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

2021-03-31张益萍福建师范大学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绿色建筑工程

张益萍 福建师范大学高级工程师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企业规模逐渐扩张,具有广阔前景。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份额、实现预期发展目标,需要在经营中积极改变观念,不能盲目追求利益,更应该注重施工质量与环境效益。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意义

1.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同时,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为提高施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降低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已相应推行高效、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模式。这种重大行业改革使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日趋完善,逐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进步发展。因此,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可以促使建筑企业更好地适应与立足经济市场,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建筑行业市场核心竞争优势。此外,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是践行绿色施工管理的前提保障,只有科学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才可以为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推行和渗透提供先决条件。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益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1]。

1.2 绿色的施工管理的意义

建筑行业飞跃性发展,随之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消耗较多能源,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强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管理,可以在施工中更加注重施工选材、施工技术的环保效益,使施工方坚持清洁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循环发展,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树立良好业界口碑。同时,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亦是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方向。因此,建设单位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明确绿色施工管理重要性,在环保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化。此外,建筑行业涉及面广、规模巨大,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可以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为整个社会输入绿色发展正能量,是实现节能降耗、绿色减排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建筑行业建设单位加强绿色施工管理,不仅是重要职责所在,更是光荣而又艰巨的社会使命。

2 绿色施工管理原则

2.1 全过程管理原则

为规避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施工管理单位需要将施工现场管理渗透到各阶段、各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积极引入新时期施工现场管理理念,明确全过程管理原则,将施工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2.2 树立双赢理念原则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主要追求方向是盈利。但是要想促进整个行业的繁荣,使企业获得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就必须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着力于推动行业环境改善,实现环境与企业共赢。

2.3 注重环保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面广、工期较长、耗材众多,因此务必将环保理念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减少化学污染、灰尘污染,做到节能降耗、绿色减排。这就要求建筑工程设计必须以工程质量为先导,以环境保护为原则,严谨制定与选择施工方案[2]。

3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方法

3.1 管理技术创新

要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必须从管理技术方面有效突破创新。现如今,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必要从企业发展角度改进管理模式,以适应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需求。管理部门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研究项目管理中各项数据,简化管理工作流程,解放劳动力,实现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技术创新,完成预期管理目标。

3.2 人才层面创新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观念突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企业技术创新要想发挥实际作用,必须有专业人才推广执行。因此,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必须创新人才层面的管理,根据市场变化趋势,不断吸引技术型人才,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构建企业资深技术团队,形成企业竞争优势[3]。

3.3 组织管理机构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建筑项目数量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大批组织管理机构涌现。建筑行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实际需求,组织管理机构有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建设单位作为甲方,更应该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方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准确落实各项管理内容,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3.4 机械设备管理创新

施工现场中的设备管理即根据施工需求明确各设备的准确布位。首先应该保证各设备完好、可正常运行。另外,设备管理人员应该熟悉掌握各设备的特征和原理,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调度各设备,用最低能耗实现最大收益。因此,需要结合工程使用情况购买匹配的施工设备,并加强现场设备养护与检修工作,延长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同时为保证施工安全,也应该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年限做好检查。

4 绿色施工管理有效对策

4.1 革新建筑施工管理理念

为了实现绿色施工管理应有效能,首先应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方案。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积极转变管理观念,认识到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突出作用。制定方案时,为使方案具有较强可行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明确建设目标。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施工区域生态平衡,需要建设单位展开充分调研,熟知相关条例,与施工企业加强交流,制定规划方案,确保绿色施工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另外,应该针对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成立专项监督部门,促使施工企业可以划分各项职责,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责任意识,从而加大绿色施工管理落实力度,同时可有效监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做出及时调整、及时解决,全面降低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

4.2 加强绿色施工规划管理

为促使施工单位将绿色施工理念贯彻落实于施工管理各层面、各环节,凸显绿色施工效能,需要加强绿色施工规划管理。在施工材料审核方面,应该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确保施工企业选用材料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保材料,避免出现苯系化合物等潜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材料。为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噪音污染严重干扰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应该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晚间、午间休息时间段施工。除协调施工时间外,应该强调施工企业选用隔声效果较好的防护措施,以降低噪音污染,缓解周围居民的不良情绪。另外,为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应该在施工能源方面做好控制,降低水能、电能等多种能源的消耗[4]。

4.3 科学管理能源

为节省施工成本,同时起到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效果,建设单位应该积极行使自己作为甲方的权益,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施工企业尽可能选择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浪费与能源污染。另外,施工设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保障,为减少能源消耗,相关人员应该选择技术成熟、能耗低的机械设备,充分体现施工过程中的绿色环保理念。建设单位应该对于此项内容多加宣导,加强成本控制,促使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使用阶段,自觉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养护、检查和维修,从而使其在应用期间发挥最大价值,杜绝因为设备故障等问题导致的停工待业,避免能源流失与浪费。

4.4 完善绿色施工法规体系

当前,尽管很多建设单位对绿色施工理念较为重视,并做出了践行举措,但是关于能源节约、生态环保、减少污染的各项绿色施工具体内容依然界定模糊,奖惩政策可操作性不高。与施工企业合作时,对于诸多事项不够明确。因此,绿色施工内容在具体运用中,常常流于表面,难以有效落实,导致施工企业绿色施工内容不够完善。比如在节能设计与绿色施工技术标准方面,时至今日,依然缺乏明确规范要求,从而难以有效发挥绿色施工管理效果。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需要建设单位提出明确要求,牵头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法规体系,并在发展中促使施工企业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补充奖惩机制,增强法规实施力度。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主义、盲目主义、落后消极行为给予处罚,对于满足绿色施工标准的建筑工程项目给予物质鼓励和荣誉嘉奖,进而在更大范围内与施工企业一同推行落实绿色施工管理,构建和谐、环保的绿色施工体系[5]。

5 结语

为顺利完成建设目标,各行各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各项条例、政策,才可合力加快建设步伐。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内容,在整体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为最大化体现工程管理及施工管理的可行性、环保性、经济性,需要建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全面创新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完善绿色管理内容,推陈出新,革弊兴利,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实现工程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大化实现建筑事业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工程
绿色低碳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