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2021-04-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造影

刘 洋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高淳 211300)

肝肿瘤是一种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性疾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肝肿瘤患者多以食欲减退、乏力、腹泻及腹胀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无明显特异性,极易出现漏诊与误诊情况,如果患者病情进展速度过快,易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所以,加强肝肿瘤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对改善患者生活、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对肝肿瘤疾病的诊断常采取的超声技术诊断方式,其中诊断效果最为显著的检查方式主要为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现报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从我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接收的肝肿瘤患者中选出63 例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1 例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为对照组,另外32 例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 例,女15 例,年龄25 ~82 岁,平均年龄(49.86±3.43)岁,观察组:男17 例,女15 例,年龄26 ~83 岁,平均年龄(48.76±3.35)岁。对患者上述资料进行常规对比,并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较强可比性。患者参与研究前,已与家属签署完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无沟通障碍与意识不清情况;排除标准:存在脑部、心脏、肝肾等脏器严重损伤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31 例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选择DW-T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市大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52231430)对患者实施检查,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200 MHz ~500 MHz,嘱咐患者检查前8h禁食,使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病情,确定患者病灶大小、位置、病灶数目,并做好详细记录,判断患者血流分布情况,并对患者血流信号进行分级。

观察组32 例患者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Sonovue 为第二代新型造影剂,使用5ml 生理盐水进行稀释,轻微振荡后,促进其充分溶解,并在患者肘正中静脉进行注射,注射剂量为2.4 ml,5 min 后,采用Phillips iU22 超声诊断仪应用脉冲反向谐波造影成像技术仔细观察患者肝脏动态,并保存患者病灶影像,同时,对新出现的彩色血流实施脉冲多普勒取样及检测。

1.3 指标观察

(1)登记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并计算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2)按临床检查结果,统计患者肝转移瘤、肝内胆管瘤、肝血管瘤、肝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并实施组间对比。(3)使用脉冲多普勒测定彩色血流,诊断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搏动性血流阻力指数(RI)与最大流速(Vmax)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SPSS 23.0 软件处理此次数据,最大流速(Vmax)等计量资料由(± s)表示,计数资料如真阳性率等指标由[n(%)]表示,分别给予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肝肿瘤检出率差异

观察组经造影检查,肝肿瘤真阳性率19(59.38%)、真阴性率8(25%)、假阳性率2(6.25%)、假阴性率3(9.3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肝肿瘤检出率差异对比表[n(%)]

2.2 对比患者肝肿瘤定性诊断准确率差异

观察组经造影检查,患者肝转移瘤、肝内胆管瘤、肝血管瘤、肝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78.13%)、16(50%)、26(81.25%)、24(75%),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肝肿瘤定性诊断准确性差异对比表[n(%)]

2.3 分析两种方法对良恶性病变患者Vmax 与RI 值

超声造影对良、恶性病变患者检查,患者的Vmax、 RI 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方法对良恶性病变患者Vmax 与RI 值差异对比表( ± s)

表3 两种方法对良恶性病变患者Vmax 与RI 值差异对比表( ± s)

组别 n Vmax(cm/s)良性 恶性超声造影 32 (0.47±0.23) (0.43±0.21)彩色多普勒超声 31 (0.49±0.22) (0.42±0.23)t 0.678 0.534 P 0.066 0.058组别 n RI 值良性 恶性超声造影 32 (0.53±0.09) (0.82±0.23)彩色多普勒超声 31 (0.51±0.07) (0.78±0.13)t 1.542 0.453 P 0.049 0.053

3 讨论

肝肿瘤属于一种内科较为常见的肿瘤病变性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肿瘤与转移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胆管上皮、肝细胞索、血管及其他中胚层组织,而转移性肿瘤仅少数为转移性肉瘤,其他均为转移性癌[2-3]。肝肿瘤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原因,通常与不良饮食习惯、酒精、病毒性肝炎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4]。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们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尤其是人们对亚硝胺食物的大量摄入,逐渐增加了肝肿瘤疾病的发生率,给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所以,加强肝肿瘤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不光能检测出患者肝脏血流病变情况,还有助于检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其对判断患者肝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对肝肿瘤血供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诊断出血红量少与低流速的肝肿瘤,所以,临床诊断效果并不理想[5]。超声造影应用于肝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对肝肿瘤血供情况诊断效果显著,不光能准确显示肿瘤内部血流变化,还能显示出肝实质内血流灌注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6]。

从本次研究结果入手,观察组经造影检查,肝肿瘤真阳性率19(59.38%)、真阴性率8(25%)、假阳性率2(6.25%)、假阴性率3(9.3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超声技术随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对肝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也随之提升,不光能有效观察患者病灶病患,还能为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观察组经造影检查,患者肝转移瘤、肝内胆管瘤、肝血管瘤、肝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78.13%)、16(50%)、26(81.25%)、24(75%),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如果患者肝脏内存在脂肪堆积,则难以提升诊断准确率,如果患者病变范围不大,则难以确保诊断准确率,常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但在临床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通过增强患者血液回流信号,能够准确、清晰地显示出患者肝脏病变情况,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超声造影对良、恶性病变患者检查,患者的Vmax、 RI 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应用于肝肿瘤疾病临床诊断,其对患者病情判断效果更优,能准确区分出患者病情良恶性,进而有效提升临床诊断价值[7]。

总之,超声造影应用于肝肿瘤患者的临床检查,其诊断效果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患者的良恶性病变诊断效果更高,可作为肝肿瘤疾病的一种首选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造影
彩色的梦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有那样一抹彩色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