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比较观察

2021-04-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征象股骨头检出率

黄 春

(淮安市肿瘤医院<淮安市淮安医院>放射科 江苏 淮安 223200)

股骨头坏死属于常见的骨科疾病,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在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病情不断发展和恶化,非常容易导致严重髋关节异常,髋关节会出现酸痛酸胀,大腿的内侧和腹股沟区域疼痛最为严重。如果可能患有股骨头坏死,但未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发展到比较严重阶段时,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缺失,致残率较高[1-2]。因此,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良好的影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影像学的检查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变,传统会使用CT 进行股骨头坏死的检查,但是其成像效果等方面具有局限性。核磁共振作为比较先进的检测手段,成像清晰,已逐渐成为临床检测主要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在临床检查中采用CT 和核磁共振的临床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2020 年9 月我院收治的41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依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共20 例,男性11 例,女性9 例,平均年龄(51.34±5.51)岁。实验组患者共21 例,男性13 例,女性8 例,平均年龄(52.07±5.67)岁。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经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符合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标准。

1.2.2 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传染性疾病患者;(4)合并其他脏器重大疾病患者;(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有CT 及核磁检查禁忌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CT 检查,选择西门子Emotion16 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层距=3 mm,层厚=3 mm,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加层扫描。

1.3.2 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选用西门子1.5T 进行检查。患者依然取仰卧位,选择体位圈,层厚为3 ~5 mm,层距为2 mm,对患者的病灶部位冠状位和横断面进行扫描。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以患者临床诊断作为标准。(1)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征象检出率。(2)对比两组患者不同分期检出率。(3)对比两组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和准确率。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阳性征象检出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征象检出率,实验组患者的阳性征象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阳性征象检出率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同分期检出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Ⅰ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Ⅱ期、Ⅲ期、Ⅳ期的检查结果对比物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检出率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分期检出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和准确率对比

实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的一种,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可能与患者的自身情况有关,如患者身体代谢功能障碍,机体素质较差等,都是导致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原因。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的过程,病变最初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但是其症状表现却不明显,患者在此期间如果走路时间过长,其髋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如发生疼痛、麻木、无力或腿抬不起来等症状。因该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经常会忽略这一系列的不适情况,当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入院检查的时候,通常都已经发展的比较严重,导致股骨头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坏死,肌肉也可能发生萎缩等症状[3]。因此,要对该病给予足够的重视,发现不适积极进行检查。在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用于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为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求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当前最常用的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检查方式有核磁共振、CT 或X 放射线技术,我国不仅在医疗技术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在影像学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相对来说,CT 检查应用的时间更为久远一点,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检查方式,也是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的检查方式之一,该检查方式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在临床上的使用率更高一些[4-5]。但是,根据相关影像学检测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CT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检查,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对于一些出现骨髓细胞变性及坏死的情况无法显示,容易出现一些假阳性指标,这也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影响医生的判断,降低诊断的准确率,从而错过对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最佳时机,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该检查方式具有较强的辐射,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核磁共振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影像学检测技术,这种检查方式更具有全面性,而且,核磁共振具有多样信号的改变,能够更加明确的反映出不同层面病变组织的代谢水平,与此同时,核磁共振的影像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对股骨头坏死病灶的分级更加准确,并且该检测方式没有强烈的辐射,患者的健康不会受到威胁,如果有必要可以遵医嘱进行重复检查。

本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征象检出率,实验组患者的阳性征象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核磁共振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对比两组患不同分期检出率,实验组患者Ⅰ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于已经发展到后期或者正在发展中的股骨头坏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比较接近(P>0.05),对比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该对比结果可以看出CT 检查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并不理想,核磁共振检查是采用质子和电磁波技术,检查的范围没有明确的限制,可以观察到早期股骨头软骨下新月形改变,对股骨头坏死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行核磁检查的时候,股骨头坏死会显示出T1W1、T2WI 斑点状信号或条状信号,但是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其检查显示为T1 低信号,并且边缘也是模糊状。但是核磁T1W1 较为敏感,在早期就可以观察到骨髓水肿,因为该检查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使用检查,因此,对于关节腔积液也有非常高的检出率,提高检查的全面性。医生就可以通过结果准确的对患者的病变程度进行判断和分期,为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实验组患者误诊率低于对照组,漏诊率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但是实验组检查准确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股骨头的检查中,核磁共振的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患者反复的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准确的制定相关治疗方案,避免因为漏诊和误诊导致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使其发展的更加严重,影响预后。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对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提供可靠的数据,尤其是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安全性也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提倡。

猜你喜欢

征象股骨头检出率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