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孢菇产业助推莘县乡村振兴

2021-04-04苗纪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菇农双孢菇莘县

苗纪忠

(莘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莘县2524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莘县是农业大县,在产业振兴上如何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双孢菇产业在莘县农业发展中起起伏伏,有高峰也有低谷。笔者本着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期盼双孢菇产业对莘县乡村振兴乃至全国乡村振兴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1 莘县双孢菇发展历程

1.1 引进发展阶段

1995年莘县科委联合徐庄乡党委、政府通过多方考察,引进福建莆田保护地双孢菇生产技术,在徐庄乡张楼村、古城镇徐楼村、大王寨西丈八村等新建双孢菇菇棚300余座,栽培面积10万余m2,并把当时从河北馆陶县学来的宽2.5 m、中间挖沟0.5 m当走道小拱棚菇棚,改进为单坡面简易冬暖棚,当季双孢菇喜获丰收。双孢菇生产在本县得到迅猛发展,之后又引进竹制层架土棚和砖棚。到1997年,莘县双孢菇生产达到鼎盛时期,栽培面积达到700万余平方米。

1.2 发展阵痛阶段

随着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加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越来越大,而莘县双孢菇的最大市场是把双孢菇通过盐水浸泡后包装,然后通过福建出口到美洲、东南亚,随着美洲、东南亚国家订单的取消,双孢菇严重滞销。很多菇棚闲置,菇农放弃种植而外出打工,莘县双孢菇的发展进入低谷。

1.3 健康成长期

进入21世纪,莘县双孢菇产业经过几年的蛰伏,莘县食用菌发展又迎来了曙光。山东富邦菌业有限公司多次远赴荷兰、意大利考察国外食用菌生产技术,结合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模式,自主研发出一种“周年化高效节能出菇棚”,经过几年来的应用,边生产边改进,日趋成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该设施一经使用便迅速在周边地区推广开来,仅在莘县周边地区已经达到800余座,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北京、湖北、陕西等地仅公司承建的就有1 500余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同时全套引进荷兰最先进的隧道发酵技术,新建培养料集中发酵隧道料场,直接将菌种混播到优质培养料里再分给农民,农民只负责种植蘑菇,大大降低了菇农养殖双孢菇的劳动强度和风险,实现了“大料场,小菇房”的新型食用菌栽培模式。2018年,山东富邦菌业和莘县奥瑞蕈菌两家食用菌龙头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成立了“1+N”技术小组,针对莘县日益增多的温控棚,展开技术联合攻关,进行“1”种模式(温控棚模式)+“N”个品种的栽培技术攻关,试种了姬松茸、鸡腿菇、黑皮鸡枞(长根菇)、平菇等多个品种,进一步推动了本县食用菌的周年生产[1]。

莘县双孢菇重现昔日辉煌,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全县双孢菇种植面积近300万m2。

2 双孢菇行业要素变化

莘县双孢菇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南方引进大棚种植,到富邦模式和国外成套生产线的引进,从罐头菇为主到鲜销市场的活跃,从地面一层到立体种植,从自然气温到控温栽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莘县菇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轻轻松松生产、轻轻松松赚钱。

2.1 原料的变化

双孢菇引入我国,福建种植用的是稻草和牛粪,引入北方后,除了牛粪以外,麦秸成了主料,大型工厂化菇厂也是以麦秸为主料。鸡粪富含氮源,含氮量稳定,也是工厂化的首选。

覆土材料在双孢菇增产方面的权重可以达到30%。目前的情况是,农民种菇基本上是用黄土覆土,而周年化出菇棚以覆黄土为多,草炭土也有,但工厂化生产全部用草炭土。

2.2 菇房的变化

河北省馆陶县马连固乡双孢菇种植的菇棚是小拱棚,采用2.5 m宽、中间挖沟0.5 m当走道[3]。引进到莘县后,改进为单坡面简易冬暖棚,后又引进竹制层架土棚和砖棚。现在的周年化出菇棚,是莘县富邦菌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究而申报的发明专利菇棚。

2.3 人的变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不再依靠体力,而是以机械代替人工。双孢菇行业生产建了发酵料场,通过机械和电脑控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发酵材料料质量稳定。周年化出菇棚里,自动控制温度,冬暖夏凉,在菇棚工作环境舒适。

2.4 市场的变化

双孢菇消费一是消费习惯,二是消费水平,但是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也是变化的。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知识的认知和经济的发展,双孢菇价格趋于平民化。双孢菇原来90%做成盐水菇,为罐头企业提供材料,现在90%以鲜货供应市场。

2.5 餐桌的变化

中国餐桌的变化非常快,先是吃饱,然后是吃好。蔬菜也是刚性需求的食物来源,造就了莘县中国蔬菜第一县的品牌。健康饮食是目前乃至将来一段时间的饮食需求,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用菌、野菜、药膳等进入餐桌。这也为具双孢菇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3 土棚、周年化菇棚、工厂化菇房种植双孢菇的比较

通过对莘县土棚、周年化菇棚、工厂化菇房进行调研,其成本收益见附表。从附表中可知,土棚按季节栽培,单价低,总产低,收入最低;周年化菇棚投入是工厂化菇房的一半不到,但产量和收益相当。作为菇农种植,周年化菇棚是栽培双孢菇的首选。

附表 土棚、周年化菇棚、工厂化菇房成本收益比较

4 莘县双孢菇的发展方向

4.1 推广“大料场、小菇房”模式,走专业化、工厂化发展道路

企业承担双孢菇生产的前端环节,比如山东富邦菌业有限公司的隧道发酵,培养料生产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智能化控制,由中央控制室通过电脑进行遥控操作,配料、拌料、发酵、播种打包、成品入库和装车运往农民菇棚全部按电脑输入的各项指令进行,生产期间的各种检验数据在电脑上随时都有显示。生产出来的培养料质地均匀、结构好、有益菌群适中,对蘑菇菌丝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不易发生病虫害,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同时将菌种接种好后放入恒温隧道进行发菌,发好菌后菇农直接移入菇棚进行出菇管理。企业和菇农各取所需,促进了双孢菇生产的工厂化、专业化进程。

4.2 由规模化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

我国的食用菌生产2017年总产3 712万t,比2016年增产3.21%,而产值却下降了0.72%。2018年莘县周边出现了平菇、金针菇不到2元/kg的现象,虽然只是短时间的出现,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从栽培模式、营销模式、科技应用、订单生产等方面对双孢菇生产进行提档升级[2]。

4.3 继续推行双孢菇品牌化运作

莘县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振兴莘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2018年12月,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在临沂发布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莘县蘑菇”被评为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食用菌行业第3名。

4.4 努力拉长双孢菇产业链条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食用菌作为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开发更多更好的食用菌产品拉长食用菌产业链条是食用菌产业的必然之路,像香菇多糖、蘑菇酱、即食类食品等,特别是在营养品开发上要抓好突破,努力打造莘县双孢菇产业链条。

4.5 充分发挥智能化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万物互联”的概念日趋成熟,对菇农使用的“菇棚管理系统”进行远程管理。菇棚内的温、湿、光、气数据,实时通过网络传输到“智能菇房云管理系统”,菇农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查看和管控菇棚,菇棚管理会变得更加简单。

4.6 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研发力量

莘县双孢菇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做大做强,而做强一个产业的关键是科技,双孢菇的菌种研发、培养料的配置、栽培管理及产品的开发需要人才的支撑,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是莘县双孢菇产业做强的前提。

双孢菇产业作为莘县农业的一道亮丽的名片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双孢菇产业助推莘县乡村振兴已成为莘县各级政府的共识,莘县双孢菇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猜你喜欢

菇农双孢菇莘县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双孢菇饼干的生产工艺
国内外12个双孢菇菌株子实体的营养成分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双孢菇饼干的生产工艺研究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