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建+对口支援”模式创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1-04-03周林丽曾兆萍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对口公立医院高质量

——周林丽 潘 瑶 彭 沛 曾兆萍 姚 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 广州 510630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表述,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再次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以“十四五”规划为纲领,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提出[3],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根据文件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以此为指引,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对口支援的方针政策,本研究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实践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创新提出“党建+对口支援”模式,并对该模式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具体实施路径进行探讨。

1 “党建+对口支援”模式实践

实施对口援疆工作是党中央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作为一支医疗卫生主力军,多年来派出多批精兵强将,从医、教、研、管各方面贯彻输出,落实对口援疆工作。以中山三院对口帮扶喀地一院为例,双方始于政策性帮扶,在长期的密切合作下,逐步形成医联体协作,将帮扶工作发展成为长期化、常态化工作。

1.1 紧密对接党建,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在中山三院对口帮扶喀地一院过程中,双方始终坚持党的核心领导,重视对中央和地方政策文件的解读,紧抓契机凝练方向,齐心协力谋发展。在帮扶过程中,互相学习对方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建设思想,理解对方院训、愿景、使命,以党建工作为牵引,深化双方文化融合,凝聚支撑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开展;将党建与医疗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在业务建设中推动党建,在党建中提升业务。在党员的对接管理上,以党建活动为抓手,帮助支援人员更好地融入受援地,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体现党组织的温度,注重对支援人员的关怀,在政治上予以激励,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生活上予以关心,积极帮助支援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营造良好工作环境[4]。

思想建设是攻坚克难的重要武器,双方党组织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在支援地、受援地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党的理论和知识武装医务人员。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促使支援人员牢记职责使命,将受援地当做家乡来建设,把援建工作当做事业来谋划[4]。

1.2 派遣管理干部,助力制度体系打造

为全面推动喀地一院的发展,自双方确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以来,中山三院持续选拔、派遣管理干部分批进驻喀地一院担任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院长、院长助理等职务,深入参与喀地一院的发展规划、布局、制度体系建设;派遣医务、院感、教学等专业人才参与医院管理工作,协助推动喀地一院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落地。

中山三院结合长期以来的管理经验,充分结合喀地一院实际情况,注重务实的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对医务人员形成激励机制,激活内在动力,提升医院发展效能。党组织同时加强医院、科室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和执行监督,确保“笼子”关牢锁实;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制度执行,推动制度落地,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监察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5]。

1.3 因地制宜,带动传染病专科发展

长期以来,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发展相对缓慢,当地仍受困于多种传染病带来的危害,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升喀什地区传染病防控诊疗能力意义重大。根据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部署,2021年正式启动依托喀地一院建设南疆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心采取“1+X”建设方案,以传染病防控诊疗为主,兼具其他疾病诊疗功能。传染病作为中山三院长期以来的优势学科,与喀什地区的医疗需求不谋而合。以此为契机,中山三院作为对口支援医院,除管理层面援建外,在专业上通过学科群对接、业务骨干进驻、导师带徒、建设专科联盟、特派硕博士轮转学习等帮扶手段,助力喀地一院向国内百强医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迈进[6-7]。

在快速推动南疆传染病专业建设的同时,中山三院依托精神、神经、心血管、肿瘤、普通外科等多个学科群的专业优势,结合当地医疗及学科发展需求,陆续进行多个学科对接,通过派遣干部常驻、粤喀两地定期交流以及远程技术加持等方式,不断协助推动喀地一院多学科发展提升。

1.4 需求导向,引入先进医疗技术

在援建过程中,中山三院支援队伍在直接向受援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传帮带”理念,认真分析当地人民健康特点、地域实情,在当地推广发展需求性大、适用性高的新技术。如将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心电生理检查手术、多学科诊疗等先进治疗理念带入受援地,并坚持通过以师带徒、基层走访、加强机构交流、开班教学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发挥“传帮带”效能及辐射作用。在不断提升帮扶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减少了患者跨地区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医疗均衡布局、资源合理利用的格局。

1.5 严格支援干部选派,推动人才联合培养

对于援建工作,中山三院始终倡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敢担当参加支援工作;积极鼓励优秀业务人才参与支援工作,并吸引其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把党的队伍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让党员队伍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在选派支援骨干过程中,党组织坚决做到从思想上指导、在过程中参与、在环节中把关,保障组建思想业务双过关的高质量支援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山三院、喀地一院党组织高度重视推动党领导下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合理利用中山三院师资、平台等优势力量和资源,通过开设理论教育、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理论修养、党性觉悟和业务能力。

在对口支援工作可通过人才选拔,尝试探索以精品制、小班制为重点的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通过1年~2年专业和党建的沉浸式培训,培养出受援地用得起、留得下的“自己人”。在党政结合引领业务水平提升的同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 解决受援医院人才发展上的“瓶颈”“短板”问题,不断增强医院发展活力,推动医疗事业振兴。

1.6 资源带动,合力推动科技创新

在支援喀地一院建设工作中,中山三院依托医院、中山大学以及广东省的优势资源,借助组织力量牵线搭桥,积极促成喀地一院挂牌“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与中山大学及各兄弟医院联动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实现喀什地区与广东省科技厅等多家单位对接,促成共建“粤喀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广东省科技厅设立援疆援藏特派员项目。在对口支援背景下,以组织力量推动医院联盟协议签署,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合作等实现资源共享。

喀地一院原来科技创新力量较为薄弱,在一系列帮扶助力下,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大型医学研究项目的开展依赖于多地域、多中心、多层次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粤喀两地党组织的结对结群共建,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将党建资源转化为科研资源,将党组织力量转化为业务协作力量。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既能带动喀地一院研究实力提升,也为支援单位、合作单位研究项目实施提供了帮助,助力公立医院分级诊疗“金字塔”结构的构建和技术创新“全链条”的打造。

2 “党建+对口支援”模式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意义

借助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优势,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实施对口支援政策,派遣人才进基层,发挥传帮带作用,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以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医疗水平均衡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为指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标志性文件,对对口帮扶工作方针予以充分肯定[3]。对口支援仍将是“十四五”期间实现公立医院同步化、同质化、高质量发展棋盘上的重要策略。党组织是领导公立医院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党建引领业务,推动党建与对口支援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党建+对口支援”新模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建、业务互融共促的有利局面,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3 “党建+对口支援”模式路径探讨

在医院对口支援业务工作中牢固树立“坚持党全面领导”的理念,以“融”作为工作开展的核心,全面推行“党建+对口支援”模式。

3.1 党建对口交流衔接,强化思政文化建设

业务帮扶是对口支援的主要工作,但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除了业务对接扶助外,还应高度重视党务工作的对接交流。在帮扶工作开始之际,党组织即应启动工作,对接党建、业务需求以指导制定帮扶规划。双方注重党建工作的对接交流,共同组织学习党中央的新精神,研读支援地、受援地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主动把握政策方向,坚持思想统一,将党务建设工作融入医院决策部署中。对派出支援、暂时离开所属医院岗位的队伍,双方党组织应做好衔接、延续、全程、联合管理,确保人员“离岗不离党”。

强化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将“理论武装”全面落实到对口支援各项工作。促进援建人员形成积极融入、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受援地卫生事业发展履职尽责[4]。

3.2 完善制度管理体系,激活发展动力

医院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制度有些还不够健全,已经有的铁笼子门没关上,没上锁。或者栅栏太宽了,或者栅栏是用麻秆做的,那也不行”[8]。制定完善的医院管理制度,是推进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是持续激活医院发展新效能、新动力的重要基础。

支援医院、支援人员不能仅限于开展具体业务帮扶,亦应重视对受援医院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的帮扶。依托支援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充分结合受援地实情,支援医院、支援人员应深入参与受援医院党组织工作及管理工作,将党建工作落实到制度管理体系建设中去。

3.3 立足临床需求,帮扶打造特色专科

根据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是引领公立医院发展的新趋势,强调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医疗水平提升。立足人民需求,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既符合公立医院的办院宗旨,也是医院党建工作内涵的重要组成。结合人民需求和医院基础,支援方与受援方要共同商讨、制定策略,选择有潜力、有优势的专业专科加强建设,并与当地医疗布局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发展格局。

在锁定打造特色专科同时,双方专科党支部可探索以党建为纽带,通过党支部对接联合,加强学习交流,创新建立更为多样化、灵活化、弹性化的帮扶形式,充分展示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的实力、使命与担当。

3.4 聚焦全民健康目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石[8]。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避免脱贫群众返贫,接轨“乡村振兴”战略,疾病诊疗仍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实现全民健康,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是最根本的保障,也是人民最直接的体验。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行业实现了规模与增量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十四五”期间,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将逐渐转为“提质增效”,开展先进医疗技术帮扶仍将是未来对口支援的核心内容。技术帮扶结合医疗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改进,可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同质化发展。

3.5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资源配置应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实现对口支援的高质量开展,需要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的高质量支援人才队伍。“红色基因”是帮扶工作开展实践中确保队伍听党指挥、高质践行、廉洁自律、作风优良的有效保障。在公立医院人才培养中,医院党委应充分引领、深入参与、坚决把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选派援建人员时,除注重专业技术外,更应注重思想政治管理,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全面提升援助队伍政治素养。

对于受援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同样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只有坚持开展“造血式帮扶”,才能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党管人才”的原则背景下,坚持践行“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10]。

3.6 党建组织牵线搭桥,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卫生重大科学问题,推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并推动成果转化,是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医学技术事业既需要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也需要在不同级别医院获得验证、推广,方能稳步落地。但在该过程中,不同医院之间的合作开展及紧密程度,将是影响技术攻关速度、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此相对应,我国公立医院亟需形成“金字塔”“全链条”的攻关体系。

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同医院间的交流仍未形成固定化、制度化的模式。随着协作需求日益拓展,近年来我国逐步探索推行医疗集团化发展,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专业联盟等形式,加强医疗机构间的交流协作,对口支援双方也经常成为联盟的重要组成。但是,依靠专科发起的结盟,往往协作较为松散、工作效率不高。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全面领导的背景下,党组织力量的介入、党建的桥梁作用将显著提升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凝聚力与协作执行力度,为医学技术创新工作大大提速。

4 小结

医疗对口支援作为国家一项长期的方针政策,支援医院、受援医院须始终贯彻落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精神要求。以党建为抓手,以业务为根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拓宽“党建+对口支援”模式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实施路径,为对口帮扶工作注入“红色动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对口公立医院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