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1-04-04丁伯媛

医疗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婆媳关系羟色胺概率

丁伯媛

天津市河西区妇产科医院 (天津 300202)

产后抑郁症属于产后精神类疾病,被称为“隐形杀手”。随着女性社会责任的不断改变,产后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1]。相关研究指出,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40%,该疾病严重影响产妇的心理健康,对其家庭和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2]。产后抑郁症隐匿性较强,产妇产后生理应激反应较大。多数产妇出现产后抑郁时,并未足够重视,对产妇自身健康、家庭或新生儿带来一定威胁[3]。基于此,本文针对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综述如下。

1 生理因素

1.1 遗传

遗传是产后抑郁症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其诱发机制临床尚未获得统一的结论。相关研究认为,若产妇家族中有精神病史,尤其是抑郁症史,则其有较大的概率发生产后抑郁症[4]。可见,家族遗传因素能提高产妇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增加发生风险。此外,产妇以往曾被诊断为精神障碍,或出现过情感障碍,都有较大概率出现产后抑郁症,而这两种情况可作为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预测指标。

1.2 神经内分泌

产妇在妊娠期间,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分娩后48 h之内,其激素水平骤然改变,这是引起产后抑郁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5]。在分娩前,胎盘中的类固醇水平会上升到顶峰,引起产妇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此时的孕激素、雌激素水平是平时月经期的50倍;分娩后,类固醇水平迅速降低,导致孕激素、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这种改变容易诱发产妇的负面情绪,使其出现意志力减退、精神疲乏、敏感多疑等[6]。同时,产后抑郁症也与产妇大脑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涉及的因子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多巴胺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能为大脑传递愉悦、兴奋的信息。5-羟色胺与机体的情绪调节、睡眠相关,若机体5-羟色胺水平低下,则会难以控制情绪,引发失眠,从而加重精神负担,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去甲肾上腺素能够有效维持机体的精力和兴奋性,若缺乏这一类递质,则会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张玉红和张阳佳[7]认为,产妇产后抑郁量表评分与体内的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呈负相关,并指出产后抑郁症与产妇的中枢神经认知、情绪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改变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子。

2 社会心理因素

2.1 负性生活事件和性格

负性生活事件是引起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导火线,包括先兆流产、失业、亲人离世等,加之产妇初为人母,多重压力更容易诱发产后抑郁症。产妇的性格特点、人格特质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中起着“扳机”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产妇性格越内向,越不喜欢与他人沟通、交流,其产后负面情绪越得不到疏导和释放,故而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概率较大[8]。若产妇在遇到负面生活事件时,未积极与他人倾诉、及时消化消极情绪,则容易引起思维狭窄、情绪低落、行为过激,从而诱发产后抑郁[9]。

2.2 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

家庭关系中,与产后抑郁症最密切的则是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受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认知观念等影响,若婆媳之间的观念差异较大,则容易引起意见不合,长期的意见分歧势必难以维持良好的婆媳关系。同时,家庭夫妻关系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婆媳关系恶化,导致产妇产后负面情绪被放大,引发产后抑郁症。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化解产后抑郁。相关研究指出,朋友、家人、配偶等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能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风险,尤其是在产褥期,充分的社会支持能帮助产妇平稳、顺利地度过危险期[10]。罗岗[11]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婚姻满意程度、婆媳关系、社会支持、亲友支持与产后抑郁症有一定的关联性,婚姻质量不佳、婆媳关系不合时,婆媳、夫妻之间易在养育子女方面产生严重分歧,进而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影响家庭生活,诱发不良心境;若产妇产后得不到亲属、朋友等的支持,则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与社会、家庭脱离等,进而引发产后抑郁症。

2.3 妊娠期心理表现

妊娠是产后抑郁应激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认为,若产妇在产前存在抑郁倾向,则产后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概率会增加[12]。产前抑郁与产妇经济条件、孕期情绪调节、胎儿健康状况等密切相关,因此,产前需重视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引导产妇做好各项产前检查,并对产前抑郁情况予以针对性干预,以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概率。

3 分娩因素

3.1 孕产史与分娩情况

不良孕产史或分娩时不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产妇产后的情绪,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不良孕产史主要包括胎盘前置、引产、胎儿畸形、早产等,均会给产妇心理留下不良阴影,使产妇过分担忧胎儿健康,激化产妇无望、焦虑、不安等情绪,增加产妇的心理压力,进而诱发抑郁症。分娩时若发生不良情况,则会导致产妇负面情绪泛化,增加抑郁风险。张杨等[13]的研究指出,产程越短、疼痛感越轻,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概率越低,可见,顺利、无痛的分娩能有效保护产妇心理状况,降低产后抑郁发生概率。

3.2 分娩方式和结局

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与产后抑郁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产妇进行助产(胎吸或产钳)、剖宫产后发生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顺产。林敏等[14]的研究认为,顺产、分娩无异常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剖宫产、分娩异常的产妇,原因为异常的分娩情况会使产妇过于担忧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导致其心理脆弱,加重心理负担,诱发产后抑郁症。自然分娩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促使产妇快速泌乳,及时喂养新生儿,增进与新生儿的抚触,从而有利于缓解其焦虑、不安等情绪。

3.3 新生儿

新生儿的顺利分娩及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产后抑郁症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新生儿早产、体质量不达标、存在先天性疾病等均会使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产后抑郁症发生风险[15]。此外,新生儿的性别也会增加产后抑郁风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产妇家属非常重视新生儿的性别,认为“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尤为重要,一旦不满意新生儿的性别,便会对产妇冷言冷语,从而加重其内疚感、无助感,增加产妇精神压力,诱发产后抑郁症[16]。李雪英[17]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新生儿健康状况不佳、期望性别不一致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健康的新生儿不但会加重产妇家庭负担,而且会持续影响产妇的心理状况,增加产后抑郁风险;同时,新生儿性别与期望不一致时易导致家庭生活出现矛盾,增加产妇生育、心理、精神负担,诱发抑郁症状。

4 小结

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因素包括生理、社会心理、分娩等,针对上述因素,临床可采取心理科、产科等医师联合诊断的方式,充分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疏导其不良情绪,注重对产妇及其家属的教育,使家属关注产妇情绪,从多方面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风险,不断完善产后抑郁症的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婆媳关系羟色胺概率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婆媳关系,一道穿越千年的难题
你家的婆媳关系,还好吗?
处好婆媳关系的两大技巧
爱的方程式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