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2021-03-30韦仕余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5期
关键词: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点

韦仕余

(黔南州第一生态环境监测站,贵州 黔南 558100)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是对空气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控制大气污染策略的基础。目前我国许多区域大气污染都由过去的城市燃煤性大气污染转向燃煤型污染、机动车尾气等不同污染源的复合型污染。现阶段,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站主要都集中在城市区域,监测项目以常规大气污染物为主,监测效果有限。

1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重要城市都建设了不同规范的空气自动监测站,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监测前期缺少对大气污染区域性和复合型认识,现有城市站为基础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存在下列问题:

1.1 监测站点布置不存在问题,代表性和覆盖性都达不到要求

目前监测站点在分布上以成为为基础,并未采取区域监测为基础的网络化设计,在农村区域、边远城市没有空气监测站,或者监测站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监测空气质量需求,因此,无法准确、全面反映监测区域内空气情况[1]。此外,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城市中工业污染物不增多,原本建设的空气监测站点已经难以胜任监测空气质量任务[2]。

1.2 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不足

从现阶段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具体作业开展期间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等各种物质,对于其他能够反映区域空气污染特征物质的监测能力不足,难以精准体现空气的实际质量[3]。

1.3 监测空气质量手段过于单一

监测主要集中在对近地面大气质量情况的监测,缺少对大气质量流动以及立体观测的手段,通过监测获取到的数据有限,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1.4 监测获取到的数据质量偏低

目前,我国还并未形成一个严格意义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对于监测数据的质量考核手段有限,而且缺少健全制度约束,因此,难以确保获取到的监测数据精准。

2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尢其是经济发达区域,传统的媒烟型污染还未被解决,就又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空气污染源。发达地区近百年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的二三十年时间内集中爆发,许多区域都大气都发生了复合型污染,呈现出了显著的局地污染、污染物相互耦合特征,高臭氧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在我国经济发展区域频繁发生,污染区域面积较大,这种类型的大规模、综合性污染都在许多发达地区都未曾出现[4]。此外,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不均匀,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气质量差异较大,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时对于我国发达国家的借鉴十分有限,在全国内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要有侧重点,先对经济发达区域进行建设,进行典型区域网络建设,然后逐渐实现全国建设[5]。

从我国现阶段空气质量监测网路建设具体情况,以及大气污染特点,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应对重点考虑以下几项内容:

(1)提高对区域内空气污染现状和具体特征情况的认识,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布置、监测子站功能、性质、项目等各项内容的确定要以空气污染情况和特征的认识,以及诊断内容为基础[6]。针对空气污染现状和特征的认识,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和通过检测获取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完成相应分析工作,进而对大气复合型污染变化具体趋势、气象条件、时空分布等各项特点进行精准识别,进而为日后网络化设计优化进行指导。

(2)加强对监测网络优化设计相关的研究。优化监测网络化设计目标就是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利用下,通过科学方式进行监测站点布置,进而让网络内布置的各个网络内监测站点能够完成对空气质量情况的精准做检测,最大程度反映监测区域内空气质量的具体特征[7]。在空气遭受到复合污染背景下,监测网络优化能够通过对多目标优化技术进行应用实现。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注意的是,监测网络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实际工作开展期间,要通过动态方式进行调整,在网络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对各个监测站点内的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完成统计之后要做好相应分析工作,对监测点的疏密程度和代表性进行识别。通过分析结果,针对监测点布局较为区域,要适当增加监测点位,提高监测点位数数目的合理性,而对于监测点过于密集区域,要适当减少监测点数量,降低监测地点的冗余度,针对缺少代表性的监测站点,可以在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对监测点进行适当移动,让其处于具有代表性位置处。

(3)注重超级站建设,做好相应研究工作。“超级站”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被提出的一项概念,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健康理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气中各种有害颗粒对于人体健康危害的认识增加,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空气中存在有害颗粒物构成成分,形成的原因,具体转化过程,以及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浓度与人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超级监测站中的监测项目十分齐全,而且监测手段先进,监测能力十分强,通过对超级站的建设与应用,能够实现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形成过程,以及具体变化规律情况的监测和反映[8]。对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部分区域存在复杂大气复合污染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采取普通空气监测站难以完成对大气污染物中具体成分构成、大气污染情况与人身体健康间关系的更深层次内容的研究。因此,构建的监测站,其要具备强大的监测能力,监测内容要更加全面,采用的监测手段也要更加先进,从监测污染情况向监测污染全过程方向发展,而超级站的建设则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可见,超级站势必会成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中一项重要构成部分。

(4)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内容的研究。现阶段,我国空气质量监测获取到数据质量偏低,这会对后续各项工作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精准性、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要加强对在线标定技术、流量在线测控技术,以及状态监测技等各种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开发用于监测空气质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监测仪器。

(5)建设的监测网络必须满足环境应急预警体系的运行需求。近几年,我国环境恶化不断加剧,环境问题频繁发生,在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中,要适当提监测网络对于环境应急的支撑,要在整个系统中配备流动监测站,对现应技术进行研发,提高流动监测站的监测能力,适当增加监测站数量,满足环境监测需求。

3 空气质量监测未来发展趋势

3.1 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站

适当增加空气质量监测站数量,通过分析将其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处,同时,要提高设置的监测站的质量。对于设置的监测站,要采取统一配置,对于不同区域的监测站,要利用网络连接空气监测站,综合应用不同区域的监测站,进而实现区域防联控。在监测站布置时,可以将监测点布置在路灯上,进而实现对城市区域内的大面积覆盖,降低设站成本。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许多智慧城市,通过对之城市中铺设的WF-Fi应用,实时对监测空气质量数据的传输,对不同区域内空气污染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污染源进行追踪,对空气质量情况进行精准预报,通过联防联控方式完成对区域内大气污染情况等治理,实现相互协调和监督。

3.2 发布空气质量数据

空气质量监测发布实现一体化,利用网络连接监测装置,实时发布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准确性,实时对数据进行共享,让数据具有个性化,针对不同群体要求分析解读,进而让空气质量数据更加亲民、易懂。

3.3 处理空气污染

目前,我国对大气污染的处理主要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落实,加强对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处理的研究,缺少紧急处理严重空气污染方案,在监测空气质量,发现空气质量出现严重超标现象时,要制定差异化措施,实现对空气污染情况的治理。

4 结语

空气质量监测是一项复杂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为了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合理检测,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要加强对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研究,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性。

猜你喜欢

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点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