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师素质”视角下医学高职院校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研究*

2021-03-27于明宇宋维彬

中文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师素质双师教师队伍

李 娇 于明宇 宋维彬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00)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目前,教育质量成为制约医学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因此,建设完备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保障。而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自国家在高职教育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后,经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内涵逐渐转向“双师素质”型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合格的理论教学水平,还需要有优秀的实践教学素质,既能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1]。

一、医学高职院校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在医学高职院校“双师素质”临床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如临床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招生规模扩大的需求,教师教、科研压力大;临床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很多教师是由临床医生直接转为临床教师,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知识学习及培训,导致教学水平不一;多数青年教师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成为临床教师,缺乏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授课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情况;很多医学高职院校缺乏直属附属医院,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及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实践教学要求;另外,还存在对在岗临床教师缺乏继续培训等问题[2]。

二、医学高职院校临床教师队伍培养对策

1.加强思想认识,提升教育理念

临床教师作为医学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核心,应承担医学人才培养重任,及时提升自身教育理念,加强对双师素质的理解,明确双师素质定位,临床教师身兼医师和教师双重身份,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和教师证。除了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外,还需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等,全面指导学生学习,担任医学专业临床理论课程、见习和实习等教学任务,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合进专业教育中[3]。

2.扩大临床教师队伍,增强临床教师队伍活力

从直属或非直属附属医院内部选拔医德好、临床能力强的医师,进行系统的、持续的教学技能培训,将其补充进临床教师队伍;根据校情进行人才引进,使临床及教科研能力强的高学历优秀人才加入临床教师队伍。多措并举,优化临床教师队伍,激发临床教师活力。

3.建立健全临床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科研能力与水平

对于由临床医生直接转为临床教师以及新晋青年教师,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师准入门槛,通过培训学习促使其真正具备双师素质。

入职集中培训。目前,高校教师需参加岗前培训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临床教师需再增加学历学位或者职业资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师素质考核,包括师德师风、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姿教态等,为双师素质型临床教师的培养打下基础。

授课前系统培训。具备教师资格后,学校应重点培训其教学能力,制定规范、系统的培训计划,提高其教科研水平,这一环节在临床医生及青年教师向临床教师转变过程中尤为重要。可以开展教案书写培训、教学方法培训、信息化手段运用培训等专项培训,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并在授课前进行试讲,请专家点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授课。这一过程可以使其具备基本的双师素质条件。

持续化、常态化培训。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对于临床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也应该保持持续化、常态化,学校应多为临床教师搭建校内外培训平台,鼓励校内有资历的临床教师定期举办讲座,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分享经验;鼓励临床教师外出培训,交流学习;举办教学能力比赛、临床技能比赛,以赛促教等,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增强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水平、科研水平,保证“双师素质”临床教师队伍的培养能够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

使其既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又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可以全面指导学生临床理论课程、见习和实习等教学任务,打造真正合格的“双师素质”临床教师队伍。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双师素质内涵,加强临床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对于保证医学高职院校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打造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的临床教师队伍,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4]。

4.增加实践教学基地,提升临床实践水平

对于缺乏直属附属医院的医学院校,学校可以增加与驻地公立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合作,为临床教师提供坐诊、观摩机会,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开展实践,也加强了专业理论的授课效果。

5.完善考评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双师素质”临床教师培养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临床教师积极性,需完善考评机制,对“双师素质”临床教师队伍培养过程、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价,考评结果与绩效、职称评定挂钩,激发临床教师激情,强化培养成果[5]。

总之,在我国医学高职院校现有体制下,增强临床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内涵尚面临诸多挑战。但临床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医学人才质量,保障医学教育质量,不断完善临床教师双师素质内涵,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双师素质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校企合作是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
高职计算机专业加强企业锻炼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分析与探索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