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七家诊治伏邪方案》谈晚清吴门医派伏暑诊治特色❋

2021-03-29陆珍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吴门温病胃气

陆珍琦, 朱 平, 孙 钢, 杨 进

(1.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2.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南京 210023;3.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属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七家诊治伏邪方案》系清末吴中名医诊治张越阶伏暑一案的会诊记录,由黄寿南从吴中名医王霖处借来抄录而成。原书一卷为手抄善本,无正式题名,只于卷首记载:“高紫垣、曹沧洲、陆方石、鲍竺生、吕仁甫、王赓云、陈莲舫七君先后同看姑苏张越阶方案”,收录于《黄寿南抄辑医书二十种》,1981年中国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时易名为《七家诊治伏邪方案》。书中会诊医家均为当时吴中名医,集中展现了晚清吴门医派对于温热病诊疗的最高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试从该方案入手,分析晚清吴门医派诊治伏暑思路及用药特色,以期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人物生平

本书题为《七家诊治伏邪方案》,案中患者张越阶为当时苏州城内商界名流,实际参与会诊的医家共8位,计有高紫垣、曹沧洲、陆方石、鲍竺生、吕仁甫、王赓云、陈星华、陈莲舫等,皆为当时吴中医界翘楚。其中曹沧洲、陈星华曾入宫为光绪、慈禧诊病,被封为“御医”,名噪一时。为更好地了解方案背景,现将人物生平介绍于下。

患者张越阶(1838~1915),名履谦,字越阶、月阶,号樾嘉,又号无垢居士。原籍山东济南,其父张肇培(字厚甫)于19世纪初举家南迁。同治七年(1868),张履谦以吴县籍考中秀才,入苏州府学,官至户部山西司郎中。洋务运动中,通过承包盐税得以积富万贯,成为两淮大盐商。光绪三年(1877年),张履谦购得苏州城内原迎春坊938号房宅(今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之一部分),并邀吴门名画家顾若波、陆廉夫及书法家、昆曲家俞粟庐等参与谋划修缮,于1892年建成易名“补园”。张越阶曾投资创办苏纶纱厂、苏州电力公司等近代企业,并于1909年出任苏州商务总会第四届总理,为当时政商名流[1]。

高紫垣(生卒年不详),浙江杭州人,邑诸生。因其时复设医学训导,旅居苏州,充省城(笔者按:清代江苏布政使衙门设于苏州,故称省城)官医委员,为当地名医[2]。

曹沧洲(1849-1931),名元恒,字智涵,号沧洲,晚号兰叟,又号兰雪老人,世籍江苏苏州。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殁于民国二十年。世居姑苏阊门西街,祖父云洲,父承洲,精理内科方脉,兼治外科痈疽等症。曾两度进京为慈禧、光绪帝诊病。曹氏有三子,长子南笙、次子黼候、幼子融甫皆业医,侄及孙辈伯镛、鸣高、仲和、君健皆为中医界名流[3]。

陆方石(?~1901),苏州人。初习儒,后从名医吕仁甫习医,因“歉其名微”,于光绪二年(1876年)拜青浦世医何鸿舫(乃名医何书田先生之子)门下深造。学成悬壶于苏州葑门,坐堂“采山堂”行医。陆方石熟谙《条辨》《经纬》,擅治温病,名噪吴中。与曹沧洲、鲍竺生、贝赋琴同列为吴中四大名医[2]。

鲍竺生(?~1900),名晟,字竺生,苏州人。少从同郡名医邵杏泉习医,学成后悬壶于苏州城内麒麟巷,后迁马医科。鲍竺生诊病辨证精确,立方用药有出奇制胜之妙,名噪一时,与陆方石齐名[3]。

吕仁甫(?~1897),名钰,字小庄,号仁甫,住苏州城内萧家巷。咸丰元年(1851年)从张俊明学医。于医理颇多研究,有医名,卒于光绪丁酉年[3]。

王赓云(生卒年不详),名祖庆,字赓云,江苏苏州人。邑诸生,初习外科,从马培之问业,亦擅内科。门诊病人如市,为当时苏州名医,后出署广东罗肇观察使。苏州著名药店“王鸿翥”即由其于光绪五年(1879)所创[3]。

陈星华(1847-1901),名兆翔,字融甫,号星华,苏州人。早岁从名医苏效东习医,结业后悬壶于苏城温家岸,后迁皮市街,医务隆盛,精于诊治伤寒疑难杂病,学验俱丰[3]。

陈莲舫(1837-1914),名秉均,字莲舫,号乐余老人,别署庸叟,江苏青浦县人。世业医,擅治杂病。曾5次应召进京为慈禧、光绪帝诊病,因治光绪帝虚劳疾获显效,敕封三品刑部荣禄大夫,充御医值御药房事,后以年老惮居北土乞归,晚年寓上海。曾于1902年与李平书、余伯陶、黄春圃等创设上海医会,1906年又创办上海医务总会,著有《加批时病论》《女科秘诀大全》等[3]。

2 诊疗过程

本案患者起病于农历9月29日至11月初七方案结束,前后共历时40 d,延请名医8人,共诊39次,其经过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0月初六至10月11日,此阶段除一诊由高紫垣同曹沧洲同诊外,其余皆由高紫垣诊治,前后共诊治6次。初诊时已起病8 d,症见神蒙糊语、嗜卧口渴引饮、小便自遗。高紫垣四诊后病情有所转机,出现邪热外达之象,后因误用热药病情加重,至10月11晚间时出现呃逆。第二阶段为10月12日至10月17日,此阶段主要由吴中各家名医会诊,其中以陆方石、吕仁甫、鲍竺生为主,期间呃逆振动并作,且有正阴将溃之势,各家会诊均以复脉汤加减但病势未减。第三阶段为10月17日暮至10月23日,此阶段由青浦陈莲舫同吴中诸医共同会诊,以“益中化痰、和液息风”立法,药后病人神识转清但呃逆振动未除。第四阶段为10月23日至11月初七,此阶段由陆方石与吕仁甫一同会诊,初以小定风珠加减调治,药后正气渐复,后以益气养阴进治,胃气渐苏,疾病遂瘳。

3 辨治难点

3.1 暑多夹湿

《临证指南医案》言:“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身一小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4]”暑与湿常相兼为患,故有“暑必挟湿”一说。伏暑为感受暑湿热邪,过夏而发者其病状与湿温相类似。而湿温与伏暑均为湿与热(暑)相兼为患,病理因素相同。如《张氏医通·暑》中有“肥人湿热素盛,加以暑气相搏,则为湿温”[5],而发病季节又相近,因此伏暑与湿温每易混淆不清而误诊。本案中陈莲舫初诊时即出现此种情况,并认为该患者为“湿温病两旬,寒热至今未曾分明”。根据现代《温病学》教材定义,湿温为感受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为主要症状,以起病较缓、病变以脾胃为中心、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为主要特征,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本案患者病起于农历9月29属于深秋之际,与湿温发病季节相吻合。本病前后共历时40 d病程较长,且其中波折四起,缠绵多日,亦与湿温特征相合。此外,本案患者确有中焦痰湿阻滞,且病中出现呃逆似乎确与湿温诊断相合。现代温病学家孟澍江提出湿温病属于湿中蕴热,初期以湿象为主,热象不甚显著,而其他四时温病挟湿者属于热中夹湿,初期即以热为中心。本案中初诊时起病已8 d,初起症状并未交待,但从高紫垣、曹沧洲脉案中可推测一二。高紫垣言:“外感温邪,遂致间日热发”,曹沧洲亦言:“病起八日,表热间日盛衰,退不能净”,可见本案患者起病即有高热,病8 d则出现神识昏蒙,其病发展迅速,病势沉重,病变以上焦气分为主,与湿温之起病缓慢,且以中焦湿热表现为主不同。综上所述,诊断为湿温并不准确,诊为伏暑比较恰当。

3.2 发病似疟

《医原·湿气论》曰:“伏暑及伏暑晚发,较春夏温病来势稍缓,而病实重。初起微寒发热,午后较重,状似疟疾,而不分明;继而但热不寒,热甚于夜,天明得汗,身热稍退,而胸腹之热不除,日日如是。[7]”根据现代《温病学》教材定义,伏暑是由于暑热或暑湿病邪郁伏于里,为秋冬时令之邪所诱发的一种急性热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之初类似感冒,继如疟疾,后则但热不寒,胸腹灼热,大便溏而不爽。本案患者发病情况即呈现此类特征,初诊时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日发热,兼有神蒙糊语、嗜卧、口渴引饮、小便自遗等症状。故高紫垣根据其间日发热的主症,提出诊断为瘅疟,后陆方石初诊时亦沿用此诊断。考“瘅疟”一证,首见于《素问·疟论篇》:“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8]”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51条中亦有“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6]”清代医家常将瘅疟与伏暑中以“但热不寒”为主症者相混,但瘅疟与伏暑实为2种病症,许多吴门医家均对此提出过鉴别方法。如梁溪王旭高提出从症状表现进行分别,并认为若热象大起大伏,热一日退亦一日,则既非间疟又非瘅疟,瘅疟则但热不寒,间疟则寒热往来,此症“微寒发热,热一昼夜而退,退亦不清,名之伏暑”[9]。晚清常熟名医方仁渊则从病邪性质、病变部位及病变表现等方面对伏暑与疟疾进行比较,认为伏暑与疟疾为感受同一病邪所致,而其病变表现不同,寒热间断者为疟,寒热不断者为伏暑,同时提出伏暑症状虽重于疟,但其病邪潜伏部位较浅,而疟虽症状轻于伏暑,其病邪潜伏较深[10]。由此可见,伏暑与疟疾区别较大,疟疾以寒热、汗出定时而发为特点,而伏暑发热虽有起伏但热退而不净,且病变部位亦不同,病机亦大相径庭,故治法上必须予以区别。本案据曹沧洲脉案可知,案中患者表现为表热间日发作,热退而不能净,热势晨轻暮重,与疟疾发病特点不同。且患者病由外感温邪而起,继则出现热势起伏、口渴、神蒙嗜卧等证,与暑热挟湿伏于气分之表现相同。其发热虽与疟疾相似,但实为伏暑证象,若不细究每易误治。

3.3 变证多端

暑为阳邪,其性刚燥暴烈,故伏暑发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传变快等特点,往往发病初期即有气分或暑热炽于营分等里热见证,表解之后则可见热郁营分,进而深入血分之证,可见瘀热互结、内闭包络或痰热蕴结下焦,从而出现热陷心包、热盛动风、尿血发斑等危证。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若治不中窍,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沉而伤阳变浊,以是神昏耳聋,舌干龈血,脘痞呕恶,洞泄肢冷,棘手之候丛生”[4],可见伏暑变证之复杂。历代吴门医家均对伏暑变证提出过不同论述,其中尤以近代名医宋爱人所论最详。他在其专著《春温伏暑合刊》中系统总结了伏暑五大变证,即邪陷心包、邪陷阳明、化燥动血、邪陷少阴、邪陷厥阴[11]五类。邪陷心包为暑病常见变证之一,暑为热邪,暑邪郁伏于内,不从外达则极易逆传心包,心窍被阻则出现高热神昏甚则痉厥,治颇棘手,故吴门医家治伏暑最虑其“昏陷”。邪陷阳明指误用辛温表散,或病人胃阴素亏,邪热煎熬蒸迫,导致胃津枯竭,阴竭阳亡,出现汗如雨下、肤冷脉虚等阴阳两脱之危象。暑邪郁伏于内指暑热渐燔,传入阳明,此为顺传。若伏暑未能从阳明经腑透泄清解,加之患者平素阴虚火旺,可致伏暑化燥化火,燥火燔灼,伤阴动血,轻者出现尿赤尿血,重则九窍出血,若并见舌枯萎软红绛、脉来弦劲弹指、人旦慧暮剧、烦躁懊恼等征象,则是伏暑化燥之败证,证情极危。邪陷少阴指素体阳虚寒盛,又伤瓜果生冷,邪入少阴导致肾阳衰馁,出现脉脱神糊、遗溺撒手等阳气暴脱之象。伏邪由少阴而发,外出于三阳,内结于胃腑,此为顺证;若伏邪已动,而热象郁滞,邪不达于三阳,不归于胃腑,而窜入厥阴,在手厥阴则为邪陷心包证,在足厥阴则出现抽搐昏蒙、昏眩直视、吐蛔厥逆、舌卷囊缩等证,则为邪陷厥阴。此5种变证均是危证重证,若治不及时则每致不起。本案中,患者起病第7天夜间开始出现发热时伴有神识昏蒙,即是邪陷心包之象。期间偶有谵语,神情默然不语或舌强语蹇,均是暑邪挟痰湿蒙蔽心包之象。高紫垣六诊误用丁香柿蒂汤后出现舌苔焦黄无液,为伏暑化燥之征。后患者出现呃逆伴全身振动,为邪入厥阴、热盛风动之象。本案中,邪陷心包、伏暑化燥、邪陷厥阴3种变证先后出现,病势深重,伏暑发病之重可见一斑。

4 辨治特色

4.1 伏暑晚发,注重扶正达邪

《素问·评热病论篇》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8]”伏暑为暑热或暑湿病邪郁伏于内,为秋冬时令病邪所引发的急性热病,其发愈晚其邪愈深。伏暑的发病迟早、病情轻重与正气的盛衰有着密切联系。夏季感受暑邪,邪轻不足以即发,故邪气能潜伏于体内。邪伏日久,势必消耗人体气血阴阳,邪气渐聚而正气渐虚,此时受时令邪气诱发而为伏暑。因此,邪气潜伏愈久则正气耗伤愈重,所以其发愈晚而其病愈重。而正气的不足又导致发病后无力鼓邪外达,致病情缠绵难愈。对此,吴地医家均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如沈安伯认为,伏暑发病时脏阴已先亏耗,所以病来迅速,如风雨之骤至[12];王旭高则认为伏暑为病,湿热居多,而阴虚之体往往无力鼓邪外出,故病情缠绵[9]。因此,伏邪晚发一证常兼有正气之不足,故吴门医家提出“扶正达邪”一法,如邵步青在《四时病机》中所言:“伏邪发热,非一汗可解……须审其脏腑、表里、阴阳,或和解,或缓缓达散。若阴阳两伤,虚邪因而内结者,又当和其阴阳,庶虚邪亦从外达。[13]”扶正达邪即在清透伏邪的同时,佐以养阴扶正,意在存阴以托伏邪,俾正阴充盛则邪易透达,同时又可防止其出现化燥昏陷之变。本案中各医家遣方用药虽有不同,但治法则大同小异,均以扶正达邪为主要治法。如高紫垣针对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的病机,提出“清滋”一法,以青蒿鳖甲汤合石斛、麦冬滋阴清热以透邪;陆方石初诊时,针对患者正阴将溃、邪渐化热、恐有厥脱之变的情况,提出“扶正存阴”之法,以加减复脉汤扶正养阴以祛邪;王赓云、吕仁甫、陆方石、陈星华会诊时认为病人属于元阴先亏,故里邪不能化达,加上痰浊遏阻清窍,而此时病已交18 d有转虚昏陷之变,故提出“扶正阴以化痰浊”一法,以一甲复脉汤合生脉散,加坎炁、紫石英、枸杞填镇下元、敛阴固脱,以川贝化痰祛邪,药后即出现“彻夜肢汗……便下溏垢”,而后则有“神思较昨略振,呃逆振动稍缓……右关略振,两尺渐起,舌由厚化薄”等转机。陈莲舫会诊时亦认为“现在邪势仍未完解,而气液被伤,则邪无出路,必致正气日为消耗”,故立“益中以化痰,和液以熄风”的治法。可见,扶正达邪为吴医治疗伏暑晚发之常用治法,其遣方用药虽有不同,但治法则基本相同。

4.2 夹痰夹湿,主张清运中焦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了“暑必兼湿”的特点,伏暑亦是由于暑邪内伏所致,故其为患,常挟湿邪。暑热之邪,夹杂湿气,缠绵于内,一旦发病则病势较重。吴门医家认为,暑邪伤人最易与痰湿胶结,阻碍气机运行,致枢机呆钝,邪气深伏不出。若郁阻于少阳气分,可表现为寒热往来似疟之证;若转入中焦脾胃,则表现为湿热交混或热重湿轻之证;若痰热闭阻心包可出现神昏谵语、热盛动风等症。如王旭高认为:“夫暑必挟湿,湿蕴则化热蒸痰,痰不易出,热盛劫津也”[9],方仁渊认为“暑必挟湿,中气不升化,清滋抑遏而邪愈不化”,并指出“非化湿无以撤热”这一关键所在[10]54。对此,吴门医家主张清运中焦,即对于伏暑挟痰挟湿患者必须以清轻流通之品,开泄气分,斡运枢机,伸肺之治节,调脾胃之升降,使中焦健运,气机流畅,则湿化而热透。正如王孟英所言:“惟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而窒滞者自通”[14]。本案中,病势缠绵,伏邪难透,一则由于正虚无以托邪,二则因痰浊郁遏中焦,气机闭窒,伏邪不能宣透。各会诊医家针对“痰浊交混”这一病机,无不从中焦气化入手。如曹沧洲针对“表邪痰浊交纽”,以菖蒲、佩兰芳香开窍、流气化湿;高紫垣针对“太阴阳明湿热交争,清阳陷于浊阴之中”,采用淡渗芳香之法,以解湿涤热;陈莲舫针对“内风暗动,与痰邪郁遏”,提出以“中焦为主脑,令风痰有运化之机”,药用人参、橘红、竹茹、枇杷叶、梧桐花等健运中焦、清肺化痰;陆方石、吕仁甫针对“肺胃痰热留恋”,以人参、川贝、枇杷叶、橘白、蔷薇花等健脾清肺、和胃化浊。

4.3 病后调理,清胃养阴苏脾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8]”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吴门医家治病独重胃气,强调轻可去实,无伤胃气,故用药多以清轻灵动之品。温热之邪多耗伤人体正气,暑邪尤甚最易耗伤气阴,其中尤以胃阴耗伤为重,病后多有胃阴不足、胃气衰馁。如叶天士所言:“热久,胃汁被劫,不饥不便,亦病后常事”[4]。而清热之药又多寒凉,易伤胃气;养阴之药又多滋腻,易滞脾运,且中焦痰湿阻滞又易阻滞气机,若清滋过甚,容易导致胃气衰败。因此,吴门医家针对伏暑后期邪气虽退、正阴亦伤、胃气衰惫的情况,提出以清养胃津、醒脾苏胃为主的治法。如顾晓澜《吴门治验录》中所论:“汗衄之后,最宜清淡滋味以复胃气。[15]”具体措施为在温热病后期,随着邪气分散,热象衰退,清热养阴之药亦因随之而减,令胃气有复苏之机,同时辅以轻灵之品醒脾开胃,调养亦多以谷菜果蔬益气生津。如叶天士曾以“梅饼”酸甘养阴,治疗病后胃中清气不旋,津液不布所致的口渴喜饮[4]931。本案中,陈莲舫在临行前最后一案中提出:“种种诸邪分散后,气虚液伤,鄙见嗣后热象减去一分,清滋之药,与之俱减,令胃气转苏,以果谷生津益气”,即是吴门医家对于热病后期调养的经验之谈。本案患者在邪退之后,出现“虽进糜粥数次,全无味美馨香”的情况,陆方石、吕仁甫认为此时病久正阴未立,脾胃运化机迟,气失调畅,提出阴腻药饵暂为删去,略添调中疏运的治法,撤去生地、白芍、麦冬等滋腻碍胃之药,仅以枫斛清养胃阴,参以参须、陈皮、扁豆衣、稻根须、沉香曲健运中焦,以苏胃气,药后胃仓频进糜粥,美谷渐觉馨香,疾病遂愈。

5 结语

苏州为温病学派形成、兴盛之地,历代名医辈出,多以擅治温病著称且多有著述。及至晚清,温病学体系已基本完备,四时温病均有详论。但于伏暑一证则少有专著且治疗颇为棘手。宋爱人在其专著《春温伏暑合刊》中曾言:“伏暑一证,专论绝鲜。章虚谷《医门棒喝》,虽于暑之推究多所发挥,而于伏暑,则仅附于暑论之末,且寥寥数言……张凤逵之《暑证全书》(笔者按:应为《伤暑全书》),为学者所称道,然言暑而不为专论伏暑也;至吴东旸著《医学求是》,于伏暑创论较详,然亦痛斥庸医地黄、豆卷、柴胡、葛根之误,而篇中主用辛温,亦大误也……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有论有方,不失作家,而于伏暑独未能创立标格……王孟英采集叶薛等作而为《温热经纬》,审说暑为阳邪外,于伏暑亦无明文”[11]。可见伏暑一证历来难治,其治法方药至民国时尚未详备。而本案患者经当时吴门各家名医群策群力,方得挽回,可见伏暑发病之重、调治之难。而吴医用药崇尚清灵,强调轻可去实,时时以顾护正气为要,且方随病转,药随证易,从不专执一方一药,故能挽狂澜于既倒。本案中诸家方案思路清晰,脉证详备,立法严谨,用药轻灵,足见吴门医派治伏暑之风格,亦足以启迪后学。

猜你喜欢

吴门温病胃气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学诗3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端 砚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