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1-03-31李伟强辽宁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路面公路

李伟强 辽宁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现场管理松懈、不按工程进度施工以及突发事件缺乏相关的预案准备等问题。不合格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导致成本增加。对此,公路建设单位应尽快完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采取合理的方案解决公路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1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

1.1 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岗前培训,没有遵守施工细则进行施工,从而出现安全事故。目前,很多公路建设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管理制度,只注重公路基层路面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忽略了决定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施工管理工作。但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原有制度无法完全适应现今的公路施工工程管理。所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创新公路路面施工管理制度及相应的管理方法。

1.2 施工管理方案不够完善

公路路面施工管理工作能否有序进行,取决于管理方案。因此,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管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由于很多公路建设单位在制定管理方案时,无法适应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导致设计的方案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管理难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但很多公路建设单位依旧采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方案,“面子工程”现象尤为严重,为后续的道路安全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1]。

1.3 现场签证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参加建设的单位或部门较多,会频繁出现变更或签证等情况,而且很多变更内容在没有合理依据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便按照建设单位的意见进行调整。因此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在竣工决算时就容易产生各种纠纷。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调动问题、当事人记不清现场情况等其他问题都会导致甲乙双方产生分歧,无法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签证问题也是困扰各个公路建设单位的主要问题之一。

1.4 施工方案与设计图审核不够严谨

审查机构在施工前应根据国家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严审施工方案与图纸等相关资料,但是在实际审查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审核标准。同时公路设计施工类的人才比较欠缺,很多工作人员由于缺乏项目实操经验,在项目审核过程中极易忽略一些潜在的问题,下达不当的审批结果,导致市政施工方案与相关设计图纸的审查机构无法严格审核,使施工方案缺乏实施可行性,造成施工前的审核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

1.5 施工现场监管松懈

由于监理单位只负责监督并没有实权,再加上缺乏相关的奖罚制度,导致施工现场监管松懈,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比如公路的隐蔽工程,如果监理人员不在旁边实时监督,就可能出现施工人员不按要求施工的现象。由于公路施工的管道走向极为复杂,若监管不力,就会出现同一基坑工程被其他施工单位再度开挖现象,甚至出现损毁他管道的情况。

2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规范管理流程

在施工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应做好各道工序的统筹安排,对能在同一基坑作业的工程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反复开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竣工决算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协同相关技术管理人员一起针对现场的工作量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增强公路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意识。公路建设包括项目决策、施工设计、项目施工、项目竣工等环节,都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因为管理制度是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各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任务。因此,公路建设必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落实好奖惩制度,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3]。

2.2 加强材料管理

在材料管理方面,首先应结合市场情况确定主要材料的品牌、规格以及价位等,与供应商签署相关协议,保证供货能及时满足正常的施工需求。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监理单位应协同建设单位,对材料的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以及产品的规格型号等进行严格核对并做好验收记录。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实时跟踪材料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疏漏,比如查看材料是否过期或外观缺损等。建设单位可以借鉴国外材料管理系统改进自身的施工材料管理体系,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符合要求的材料入库、储存、运输等,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施工材料的相关性能,共同努力提升材料管理效率,使材料管理系统得到不断革新的同时,提高公路路面基层的坚实度及公路的整体质量。

在施工作业前,一定要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原材料到达施工现场验收合格后,及时放到相应的位置。此外,相关的作业人员必须对材料的存放条件有所了解。比如水泥是公路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而且水泥的初凝、终凝时间都相对较长,通常情况下公路建设会选择初凝时间为3 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它的终凝时间一般在6 h 以上。因此,施工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变质水泥。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公路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一定要严审施工单位的相关资格,选择符合条件的中标单位,避免出现转包现象。具体的施工方法可以根据实用性原则去选择,并不是一锤定音,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该施工方法的施工效果,一旦现场条件与施工方法不匹配,应及时更换施工方法。

监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项目施工阶段,监理人员应及时检查施工现场,若遇到不是图纸本身问题的变更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业主单位共同处理,不得随意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不按要求施工,应视情节严重情况进行处罚,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4]。

2.4 严格遵守质量控制程序

公路施工以施工材料为基础,但材料价格很容易随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工程预算时首先应做好市场调查,避免材料短缺或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工期。在工程开工之前,项目经理应安排技术人员对导线点、中桩等进行反复测量,确保中线与高程之间的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项目部需要详细编制施工方案,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以及操作细则等,让基层施工人员能按照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5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是造成一些公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公路建设单位可以根据不同职责合理分工,增设专门负责人监督施工质量,以增强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责任感。

此外,新型材料与新型工艺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层出不穷,新型建造方式应运而生。为了确保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人员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通过相关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确保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公路建设单位应建立并完善公路施工考评制度,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培养安全意识,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做到挂牌作业、安全施工、奖惩合理、问责明确[5]。

2.6 加强路基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作业完成后便进入路基的填筑环节,回填必须选择回弹模量较好的土质,确保路基强度与密度都达标时才能回填路基筑土。在进入路基压实环节时,一定要注意对土中的含水量进行测试,一旦发现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必须暂停施工,确保土质达标时再继续施工。路基压实工作必须一次性完成,避免天气等因素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此外,路面基层工程碾压完工后,应做好养护工作,如果出现裂缝,雨水会通过裂缝渗透到结构层,降低路面强度,使整体道床被损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材料的含水量以及塑型指标等,充分了解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针对性地探寻相关对策[6]。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公路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在日常的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因此,要想建设出优质工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增强管理意识,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工程质量,最终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路面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断想
用艺术修补路面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