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CT 诊断效果观察

2021-04-07崔长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性边缘炎性

崔长全

(聊城市茌平区中医医院 山东 聊城 252100)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推进,我国螺旋CT 技术不断发展,在肺结节中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肺结节的诊出率。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肺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薄层CT 检出率可达75%,而孤立性结节作为检出肺结节中的特殊类型,其性质表现为多样性,主要包括肺炎结节,良性肿瘤,转移瘤等,术前对患者进行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针对存在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其受到具有特殊性因素的影响,其SPN 的诊断较为复杂,会导致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1]。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以我院患者为例,对其展开CT 检查, 确定其临床表现,以便于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分析

选择我院为本次研究的开展地点,开展时间为2019年8 月—2020 年8 月,本次研究选股患者2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标准为病理诊断并确诊为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6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79 岁,年龄最小的为52 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4.34±5.45)岁。

纳入标准:患者均与SPN 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的肺结节不存在明显钙化现象,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病理诊断后患者为肺结节,本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患者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原位癌,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存在精神病史。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将64 排128 层螺旋CT 扫描仪进行应用,型号为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扫描过程中,需要从肺尖至肋隔角水平,促进患者吸气,完成1 次吸气后,在屏气的情况下进行全肺扫描,并对其器械进行设置,层厚为5mm,层间距为5mm,旋转速度在0.6s/r,电压为100 ~120kv,对应的管电流为200-300mAs,完成扫描工作后,需要促进薄层重建,并将其传送到PACS系统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胸部CT 图像的评价需要选择年资较高的胸部放射学诊断医师进行诊断,人员为2 名,如果在阅片后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则需要在进行商讨后形成统一,主要是对结节的大小,形状,位置和密度等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与胸膜的关系等,针对多次进行随访的患者,需要将其对应的随访间隔时间,结节变化情况等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开展意义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 例患者中,有10 例为原发性肺癌,5 例为转移瘤,5 例为良性病变,其中结节大小在7.8 ~18.52mm,不同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节ct 表现情况如下表1 所示。

表1 所有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结节的CT 表现情况[n(%)]

表1(续)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20 例患者中,有10 例为原发性肺癌,5 例为转移瘤,5 例为良性病变,其中结节大小在7.8 ~18.52 mm,不同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表明结节具有多样性发展特点,尤其针对实性结节来说,在开展诊断工作的过程中,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就亚实性结节来说,临床对其展开治疗工作则相对简单。可以看出的是,实性SPN 影像特征的诊断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主要表现为现状变化,在其为圆形时,表明为原发性肺癌,或是转移癌,为良性,而在表现为不规则形状时,则为原发性癌或是炎性结节,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结节内部的边缘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鉴别周围的肺组织征象及其与支气血管束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可以明确的是结节的性质与其存在显著关系,在结节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时,其边缘较为光滑,在其对应的内部边缘不够明显时,其不存在内部边缘,则表现为转移瘤,如果其结节在随访过程中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趋势,则认为其发生转移,如果出现内部或边缘特征,则认为其为原发性肺癌。

就转移瘤来说,其通常表现为实性形态,形状相对规则,具有均匀密度,而且对应的边缘较为光滑。导致病灶形态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原发性肺腺癌存在联系,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转移瘤与多种病灶较为相似,因此,在诊断过程中,仅仅通过CT 表现对其进行鉴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对结节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保证诊断准确性[4]。

就原发性肺癌来说,其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在不同细胞中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向都不存在显著规律,可对多种组织造成浸润侵害,结节的边界表现清晰,边缘光滑性较差,其发生通常与支气管血管束相关,表现出一定的特征,主要为叶毛刺等。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中,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显示为实性结节的发生率较高,占原发性肺癌中的70%,其特征表现较为显著[5]。但是亚实性肺癌结节,其特征则表现为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因素主要与浸润情况相关,在浸润肺泡萎缩结节后,其对应的内实性成分的大小对其密度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可能与侵袭性相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判断时,可以此入手,将其作为对患者情况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实现对患者结节良恶性的判[6-7]。

导致炎性结节发生的病理因素,主要是在炎性细胞发生浸润后产生,与此同时,在其出现细胞增生的情况下,会导致纤维化问题的发生,生成肉芽组织,在这种情况下,炎性结节患者会出现边缘模糊的情况,也可能表现为毛糙的情况,同时,可在其周围看到条索状索[8-9]。本研究工作中,对其结果进行观察,其表现特征与上述相同,均为炎性结节,但是在实际发展中,这种边缘毛糙并且周围伴随玻璃影状的情况也发生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对患者进行诊断区分,还需要将CT 诊断方法进行应用,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显著,其中炎性结节的边缘较为毛糙,对莫玻璃影进行观察,其边界相对清晰,而肿瘤患者,其发生部位多为肺脏周围,具有显著密度,边界较为清晰,毛刺特征显著。其他类型的结节也具有上述良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彼此之间需要进行加强诊断,随访观察,通过其动态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患者实际病情[10]。

综上所述,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孤立性肺结节在临床较为少见,其临床症状不够显著,需要将CT 扫描方法进行应用,其可提高检出率,保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促进患者恢复,需临床提高此技术的应用重视程度,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实性边缘炎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