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兽医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29周启扉郑翠芝加春生耿明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教畜牧兽医

周启扉,郑翠芝,加春生,耿明杰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8)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职业性和实践性,其宗旨是为行业现代化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融入产业,把产业标准和职业岗位内涵与教学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完成高校的办学宗旨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形成学校与企业有机融合的办学模式。习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长效互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近10年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尝试与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1 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是核心的办学模式,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需要。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理念与操作层面的同种意义的概念,在实践过程中有重合,但相比来看产教融合的内涵更宏观。所谓“产教”,即行业中的产业与职业教育;所谓“融合”,就是要打破教育与产业单独发展的壁垒,使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要针对产业链的发展,二者互相依存和包容,职业教育要与行业企业接轨,培养人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校企融合过程中,产业中的企业有责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人力和科技创新投入。深化产教融合意味着改革和创新,要求企业、学校单向性的产教融合要过渡到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产业、企业与教育相互依赖,协同创新,互惠多赢。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的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和产业的发展,寻求最佳办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与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为行业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培养适用性人才要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务,打造所培养人才实用性。

2 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育人形式多样,笔者就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积极推行学生到企业进行综合实训、假期社会实践、开展订单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工作站、新入职员工培训、跟岗顶岗实习等做法总结如下:

2.1 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

畜牧兽医专业与国内名的40家大型牧业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学生在企业完成专业综合性实训,企业提供全程支持和管理。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企业选派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运动条件和设施。通过在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对学生就业和择业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2 对入职大学生进行专项培训

我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85%到合作企业就业,学校和企业共同策划对新入职的大学生(员工)进行系统培训。

2.2.1 培训方式

(1)基础培训:新入职的员工对企业相对陌生,如何让新员工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基础培训至关重要。有计划地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企业历史背景、文化底蕴与文化形成、企业人事及组织架构、核心产品特色及市场占有份额、公司愿景及发展计划、企业管理相关制度等进行认知培训,使新员并尽快了解企业、认可企业、融入企业,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责任和使命感。(2)岗位培训:由企业业务主管或骨干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位业务能力培训,主要包括基本专业知识技能、工作程序与方法、业务流程等。负责人要向新员工说明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行为的示范。(3)职业道德培训:结合行规和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新入职员实际,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等系列教育,让思想教育与新员工的岗位培训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充分发挥企业技术骨干和“老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新员工劳动纪律管理,使其更快地适应所应职企业环境和岗位要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身心为企业发展壮大助力。

2.2.2 新员工入职培训目的

.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企业技术力量的传承,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做好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就是积蓄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1)回顾历史,展示企业特色,增强员工认同感:通过对企业发展经历的回顾,让员工理解创业之辛,发展之难,让员工对企业有的理解和认知,产生信任感;展示企业发展特色与创新,在行业特殊地位,增强员工对企业历史的了解和对未来的规划,明确定位,感知责任,规划未来努力的方向。(2)统一思想,宣贯文化:企业经多年形成的特有文化,包括企业理念、企业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和传承等方面的内容。企业文化是公司创始人及众多从属创者长期积累并得到凝练被社会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靠的新员工继承和发扬光大,让他们树立“企业兴则我兴,企业衰则我衰”的理念,增强自我奋斗、自我激励的强烈意识。员工为企业奉献的同时,其自身素质也得到提升,从而会出现“面向企业、走进企业、热爱企业、融入企业”的良好态势。(3)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价值观:一个企业的职业道德体系建立在企业的社会形象、家国情怀、产品信誉、优质服务基础之上。公司要建章立制,着重在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养成,职工队伍素质提高上下力气。新入职的员工要正确对待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树立产品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依靠团队,强化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从而完成工作,攻坚克难。(4)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企业员工是创造国家财富的基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使命担当。要坚定“四个自信”,振奋精神、砥砺奋进、再接再厉。有效地激发企业和员工的改革创新活力,弘扬民族企业精神,立足实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企业家和员工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保持企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让党建与企业经营相融合,扎实奋进做好品质企业;让党建与员工文化相融合,培养出有凝聚力、有责任感的高素质员工;让企业在党的引领下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腾飞的翅膀。

2.3 青年教师社会实践

在8家企业建立教师工作流动站,近10年来我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共有18人次被派往企业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企业挂职锻炼的。通过企业相关岗位的实践,教师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均有显著提升,这是师资队伍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2.4 双元办学,订单培养

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畜牧兽医专业与10家国大型养殖企业、宠物连锁医疗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企业对毕业生提前订制,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同时,企业将培训进行前置,将企业文化、现代生产理念、生产工艺等带入学校,毕业生质量明提高。订单班学生到订制企业就业率还到85%以上,成为企业技术中间力量。

2.5 企业为学生设立奖学金

截止2020年,畜牧兽医专业共引入企业奖学金80万元,奖励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吃苦耐劳,志立于畜牧业发展的优秀学子。合作企业与畜牧兽医专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理论下,双方已经初步形成“校企双元互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共管共育,办学利益共当”的运行机制,双方在毕业生专项定制、专业综合实训、毕业生跟岗与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创业、青年教师业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等诸多领域进行合作。启动企业奖、助学金计划,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推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合作企业为专业学生搭建实践与就业的良好平台,为品学兼优及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人文关怀和保障,必然会激励学生热爱专业、立足产业、融入企业,成就职业,回报行业企业和社会。

3 校企合作取得成效

通过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形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强、工作适应期短、就业岗位面宽的特色。

学院与省内外许多单位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打开了广阔的通道,并形成了稳定网络。近3年来,我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56%,最后就业率平均达98%。黑龙江卫视、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等媒体,以“招生不火就业火,畜牧兽医专业成了抢手货”为题,对我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报道。校企合作是高职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今后我们还要继续“举校企合作旗,走工学结合路”,充分挖掘社会潜力,拓宽合作渠道,加深合作度,与企业真正融合,共同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畜牧兽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