缘增生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CT 诊断:患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颈椎椎管狭小或者椎间盘突出;MRI 诊断患者的主要表现:退变间盘T12WI 出现低信号。对19 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进行X 线平片诊断:主要表现是患者的颈椎曲度异常、骨质增生和颈椎间隙狭窄;CT 诊断的表现为:患者的神经受到压迫产生位移的行为;MRI 诊断:患者的主要表现是颈椎间隙狭窄,并且牵连多个颈椎间隙。

MRI 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 诊断和X 线平片诊断,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 线平片对颈椎曲度和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确诊率高于CT 诊断,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种诊断方式对颈椎病的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颈椎病又叫做颈椎综合征,是当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的总称,颈椎病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这种病通过退行性病理变化作为基础的疾病,颈椎病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因素是椎体骨质增生、颈椎长期劳损以及颈椎韧带增生等因素造成的,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质量[7-8]。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颈椎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且发病率越来越高。一旦患有颈椎病,一定会对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对于颈椎斌病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及时的确诊,及时的治疗,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避免误诊和漏诊的现象发生。而MRI 诊断、CT 诊断以及X 线平片诊断时目前最主要的临床诊断方式,在颈椎病的确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高,MRI 诊断、CT 诊断以及X 线平片诊断是目前最常用的颈椎病的诊断方式,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方式。本次研究就主要是通过对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进行MRI 诊断、CT 诊断以及X 线平片诊断,收集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的诊断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重建和处理[9-10]。CT 诊断对骨性颈椎和椎间盘钙化的患者的确诊率较高,能够更清楚的掌握患者的脊髓、神经受压迫情况以及位移情况。MRI 诊断对于患者的颈段椎间盘病变以及脊髓病变的确诊率较高。MRI 诊断、CT 诊断以及X 线平片诊断是我国目前常用的诊断颈椎病的技术,在颈椎病的确诊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临床颈椎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CT 诊断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准确的判断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和椎管狭窄,而且能够三维成像,有利于诊断结果的量化和细微化,不足之处就是在软组织显示上清晰度不够;MRI 诊断能够直观的看到患者软组织脊髓内的病变情况,能够清晰的显示蛛网膜下腔以及脊髓受压迫情况、原因、范围以及脊髓各层面髓内组织情况,能够通过三维成像,从多个角度观察椎管内的情况,并作出有效的诊断,对颈椎病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MRI 诊断的费用较高。三种诊断方式各有利弊,在临床诊断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综上所述,MRI 诊断、CT 诊断以及X 线平片诊断应用能够提高颈椎病的诊断水平,X 线平片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诊断时结合CT 诊断和MRI 诊断能够取得更加效果,减少误诊的漏诊的情况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平片椎间盘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
丹桂逍遥丸联合米氮平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