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端集乐谱 共享破藩篱

2021-03-29陈芃蒨

人民音乐 2021年1期
关键词:乐谱作曲家出版社

引  言

笔者于2008年开始使用网站“国际乐谱典藏计划”(International 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一座在线音乐图书馆,目前大约收录有1.9万位作曲家的16万件作品和6.3万件录音。从2010年起收录曲目的录音文件,使这个图书馆不仅能用眼睛看谱,也能听到真人演奏,对于学习新曲目更事半功倍。目前“馆藏”数量仍持续在增加中。此外,任何人皆可以在此网站下载到免费的无版权问题乐谱!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在2009年赢得了音乐类梅洛古典奖(MERLOT Classics Award)①,并于同年入选获PC杂志(PC Magazine)百大网站②。2018年,郭文中获室内乐音乐家协会(Associated Chamber Music Players)颁发海伦莱斯奖(Helen Rice Award)以表彰他将室内乐音乐推向一个新的方向③。

此次的采访动机,缘起于本人希望能将如此便利之网站推广给国内更多人使用。笔者试图通过与创办人郭文中的(英文名:Edward Guo)对谈,了解他如何发想出此项计划,以及在面对作品产权以及出版社控告时的危机处理为何,期勉后起之秀,树立起开放、多元的音乐文化态度。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创办历程

陈芃蒨(以下简称陈):郭文中您好!请问是什么动机或者理想促使你创办“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以下简称IMSLP)?

郭文中(以下简称郭):IMSLP启动于2006年2月16日,我当时以别名Feldmahler上传了网站中的第一份乐谱——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1)。创办IMSLP的想法源自于1997年至2000年我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小提琴的时候,由于我本身也对作曲很感兴趣,就去了上海当时最大的书店——新上海书城总店,竟然只找到了两本乐谱:一本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另外一本则是当代管弦乐作品,这让当时的我极度震惊且失望。

后来,我到美国波士顿新英格音乐学院上学,乐谱遍布于各个图书馆和音乐商店,2006年本科二年级的寒假期间,考虑要做一些项目,想到小学的这段经历,忽然灵光乍现:是否可以建立一座网络乐谱图书馆,让全世界所有的爱乐者都能免费即时获取公众所有(Public Domain)的乐谱。

陈:目前,馆藏中已经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手稿、初稿,超过十六万件作品,请问这些史料是怎么采集的?由哪些人负责采集呢?

郭:IMSLP中的资料皆是由全世界各地的人士共搭建起来的:有些乐谱由大学的图书馆扫描建档上传,有些是由乐谱收藏家以及音乐爱好者建档上传,还有一些是通过专业或业余音乐家扫描上传的。音乐界热情的鼎力支持,着实让我赞叹,远远超出我在刚成立IMSLP时的预期与想象。

云端资料的版权问题

陈:在建立这座音乐图书馆的同时,必然冲击到传统乐谱出版社的市场,毕竟出版社营运的资金来源多半靠着租借或贩售乐谱。在架设网站过程中,你是否会受到来自出版商的非议?

郭:是的。2007年10月19日,IMSLP的数据库曾在一夕之间下全数架,原因是我在当年10月5号收到了奥地利环球出版社(Universal Edition)的指控邮件,名称为“环球出版社代理人拥有乐谱的版权侵权”(Copyright Infringement of works owned by Universal Edition AG),要求我必須在10月19日前删除所有侵害环球出版社权益之乐谱,否则将祭出侦制止令(Cease and desist letter)。在信中,环球出版社也指出了欧洲和加拿大对于版权终止效期的差异:在欧洲和部分国家版权效期为70年,即作者逝后70年内,其作品均将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在加拿大或其他国家,这一期限则为50年。至于美国,1923年后出版的作均尚有版权保护。因此IMSLP中的一部分作品仍然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不能任意云端分享。④

我当年并无足够的经济能力和法律经验去应对这样的指控,所以我写了一封公开告别信,说明了创站的原因和对网站未来的展望,附上对所有人的感谢,并表达了心中的心痛和无奈后,便关闭了网站数据库。

陈:后来你是如何化解这次风波,从而使我们现在能够继续享受IMSLP的庞大资源呢?

郭:我在IMSLP下架的8个月时间里,咨询了很多法律相关人士,进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使这项事业能够在合法的状态下良性发展。首先,我们创立了彼得罗西公司(Project Petrucci),通过以公司名义架设网站,规避个人法律上所需承担的责任;其次,挑选了知识产权法相对宽松的加拿大作为网站架设基地,并在乐谱重新上架前,透过大量志愿者协助审查每份乐谱在加拿大是否合法;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免责声明页面,会显示于每首乐谱下载前:“IMSLP不保证网站中的文件在您所属的国家是否为公有领域,并且不承担您所属国家/地区的任何法律责任或其他责任。请遵守您国家的版权法,咨询版权法规本身或合格的知识产权律师,以验证文件是否在您国家/地区是否能够合理使用。单击本网站上的任何链接即表示您理解并同意上述免责声明。如果您不同意,请关闭此窗口或离开此站点。”⑤因为,版权有效期是根据使用者所在国家的法律,而是否有侵权行为则归属于使用者本身。换言之,由于网站设置在加拿大,上载的每份乐谱在加拿大都是合法的,但IMSLP不能确保这份乐谱在使用者所在国家是否合法,必须请使用者自行遵守该国家的知识产权规范。⑥

根据《数字千禧年著作权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DMCA),在网络上,具有版权问题的文件仅需要在收到提醒或警告通知时移除即可,然而我们保守行事,在2008年6月30日重新启动IMSLP之后,严格审查用户上传的所有文件是否存在版权问题,以确保出版商无法使用相关理由提出法律追诉。虽然与传统出版社的矛盾一直都在,但我们努力使之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妥善的解决。

IMSLP未来发展的规划

陈:把网站翻译成中文的动机是什么呢?有团队专门在进行翻译工作吗?

郭:正如我前面提及的,由于IMSLP创办的背后动机是源自于我童年的回忆,将网站翻译成中文对我而言是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另一方面,发想出翻译成各种不同语言的页面,是期待世界各地的音乐人都能在网站上便捷地搜索资料。

中文界面目前是由一位“上音”附中的初一小提琴学生担任翻译。他透过IMSLP志愿者用户的管道联系到我,提出愿意担任中文翻译。我也在此呼吁,若您有兴趣协助其他用户翻译IMSLP,那请别犹豫,赶紧加入我们的翻译志愿者团队。这项工作是IMSLP最困难、最耗时的一项任务,比如目前中文版的页面信息仍很不完善,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手协作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透过“翻译”,不仅仅是提供更友善的平台接口,同时也帮助了其他有兴趣翻译的人依循已有的“先例”继续完成剩下的工作。这样,便能促使IMSLP越来越名副其实,越来越”国际化”。对于有兴趣加入的伙伴,请在我们首页上方点击参与(Participate)中的贡献者门户(Contributor Portal)的翻译页面:IMSLP国际化(IMSLP:Internationalization)。⑦

陈:IMSLP目前的工作重点和下一步规划是什么?

郭:目前,我们的开发重点是手机端的iOS和安卓系统的软件。笔记本电脑无法提供演奏者友善读谱方式,印刷乐谱又过份昂贵、耗时且携带不易,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使用便携式移动设备。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使IMSLP成为古典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主要科技平台。为此,乐谱搜集永远是我们主要的工作,近期有九个关于乐谱典藏的项目。在此,我要特别恳请国内的音乐界人士协助我们的“冼星海计划”:协助获取冼星海完整的管弦乐总谱以及其他乐谱,使用制谱软件荷花池(Lilypond)重制乐团分谱,并将完成的管弦乐分谱上传到IMSLP。冼星海先生是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先驱之一,更是中国近代为数不多作品已完整进入公有领域的作曲家。IMSLP目前已收录了包括其《黄河大合唱》在内的17部作品,但许多乐队分谱却难以找到,使得这些作品难以被演奏。我们迫切需要有人来担任主持人,也需要熟悉打谱软件及乐谱编排的志愿者来成就这项计划。⑧

除了继续搜集乐谱,我也希望IMSLP能成为一个音乐交流平台,学生在这里能找到好老师、音乐家能找到工作,以及提供新的工具来优化练琴效率等。

对古典音乐事业发展的展望

陈:您是否建议学生继续购买纸质乐谱而非从IMSLP下载?

郭:对于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请绝对要购买纸质版本,而不要从网上下载非法的文件。购买正版乐谱有其必要性与意义,可以鼓励更多优秀的音乐人进行创作。而优质的出版社不仅仅在于出版当代音乐作品,它们在音乐学的研究上亦被赋予了考证作曲家原意而出版“正确”乐谱的重要使命。当然,如果学生拥有一台平板电脑,大多数的古典作品都可以直接从IMSLP下载并使用的。

陈:针对年轻一代的作曲家,您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放到IMSLP供人免费下载使用,还是找出版社出版?

郭: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年轻作曲家须具备良好的营销技巧来宣传自己的作品,并且要了解如何透过网络的力量吸引自己的忠实乐迷。他们可以在视频共享平台上发布音乐,或者架设一个博客,或者为一个特殊的场合写作具有特定意义的作品……对于一个年轻的作曲家而言,IMSLP提供给他们一个在网络上呈现自己作品的平台。

从历史角度看,作曲家一直都是靠作品委约金、表演版税和教学来谋生的。19世纪,当音乐活动尤其是钢琴演奏在欧洲成为一种普遍的爱好时,销售活页乐谱(Sheet Music)一度成为有利可图的生意。然而今非昔比,购买乐谱的需求锐减,且所出售的乐谱又少有作曲学生/年轻作曲家的作品,而更多是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的经典。

一直以来,出版商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位成名的作曲家而言,需要一个好的出版商协助其处理诸如作品推广、音乐会安排以及对外收取版权费用等各种繁杂事务。但出版商并不愿意花费太多财力去推广一位新秀的作品,往往只会给付他们非常微薄的版权费用。因此,年轻作曲家在线免费提供自己的作品可以更容易找到支持者并获得名气。我要再三对年轻作曲家强调,要视自己的作品和事业如同一个新创公司,除了具备优秀的作曲能力之外,更需要了解如何宣传及推销自己的作品。

陈:对于国内的音乐家/教育者或学生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郭:近年回国,我很高兴看到音乐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学习乐器,这真的很棒!我認为,下一步应该要更着重培养音乐鉴赏力以及享受音乐的喜悦感,以扩大观众群和支持者。

对此,我有两个方面的建议:首先,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并非教授技术,而是培养学习音乐的孩子更加热爱音乐和享受舞台表演。其次,对于学生以及家长我想说,虽然练习乐器的过程往往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甚至会面临种种挑战和挫折,但它不应该成为一个负担——一个学生心理的负担、一个家庭的负担——也就是说,并非人人都需要成为音乐家!若学琴变成是一种痛苦的负担,提供孩子参与音乐欣赏类的课程会是一项更好的选择。

结  语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当下,由出版社垄断部分本该是公共领域产权的现象已逐渐减少,使得买不起昂贵的乐谱的莘莘学子们也能自由遨游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中。IMSLP提供既方便又严谨审核过的乐谱,比之来路不明打印的乐谱多了一层保障。在艰辛创办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志愿者协助翻译、校稿、审查知识产权年限,透过他们的辛勤协作,几个世纪以来的音乐智慧结晶能够以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分享给全人类使用。不可否认,出版社产业在这迅速变革的时代中的确面临着经营困难的问题,但他们也因此会更积极地找寻出路,如对音乐史的考证挖掘,用心探讨不同版本的比较,而不单纯只是把老旧的乐谱集结成册。另外,新锐作曲家也将有机会获得出版社的支持进而展露头角。这对于全球的音乐发展来说才是一个正向循环。正如郭文中所说:“作曲的过程很美好,但到了付帐单时就是另一回事了。”⑨这句话道出了许多音乐创作者的无奈。音乐这种精神灵性层面的东西,确实难以用金钱衡量,而出版、印刷与宣传实属商业行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受出版社青睐的机会。所幸现在,人人皆可用网络推广自己的作品,并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再倾力于音乐创作中。

笔者十分同意郭文中在访谈中的一句话:古典音乐推广的用意并非让每个人都成为音乐家,而是让更多人拥有赏析音乐的能力。音乐确实能洗涤心灵,感受其中的喜怒哀愁,如身历其境几世纪前同样的月光,或能感同身受作曲家的人生跌宕,从中得到启发或是抒发情绪的管道。而IMSLP正是免费提供了人人皆可下载合法乐谱的平台,使得古典音乐不再像以前那般遥不可及。愿音乐不只无国界、无贫富藩篱,而能在每个人心中播下种子,并

最终开出绚丽的花朵。

① “MERLOT Awards: Exemplary Classics,” August 25, 2009, https://info.merlot.org/merlothelp/MERLOT_Awards_Exemplary_Classics.htm.

② PCMag India staff, ed., “The Top 100 Web Sites of 2009”(PCMag India, July 23, 2009),https://in.pcmag.com/gallery/15547/the-top-100-web-sites-of-2009.

③ Jennifer Clarke, ed., “ACMP Honors the Founder of IMSLP Public Domain Music Library,” ACMP, September 25, 2018, https://acmp.net/acmp-honors-founder-imslp-public-domain-music-library.

④ Ken Clark,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f works owned by Universal Edition AG "电邮至Xiao-Guang Guo,2007年10月5日。

⑤ “Disclaimer,” IMSLP, accessed August 29,2020,https://cn.imslp.org/wiki/Special:ImagefromIndex/51361/patq.

⑥ Daniel J. Wakin, “Free Trove of Music Scores on Web Hits Sensitive Copyright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11/02/22/arts/music/22music-imslp.html.

⑦ "Internationalization,"IMSLP,accessed August 30, 2020, https://cn.imslp.org/wiki/IMSLP:Internationalization.

⑧ "Community Projects/Xian Xinghai Lilypond Orchestral Parts," IMSLP, accessed September 2, 2020, https://cn.imslp.

org/wiki/IMSLP:Community_Projects/Xian_Xinghai_Lilypond_Orchestral_Parts.

⑨ Daniel J. Wakin, “Free Trove of Music Scores on Web Hits Sensitive Copyright Note,”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11/02/22/arts/music/22music-imslp.html.

陳芃蒨  肇庆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乐谱作曲家出版社
山之高
小小作曲家
是你一直想着我
我等待……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乐谱:放飞梦想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