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皮部-经络-脏腑”论治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

2021-03-29林琪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腠理脏腑经络

陈 凤, 林琪明, 张 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济南 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济南 250011)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侵犯外分泌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和腮腺肿大[1],可累及其他器官,以肺部受累最常见,病情严重者进而导致肺间质纤维化,此时称为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jögren’s syndrom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S-ILD)。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症治疗[2],SS-ILD属于中医学“燥痹”“肺痹”“肺痿”范畴。传统多认为此病起于“内燥”,病机总属阴虚燥热[3],但实际很多SS-ILD患者并无明显的阴虚表现,仅采用滋阴润燥法收效不甚。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皮部-经络-脏腑”理论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将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能够合理阐述该病各阶段的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论治方法也收效良好。本文试从“皮部-经络-脏腑”理论探讨SS-ILD的病机演变及治疗总结如下。

1 “皮部-经络-脏腑”理论

1.1 “皮部-经络-脏腑”理论是整体观的具体体现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人以五脏为中心,皮部、经络、脏腑、官窍、形体在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上密切相关。①皮部。皮毛、玄府、浅在于体表的腠理、浮于体表可见的浮络为皮部的内涵所摄[4]。皮有分部,以经为纪,位于人体最表层,是抵御病邪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是疾病产生和变化的首要表现部位;②经络。经络以十二正经为主体,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别络、孙络、浮络、经筋等多级旁支结构相互沟通,“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构成了人体机能的反应和联络调节系统;③脏腑。脏腑以经络、筋骨、气血精津相联系构成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在生理功能上唇齿相依,病理改变上唇亡齿寒。

1.2 “皮部-经络-脏腑”是气血精津及病邪循行的网络系统

如《灵枢·卫气》载:“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十二经脉循行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流注不已,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网络系统。气血精津循经脉传注是其循行的主要路线,由别络、孙络等经脉分支向外布散濡养皮部、筋肉,向内流注灌养脏腑是其循行分支[5]。

正因“皮部-经络-脏腑”系统具有促进经气正常流通的功能,是气血精津营养物质运行的必经网络系统,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来邪气或内生毒邪影响造成通络闭阻,成为病邪循行的主要通路,影响机体阴阳平衡,最终形成脏腑病变。《黄帝内经》中指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初犯皮毛、腠理,进而经络久稽脏腑,若“皮痹不已,复感于邪”仍可“内舍于肺”形成肺痹,随精气耗损,脏腑失荣,终成肺痿。

2 从“皮部-经络-脏腑”理论探讨SS-ILD的病机演变

2.1 早期邪气初入,气机郁闭

干燥综合征早期多侵犯官窍、皮肤、阴道、消化道、支气管及分支等。临床症状表现为眼、口、鼻、皮肤干燥,雷诺现象,轻度干咳,胸前区隐痛,气道高反应。燥邪初入,玄府郁闭,腠理不开,气血精津不能外达,皮肤官窍失于濡养出现干燥。因经脉皆起于手足,此时机体感受寒邪,经络循行轻度受阻,“血凝于肤者为痹”,引起发作性的手指(足趾)苍白、紫绀后变为潮红的雷诺现象。肺外合皮毛,皮部气机郁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肺为主气之枢”功能失常,出现干咳、胸部隐痛。加之气道上皮失养,造成其结构完整性缺陷或功能紊乱,致呼吸道对一般性状理化因素、炎症递质、内源性免疫物、药物等刺激因子产生过度异常的收缩反应,即气道高反应性(AHR)[6]。

2.2 中期精津失布,痰瘀互结

随病程进展,诸邪由皮部深入机体,于经络互结,经“皮部-经络-脏腑”网络系统循行受累多个脏腑或壅滞经络,闭阻气机,使津聚成痰,血停致瘀,局部症状进一步加重,变症皆生。《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精津敷布赖于脾胃、膀胱、肺气化功能的正常发挥。病邪内伤膀胱,水饮停滞蓄积于膀胱,水中之精失于润养,但又并非精津“绝对不足”,水中之浊不能随尿道排出,但处于“绝对充足”。故部分SS患者临床可见口干明显但不欲饮水,或饮后仍渴,多伴见小便频而不通畅[7]。脾胃运化布散水谷精微失司,出现嗳气反酸、大便稀溏或干结等萎缩性胃炎表现。皮痹入内舍于肺形成肺痹,肺由早期单纯的气机失调,渐生痰瘀互结痹阻肺络,出现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高分辨率CT示,中下肺及胸膜下磨玻璃样密度影或弥漫性线网状阴影,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障碍[8]。《素问·痹论篇》云:“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病邪内侵,痰瘀互结,经络滞涩不通,使其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功能进一步减退,皮肤官窍干燥加重,出现皮肤变硬开裂、舌痛、舌乳头萎缩等。痰瘀阻滞于四肢经络即见关节肿胀疼痛,离经之血留于皮部即见瘀点瘀斑。

2.3 晚期精亏不散,失荣痿废

晚期SS-ILD患者气血精津由“相对不足”进展为“绝对不足”[9]。痰瘀不除,肺阴阳俱虚,致虚火灼肺、肺气痿弱不振而发病,抑或肺中虚冷、中焦不得温养而发痿。气血精津亏虚,肺络失养;又因气不行血布津,痰瘀内生碍气,加剧肺络痹阻,肺气愈虚,最终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虚实实的恶性循环局面。如《丹溪心法》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肺CT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影及网织影扩展至中上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蜂窝状影和弥漫纤维化[10]。《景岳全书》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疾病久延不愈,脏腑精气亏损,阴阳虚耗则会影响阴阳之本,累及于肾,故肾常为脏腑病变的最终转归[11],造成肾小管酸中毒、肾钙化、肾结石等。肾主骨,肾精亏损,髓生不足,出现骨质疏松、软骨病和猖獗性龋齿。由于脏腑虚衰,神失所养并有玄府腠理郁闭、经络阻滞、痰瘀毒等病理产物大量沉积,使近半数晚期患者出现神经衰弱[12]。痰瘀郁滞日久,加剧经络壅塞,加之新血难生,症见周身乏力、头晕目眩、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抵抗力下降。精血无以上荣,出现反复发作的角膜炎、结膜炎甚至失明。

3 从“皮部-经络-脏腑”理论论治SS-ILD

基于上述分析,很难将SS-ILD发生发展定位在某一确定脏腑或是某一病理因素致病。“皮部-经络-脏腑”理论能更好地契合该病发展规律,概括各个阶段的发病机理。该病主要病理演变过程为皮部受邪,玄府郁闭,腠理不开,经脉失和,络脉痹阻,痰瘀胶结,脏腑失用。故在临证用药时也应统一,根据不同阶段辨证,采取宣散开泄、益气养阴、活血祛瘀、培元固本等治法,以截断病邪传变,控制疾病进展。

3.1 宣散开泄,疏利气机

疾病初期病邪初袭皮毛,玄府闭塞,腠理不开,经络气机不畅,导致营卫不得出入,气血精津失于布散,故疾病早期治疗关键在于宣散开泄,疏利气机。《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辛味药可辛温开腠理以逐邪外出,辛润通络以布浸润燥。如川芎、防己、当归等辛味药具有延缓肺间质纤维化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的功效[13]。另外,风药多有辛味,轻扬开泄,偏行于表,宣通肺气使病邪不得循经深入,肺气得以通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风药多富含挥发油,具有改善微循环、止咳、抗炎、扩血管的作用[14],故临床治疗早期SS-ILD患者多运用羌胡、防风、柴胡、葛根、升麻等风药通络泄邪。

3.2 益气活血,逐痰通经

SS-ILD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肺中络气乏源,痰瘀阻络,故治疗应兼顾虚实两端[15]。如叶天士所言:“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患者素体正虚,无力抵御病邪,日久伤及血络,络气壅滞,气血精津交换失司,痰瘀互结,草木之品难以攻涤。故配伍可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的虫类药,如水蛭、地龙、蜈蚣等血肉有情之品,善于达经通络,行瘀散凝效速力捷。现代医学发现,水蛭、地龙能够降低羟脯氨酸含量,从而减少胶原纤维的生成,有效抑制肺纤维化进展[16]。“血随乎气,治血必先治气”“气为血之帅”,若肺脾膀胱气化功能得复,气血精津传化布散正常,则经络得养,五脏得润。故配伍白术、薏苡仁、炒白扁豆、砂仁、鸡内金、桑白皮、半夏、茯苓等补脾益肺,化痰除湿,以加强行气活血、逐痰通经之功。

3.3 扶正祛邪,以复精津

疾病晚期以本虚为主,故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祛邪,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络虚可分为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等不同类型[17]。《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虚者饮药以补之。”络中血虚可选用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之类补血养血,络中气虚可选用人参、黄芪、白术之类补益元气,络中阳虚可选用淫羊藿、仙茅、菟丝子之类温补元阳,络中阴虚可选用百合、麦冬、玉竹之类养阴生津。SS-ILD病程较长,久病可致肺脾肾俱虚。张伟常给予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制成膏方,以健脾补肾,祛邪通络,亦可减轻激素伤肾阴之弊,收效甚佳。由于此阶段痰瘀尚处于胶结状态,故适当配伍丹参、桃仁、莪术等活血祛痰类药物以畅通经络,使气血精津于“皮部-经络-脏腑”网络系统运行无阻,濡养作用正常发挥。

4 典型病案

患者马某,老年女性,因“胸闷憋喘10月余”于2020年5月24日就诊:自述2019年5月16日于济南某医院行CT示肺间质纤维化。结合症状及病史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5 mg Am,10 mg Pm,给予百令胶囊、谷胱甘肽片、维生素D症状有所缓解,近期病情反复于我处就诊。现偶有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易咳出,胸闷憋喘,静息状态可,活动后加重,爬坡不耐受,无前胸及后背疼痛,对冷空气、油烟等刺激性气味不敏感,四肢关节疼痛,口苦口干,有雷诺现象,晨僵,皮肤干燥瘙痒,乏力,纳呆食少,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黄腻,脉浮大无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制情况良好,否认心、肝、肾等慢性病史。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诊断肺痹,证属气阴亏虚、痰凝血瘀。处方间质肺纤饮,药物组成:炙麻黄6 g,炒杏仁9 g,炒白果9 g,桔梗12 g,浙贝12 g,黄芩12 g,川芎9 g,丹参15 g,炒地龙9 g,生甘草6 g)加白前12 g,枇杷叶12 g,前胡12 g,生黄芪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六味地黄膏加西洋参100 g,砂仁100 g,醋鸡内金100 g, 淫羊藿150 g,院内制剂室专方加工制成膏方,早晚各25 g温服,服用1个月。盐酸泼尼松15 mg,BID。6月22日二诊:患者服药症减。现偶见咳嗽,活动后胸闷憋喘,耐力较前增强,四肢关节疼痛减轻,稍感乏力,口干,纳眠可,二便调。处方:上方加芦根30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盐酸泼尼松按原医嘱继服。6月29日电话随访患者自述症状改善明显,活动量可满足一般正常生活需要。

按:本案属于中医学“肺痹”范畴,证属气阴亏虚、痰凝血瘀,尚属疾病中期。患者为老年女性,素体正虚,皮部屏障功能失常,病邪由皮部深入机体,使气机不畅,渐生痰瘀,经“皮部-经络-脏腑”网络系统壅滞于经络或受累诸脏腑。皮痹内舍肺痹,肺失宣肃,痰瘀痹阻肺络,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憋喘。皮部、经络、脏腑三者相互影响制约,一损俱损,患者天癸已竭,肾精亏虚,加之外邪停滞,日久伤及筋骨肉皮和经络,造成晨僵、四肢关节疼痛变形。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失司,机体失养,故平素纳呆食少,乏力明显。痰瘀实邪碍于气血精津布散,经络脏腑失润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口苦,阳气不充于四末,出现雷诺现象。首诊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中炙麻黄配伍杏仁开玄通络,宣散肺气;川芎、丹参泻肺中瘀热,复肺气宣肃;承叶天士“飞者升,地者降”理论选用地龙,取其“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可治络病之功。白果、浙贝母化痰敛肺;桔梗、前胡、白前、枇杷叶化痰止咳平喘;黄芪补中益气,助脉中气血精津运行布散;痰瘀久结易化热,故加黄芩以清郁热。配以六味地黄膏加西洋参益气养阴,淫羊藿滋肾阳,砂仁、内金理脾胃。以上诸药合用重在通补肺脾肾、扶正固本、通络逐邪,以复气血精津于“皮部-经络-脏腑”网络系统正常流通,使机体各部协调平衡。

5 小结

SS-ILD属于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的一种,目前对于该病治疗仍有诸多不足。根据对门诊SS-ILD患者就诊现状研究分析,发现患者普遍存在就诊率低、就诊不及时、治疗不充分等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临床收效明显,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笔者认为从“皮部-经络-脏腑”整体观切入,以固本培元、通络逐邪为治疗总则,根据不同病情阶段,有侧重应用宣散通络、祛瘀化痰、扶正祛邪的治法,通过早期介入,发挥中医药增效减毒作用,截断病情发展,以期为现阶段SS-ILD治疗提供思路与策略。

猜你喜欢

腠理脏腑经络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经络考证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