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管控对策

2021-03-30白振华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5期
关键词:管控融资资金

白振华

(四川高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提升的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做好企业经济管理,使资金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应将资金管理当作经济管理的重点,使资金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1 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管控的应用的意义

1.1 资金调配更加科学化

优化资金管控模式,使工程项目中的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化。科学化的资金运营模式,一方面可以使施工过程中,包括施工前后中的资金分配更加合理,避免出现投入过剩或者投入不足而造成施工环节的技术质量问题等;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资金跨项目流动、人员调配等造成的资金浪费等问题。

1.2 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过程中高效的资金管控不仅可以使建筑资本使用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而且合理的资金管控可以保证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有了强有力的后勤保证,建筑的施工过程才会顺利进行,不仅减少了管理人员很多不要的资源调配问题,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流动性。

1.3 确保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化的资金管控体系,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建筑企业在业界积累了良好的信誉,逐渐地,建筑企业在长久的工程项目的历练中,积累了更多有效的行业经验,确保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业界威望。同时在科学化的管控体系中,减少资金流失,资源运用充分,成本降低,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确保了企业融资的可持续发展。

1.4 有利于强化风险控制

(1)能够防控法律风险,有效控制业务流程,规范企业内部的财务行为,减少或避免企业员工的违法违纪行为。

(2)企业资金管理能够降低因企业集团化和多元化而带来的经营风险,通过资金管理的方式随时监控下属企业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采取风险控制与补救措施,从而把经营风险控制于合理的范围内。

(3)企业资金管理能够合理规避财务风险,使财务管控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审核与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模式。

2 建筑企业在资金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资金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一直以来,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往往忽视了比较重要的资金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人员缺乏对建筑经济管理的认识,更不理解资金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导致资金管理工作不顺畅,还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管理人员对资金管理认识不足,相关人员在资金管理方面也比较松懈,管控力度达不到,造成资金的流失。

2.2 企业融资压力较大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工期较长、资金投入大,同时工程回报周期也很长,这就需要建筑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来保障工程顺利施工,但是仅仅依靠所有者的股本以及企业的积累很难满足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因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融资,以支撑建筑工程每天的消耗。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健全,政府加大了对市场的调控力度,这给建筑企业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融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少。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就是向银行借贷,但是在金融政策与市场行情变化的情况下,建筑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资金流压力,甚至有可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当中。

2.3 资金管理体系混乱

(1)建筑企业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资金管理理念。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只有领导层和少数经济部门管理层的人员才需要了解学习的观念。

(2)建筑公司没有形成具体的资金管控体系制度,理念没有落实到实处,形同虚设。项目中资源浪费、配置不均匀的情况依旧十分常见,施工一线的建筑相关工作人员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困难重重。

(3)管理资金运营的工作人员没有得到管控体系的约束,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应用依旧为所欲为,造成企业建筑资金的不合理分配和使用,施工进展受阻,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损伤,企业形象也因此受损。

2.4 建设工程资金回流慢

现阶段建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建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建设过程中还要大量垫入资金,当多个项目都进入了生产运营环节时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应及时做好清欠清收工作,可以让外部的资金及时回流,大大减少资金的占用率。但是,实际情况是清欠清收工作一般都在工程结束之后进行,在前期的工作中并没有为清欠清收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没有进行事前风险管控,事中过程中也没有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事后的奖惩机制也没有建立,从而导致清欠清收工作困难重重,难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回流。

3 加强资金管控的办法

3.1 提高对资金管控的认识

针对现阶段建筑企业相关人员资金管控意识较为薄弱的现状,企业应从加强员工资金管控意识入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为做好资金管理提供保障。企业可以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让经济管理人员学习资金管理的相关理念,提高他们资金管理的责任意识,熟悉资金管控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经过培训之后,资金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会大大提高资金管理的能力,提高资金管理的有效性,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也会充分得到体现。

3.2 加强对融资风险的控制

针对融资方面存在的困难,企业应针对各种融资风险进行研究,建立融资风险管控机制,做好风险的评估,防止在融资决策中出现较大失误给企业带来风险,并且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以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利用现代化大数据对融资的方式方法以及融资组合进行详细、专业地分析,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做出判断,分析发生的概率大,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当前社会进入到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各类行业平台搜集各类信息,实时了解市场动态,预估企业可能面临的资金风险,通过这些实时性的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做出前瞻性的融资计划。

3.3 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要保证资金管理工作的有序高质量进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涵盖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对资金运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减少资金浪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时应充分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确保经济制度的实用性,从而保证资金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平稳进行,积极地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绩效考核制等,对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严格规范,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例如,加强施工阶段资金管理。施工阶段会应用到大量的人员、材料及设备等,资金使用量相对较大,同时施工阶段的资金使用和项目的总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施工阶段的资金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势在必行。但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进行资金管理工作时,应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经济成本的控制。

首先,在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坚持“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采购原则,防止出现因为采购价格过高而浪费资金的情况,或者因为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对工程项目的有序高质量推进造成影响。其次,要对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工具等进行明确实时的记录,不仅是为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真实的记录,同时还可以监督施工的顺利开展。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中每项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的资金使用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才能有效的保证资金管理的工作落实到位以及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从而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4 加快工程资金的回流

针对资金回流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认识到账款催收与清欠清收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与业主方责任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业主方资金的动向。合同是双方账款的主要依据,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并以此来开展工程款项的回收工作。针对施工期间的工程变更,要安排专人跟进,及时收集整理变更后的各项数据资料并提交,以此作为工程账款回收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快资金的回流,建筑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催收小组,并明确其工作责任,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在账款催收工作中遇到难度较大的应按照合同条款诉诸法律,进行工程款项的索赔,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快资金的回流。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项目资源,又要保证资金的运营合理有效,使企业可以生存并长期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全面的管控,并且要对资金管控工作的重要性保持充足的认识,从施工企业自身寻找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将资金管控工作开展到底,使其成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助推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合理配置和控制施工企业的资金,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控融资资金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