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1-04-07顾金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腹符合率肌瘤

顾金娟

(太仓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超声科 江苏 苏州 215400)

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多发于30 ~50 岁的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者、有子宫肌瘤家族史者、长期应用避孕等人群的常见病[1]。该疾病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腹部包块、尿频、白带增多等症状。从危害程度来讲,可并发不孕症、继发性贫血、急腹症、恶性病变等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腹部B 超作为本病的诊断检查的重要方法,关于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的诊断检查效果的研究,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故此,本文为探讨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就我院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48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1 研究材料和方法选定

1.1 研究基础素材

应用医学样本对比法,选取太仓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门诊妇科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48 例子宫肌瘤患者,依照诊断环节选择点不同,等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其中参照组:年龄在30 ~50 岁,平均年龄(39.85±0.15)岁;实验组年龄在31 ~49 岁,平均年龄(39.75±0.2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在年龄、病变部位和范围、病史资料等内容上差异不明显,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病史诊断中,临床表现为月经增多、月经异常;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增大,表面瘤状突起;、输卵管造影可见子宫黏膜下肌瘤位置和大小改变;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肌瘤性质。排除标准:排除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癌变患者。

1.3 方法

做好检查前对受检者的心理安抚工作,应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成像方式:彩色多普勒速度图、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方向性能量图;自动彩色技术:单步操作,一键优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扫描速率:全视野,18 cm 深度时,帧速率≥50 帧/秒;显示格式:双幅实时显示B +B/C 模式,双幅显示,B/C 模式,B/C/Doppler三同步或动态刷新模式;线阵探头扫描成像的角度变化范围≥20 度;倒置血流框;精准测量病变部位距离、面积、周长、容积、角度、时间、斜率、流速、流速比等。经腹彩超检查时,腹部探头频率为3.5 MHz;经阴道超声检查环节取患者膀胱截石位,最终就子宫肌瘤大小、形态、边界等进行观察和记录[3]。

1.4 观察指标

符合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及其病理结果对比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PEMS(package for encyclopaedia of medical statistics,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学软件包)统计学软件包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 s)表示,用χ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符合率比较

实验组符合率为95.83%(23/2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0.83%(17/24),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符合率比较[n(%)]

2.2 两组其他结果比较

实验组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上数值均优于参照组,数值对比分别为(71.3±0.1)和(92.7±0.4)、(69.5±0.6)和(95.9±0.3)、(72.9±0.3)和(96.2±0.1)、(68.3±0.4)和(89.7±0.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其他结果比较( ± s)

表2 两组其他结果比较( ± s)

组别 例数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预测值(%)实验组 24 92.7±0.4 95.9±0.3 96.2±0.1 89.7±0.3参照组 24 71.3±0.1 69.5±0.6 72.9±0.3 68.3±0.4 t 9.037 8.145 10.498 12.732 P 0.028 0.032 0.000 0.000

2.3 两组病理结果对比情况

参照组和实验组在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诊断正确率上对比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格3。

表3 两组病理结果对比情况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受遗传、内分泌失调、激素异常、细胞外介质等多因素影响。临床尽早诊断和科学治疗对促进患者痊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超声技术的迅捷发展,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作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其诊断价值与诊断成效的探究,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项目。

综合本研究结果,采用经阴道彩超检查,能获得较经腹彩超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即符合率对比为95.83%(23/24)和70.83%(17/24);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诊断正确率指标结果差异均显著。文献资料数据进一步佐证,聂超群认为[4],对子宫肌瘤临床诊治中应用经腹结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比之单一检查方法的诊断检出率对比为96.29%和68/72%(P<0.05);联合诊断对提升超声检出率,降低误诊率实践意义和作用效果明显。高玉伟等人的研究证实[5],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角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经腹超声对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准确率上对比为46.2%和80.8%;术前超声误诊对比为14 例和5 例;经腹部超声多误诊为:宫腔内妊娠、输卵管妊娠、诊断不明确如盆腔杂乱包块;经阴道超声误诊多为子宫肌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陈花金认为[6],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中,通过经阴道彩超超声影像信息+血流动力学特征等方法,对整体上提高诊断正确率作用效果明显;其中该方法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的准确率分别为96.23%、93.48%、85.71%。易芳认为[7],TVS 联合TAS 检查可提高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现象;突出表现在TAS 联合TVS 诊断的准确度为96.57%、敏感度为96.19%、特异度为96.73%,均高于单纯TAS 或TVS 诊断(P<0.05)。郭明彩认为[8],经阴道超声检查,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和结果敏感率;比之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结果敏感率,黏膜下、阔韧带、肌壁间、浆膜下肌瘤个数对比分别为93.3%和84.4%,94.1%和65.1%,29、19、71、56 个 和18、8、56、32 个(P<0.05)。

综合来讲,经阴道超声在本研究的结果中更具比较价值;其作用优势表现在简化了腹部超声的充盈膀胱;高频探头的应用,使得摄录图像更清晰、画面质量效果更佳;对微小病灶的检测结果更佳;经由探头灵活探查盆腔脏器触痛部位,对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形态、结构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肌瘤大小、血供等,为临床进一步确诊和治疗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确切,突出表现在诊断符合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及其疾病种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经腹符合率肌瘤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