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

2021-03-29左超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话题采访提问

左超

摘要: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任务时,常常会遇到被采访的对象不善言辞,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被采访对象在面对镜头时精神紧张,或者被采访的对象本身就是比较内向的性格,或者不愿意配合采访,不管什么原因都会给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多做准备工作,根据每个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设计不同的采访对策,才能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关键词:采访;职业素养;提问;话题

在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中,人物采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入门基本功,也是考验一个新闻记者是否合格的重要標准。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记者,懂得如何把握好采访节奏,顺利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和被采访者进行愉快顺利的畅谈,达到完成采访任务的目的。本文正是基于围绕如何有效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技巧展开讨论,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目标。

采访前记者要做全、做足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采写有价值的新闻。提问的态度以及设立问题的本身,决定着采访的有效程度。提问的问题按照信息方面可分为获取基本信息问题、获取深度信息问题以及获取个人信息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在后续的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面临的问题类型。

采访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考验一名新闻记者应变能力的,电视新闻采访不同于杂志书刊的记者采访,画面感要求非常强,而且要使画面看起来不能失真。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不仅仅是自己要熟悉镜头,并且要消除被采访对象的镜头紧张感。只有让被采访的对象情绪放松之后,才能保证所拍摄的对象表情自然,语言流畅。所以一般有经验的人员在采访前一定会做好准备工作,了解采访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参与其中的人物背景,事件发生的关键点等;被采访对象的人物性格,被采访对象的过往经历,被采访对象的潜在意识等等。这些工作都是要在采访前做好的准备工作,新闻记者需要在采访前尽可能地多收集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才能在采访时随机应变,不慌不忙,把握节奏,有的放矢。

如何提高采访水平?确保记者对问题有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思考和对新闻价值准确的判断。提问对于记者来说是一门学问,在有事实基础、精心策划等基础上也要做到仔细倾听、认真分析以及精准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采访的成功率。认真思考现场问题是记者能否抓住采访技巧、沟通采访对象的关键点,因此,要做好采访究竟如何去准备、如何去提问、如何抚平对方倾诉紧张情绪,这些都值得记者们去学习并记忆。

事例1:曾经有一名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做任何基础的资料准备工作而闹出的笑话,他在采访前根本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完全是随心所欲,当时他的采访对象是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副主任周继红,当时是这样问的:“您之前有练习过跳水吗?”,要知道,周继红作为一名资深的跳水运动员,曾经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跳水队夺得过第一枚奥运金牌。当时的采访气氛尴尬不尴尬可想而知。所以,一定要让自己事前多做准备,要去更多地了解被采访的对象,更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别说外行话。

事例2:再看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闻记者是如何圆满完成一项采访任务的,这名新闻记者被分配去采访前奥运冠军、射击老将王义夫时非常紧张,因为他当时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王义夫已经在体坛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当时两人的年纪相差也是将近20岁,如果不做好准备工作,很多新手在进行采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并且当时的王义夫的名气早已家喻户晓,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闻记者来说采访压力是非常大的。这名记者为了能圆满地完成采访任务,在采访前查阅了许多有关王义夫的资料,包括他的性格特点、心路历程、运动员经历等等,尽力做到心中有数。在采访的时候,这名刚入行的记者靠一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了王义夫的注意,“560环在男子手枪慢射项目上是不是注定是一道坎?”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王义夫的话匣子,因为他觉得这名新闻记者能问出如此专业的问题一定是个体育爱好者,所以他非常开心地和这名新入行的新闻记者深入地聊到许多采访话题,节目的质量效果提高了许多。事后,这名新闻记者不仅圆满完成了此次的采访任务,并且两人从此以后还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私下沟通的时候被采访对象显得非常能说会道,可是当镜头打开对准被采访对象的时候,他立马就会变得非常拘谨,说话磕磕绊绊,表情也是非常的不自然。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心理学表明,每个人在面对镜头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引发紧张感,这是在公开场合的心理压力所导致的,只不过有的人隐藏得比较好不显露出来,而有的人则是直接暴露出来一些不自然的紧张感。

作为一名好的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明白的是,采访是在帮助被采访者去打开心结,要学会让被采访者去说,而不是答,所以在采访前,一定要有一个和被采访者的预热过程,不能一见面就采,要学会让被采访者去缓和一下情绪,去适应一下采访环境,必要的时候,可以预先打开摄像机进行拍摄,让被采访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采访环节就会显得非常自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电视新闻记者,在正式展开工作之前,一定会先设计一个将被采访对象引入的恰当的开场白,以此来消除被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同时,在正式引入话题时,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渐深入。

事例3:一名新闻记者在奥运会前被安排去采访一名性格内向的帆板运动员的时候,他事前通过资料了解到,这名女孩子是女子帆板非常有实力的一名选手,非常有希望能拿到一个好的名次。但是当这名扬起帆来丝毫不肯示弱的女孩子在面对镜头时竟然是欲语还羞,变得非常紧张起来。这名新闻记者面对这种情况,问这名女孩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留过长发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这名女孩的心扉,变得侃侃而谈,从她小时候如何淘气,如何不听妈妈的话,对长头发的迷恋之情开始,由浅入深,从生活到训练到比赛,抽丝剥茧似的和记者聊了起来,不用说,这期的采访节目也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节目效果。

提问时也有专门的技巧,通常情况下从正面提问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我们称之为正问法,需要有针对性,在提问时要有情感交流;侧问法顾名思义就是从侧面入手,绕个圈子再进入采访主题;反问法从事实的相反方向提出问题;追问法,采访时发现新的线索和采访主题相吻合,就可以进一步地追问,直到得到满意答案;设问法,以假设的方式提出问题,以便了解对方真实想法;诱导问法,通过自己熟知的材料诱导被采访对象,探知事实的真相并将最隐藏的答案说出;质问法,采访时如果记者面对有敌意或者观点不同、固守错误的采访对象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借问法,借助他人之口向被采访对象提出需要了解的问题。

从电视新闻记者设计问题就能看出其专业水平,一名有经验的电视新闻记者在设计问题时一定是环环紧扣,入木三分。最忌讳的就是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泛泛而谈,所问的问题毫无意义,被采访对象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新闻采访可以说是毫无质量可言的。

所谓闭合式的问题设计就是指新闻记者在设计问题时提出的问题比较具体,被采访对象的答案选择局限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问题的指向性非常强,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被采访对象才能明确地去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电视节目才能得到一些实质性的基础材料。问题设计过于空、大,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问题不新颖无法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如大家所熟知的有什么感想、想到了什么、你怎么认为等泛泛提问;再者,有的记者提问不简洁,受访者不知道所提问题的中心意思,不能了解问题的重点,既浪费了采访的时间,也无法形成问答之间的逻辑闭环。这种原因可能是因为记者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也可能是因为记者临场怯战,或者是记者对采访现场的把控不到位、能力不足,而受访者气场强大、表达能力较强,如果记者不能够做好引导提问的原则就会形成这样尴尬的局面。

对于记者而言,采访时态度的端正性对新闻采集有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从业者不可带着个人的思维判断、偏颇等主观意识强加在采访过程中,报道时要以事实为基础,将事实还原于真相。而且,被采访者会对记者的采访态度比较敏感,如果记者是在咄咄逼人的态度下进行采访,就很难和被采访者之间产生信任,不能坦诚相见,更不能很好地确定两者采访时的主导与从属关系。

记者正确的表达态度与亲和的沟通力,可很好地打动被采访者。要在采访前准备问题时,确定问题是不是在受访者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提出的问题是否与采访目的有关与报道主题相连。将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感想等罗列在采访问题准备范围之内,不做无意义浪费时间的问答,不问可以轻易获取答案的问题、不问带有成见偏见的问题、不问有暗示答案的问题、不问复杂或无关信息的问题、以及不显示采访对象失误、敏感、抵触的问题。

要让被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信任感,不能够让被采访对象有紧张、警惕的心理发生,这些都是容易出现的采访禁忌。

人与人之间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就必须互相取得对方的信任,很难想象两个互相陌生的人能推心置腹地进行交谈。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制定采访计划时,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非常誠恳地去进行交谈。只有让对方有了信任感,才能敞开心扉,侃侃而谈,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既要在采访前熟悉被采访对象的性格,同时在采访中也要尊重对方,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让对方产生了认同感,才能使采访在友好、诚恳、真实的氛围中进行。

新闻记者在采访时,一方面既要能做到主导现场的氛围,另一方面又要能随机应变,确保节目效果。采访中完成顺利沟通、交流是记者完成采访任务的关键。如在人物专访中受访者和记者之间的对话,记者往往会被赋予全局掌控与主导的地位,而受访者则由于特定的社会地位与影响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采访的主控者。因此,记者在把控场面时,对自身个人专业知识、准备问题等都有极高的专业要求,直接影响到现场采访的最终效果。受访者也容易出现一些沟通问题,他们会出现紧张、无法正常对话、离题万里、不能理解采访者问题的突发情况。因此记者要在沟通上完成对被采访者的采访技巧,并将这些问题一一化解。

新闻记者面对的被采访对象是形形色色的,有的被采访对象木讷,说话总是闪烁其辞,躲躲闪闪,让人感觉到很不利索。但是有的人却又是能说会道,记者一个问题抛出,对方就会源源不绝地进行阐述,甚至东扯西扯,和采访主题完全不沾边的话语也是时不时地涌出,如果新闻记者不能适时地做好引导,就会被被采访对象牵扯住鼻子走,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而有经验的电视新闻记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适时地做好引导工作,靠娴熟的提问技巧来化解这种局面。无论是多么资深的记者,在面对重要人物时都要精心地设计问题,作为临场发挥的准备选择,可有效的提高采访效率。采访进行时要根据现场的情况不断调整采访大纲,控制好采访局面,避免因受访者出现意外表现而失去主场控制能力。

采访时,因一些尖锐或者敏感的话题,会引起受访者激动、紧张的情绪进入受访状态,这时记者应立刻转移话题,寻找对方感兴趣或者是心态逐渐平和后再伺机进行话题引导和采访。只有释放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才能将采访对话纳入正常的氛围当中。

真诚、客观是一种良好的采访态度,是对职业尊重的最起码回应,感觉到记者的真诚,是双方平等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所有采访实践中,记者要面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中有商人、官员、平民百姓,不管是面对任何采访对象时,都要保证做到心态平和,并用真诚换交心。

在电视节目采访中,记者的主要职责是让被采访对象开口讲话,阐述观点,发表言论,记者的功能是做好引导工作,被采访对象才是节目的主角。因此,在设计采访环节时,好的新闻记者一定会去认真地做一名倾听者,尽量靠倾听去巧妙地挖掘被采访对象有价值的信息,并会在采访中融入一些感情色彩去赢得被采访对象的信任。在遇到一些观点不是很明晰的时候,新闻记者一定要做好追问,要学会深挖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要学会捕捉采访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要学会在采访中随机应变切换问题角度,切不可一成不变地把节目做成一锅粥大杂烩。因此,新闻记者平时就要养成博学多学的才能,要具备找出新闻热点、敏感点、兴趣点的职业素养。正常情况下开场的提问要用开放式、可答辩式等,让对方有更加多样的选择和思考,记者因势利导带领受访者迅速进入采访氛围,使受访者更容易回答问题、更正确回答问题。

猜你喜欢

话题采访提问
话题与主语研究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