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监测,硬纤维瘤治疗的首选

2021-03-27南京鼓楼医院主任医师李茹恬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腺瘤靶向复发率

●南京鼓楼医院主任医师 李茹恬

硬纤维瘤,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韧带样纤维瘤病,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比较罕见的良性肿瘤。据估计每年在百万人口中发生3.7 例新病例。它发生于肌肉、腱膜和深筋膜等处,十分坚硬。

目前,病因并没有完全弄清楚,考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伤,临床发现某些硬纤维瘤患者发病前,发病部位有外伤史;②雌激素水平升高,硬纤维瘤好发于女性,有些女性患者在绝经后,硬纤维瘤可自然消退,提示硬纤维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升高有关;③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报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致病基因——APC 基因,与硬纤维瘤的的致病基因有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硬纤维瘤的发病年龄跨度非常大,从刚刚出生的婴儿到70~80岁的老人都可能会发病,平均为30 岁左右。好发部位依次为肩胛带、腹壁、下肢、骨盆带、躯干、上肢、头颈、胸壁、乳房。

硬纤维瘤,摸起来很硬,但很少会疼,由于是一种良性肿瘤,本身并不会致命,至于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则主要与肿瘤生长的部位和大小相关。但如果肿瘤长在盆腔或腹腔里,当肿物非常大时,可能会因压迫周围的脏器而威胁生命。比如可能会压迫相邻的输尿管,进而导致输尿管梗阻,严重时甚至可引起肾功能衰竭;或者压迫肠管可能引起肠梗阻等疾病。总而言之,肿瘤长大后压在哪儿,哪儿就会“倒霉”。

因为硬纤维瘤是一种软组织肿瘤,相比CT、B超等检查,MRI检查是首选检查手段,但最终还是要靠病理诊断。尤其是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在手术前获得病理检查结果。

和绝大多数肿瘤不同的是,有50%~60%的硬纤维瘤,在诊断后并不会生长;不仅如此,有20%~30%的硬纤维瘤患者肿瘤可能自发地慢慢缩小,甚至消失。

由于存在这个特征,硬纤维瘤首选治疗方法非常独特,那就是“积极监测”,通过每3~6 个月一次磁共振对肿瘤的体积、边缘等进行评估。如果肿瘤持续增大,症状不断加重,可以考虑手术等治疗方法。

对于在监测阶段发现肿瘤持续生长的患者,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硬纤维瘤,不恰当的手术切除可能会提高硬纤维瘤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大范围的切除也可能导致器官功能损害,术后还有约20%~40%的局部复发率。非手术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不能够根除疾病。

特别提醒:硬纤维瘤比较罕见,诊断相对复杂,很多医生对于该病缺乏认识。对患者身上长了一个包块,有的医生很难想到是硬纤维瘤。因此,如果发现身上长了比较硬,且推不动的肿块,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腺瘤靶向复发率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