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茅根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1-03-27郭杏林于同月丁齐又邵建柱

吉林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蓟白茅根牡丹皮

郭杏林,于同月,丁齐又,邵建柱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4.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408)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Beauv.的干燥根茎。主要含芦竹素、白茅素、羊齿烯醇、甾醇类、有机酸类、糖类等[1]。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本文通过对经典名方及古今医家临证经验的整理,探讨白茅根的临床用量范围,常用配伍和量效关系,以期为白茅根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利的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籍记载白茅根可通过配伍相应中药治疗热病、淋证等疾病。如白茅根饮子,白茅根(半两约20.7 g,每服白茅根约0.38 钱,折合成现代用量约为1.59 g)配伍陈橘皮、桂心等,诸药合用平冲降气止呕,治热病,因服凉药过多,致胃冷呕逆。如茅根汤,白茅根(一两约37.3 g)配伍瞿麦等,治疗产后冷、热、石、膏诸淋。如白茅根汤,白茅根(三两约111.9 g,每服白茅根约0.56 钱,折合成现代用量约为2.11 g)配伍芍药,治疗血淋。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 干祖望 干祖望治疗急性喉炎,提出“声带属肝”学说,白茅根入肺经,凉血清热,配伍栀子、黄芩,白茅根10 g[2];干祖望善用“泻离填坎”法治疗耳鸣耳聋,白茅根凉血清心、交通心肾,配伍生地黄、竹叶等,多用10 g[3-4]。治疗阴虚鼻衄,用白茅根清热止血,配伍桑白皮、黄芩、炭类中药等药物,白茅根用量12 g[5]。临床治疗飞扬喉、舌根痛等舌部疾病,用白茅根清泻心火,凉血,配伍黄连、生地黄、山栀等,白茅根多用10 g[6]。

2.2 施今墨 施今墨善用对药,临床治疗感冒发烧,温病之发热烦渴、烦躁不安,肺热咳喘,麻疹初起,急性肾炎,尿路感染,止热呃,流行性出血热等病症,常用白茅根联合芦根,共奏气血双清、发汗解表、清透疹毒、清热退烧之效,白茅根鲜品30~60 g,干品10~15 g,芦根鲜品常用30 g,干品取10~15 g;临床治疗发热、口渴、舌绛或身现斑疹等证属邪热入营者,衄血、吐血、脉细数等证属血热妄行者,低烧不退属热性病伤阴者,手术后发烧、以及原因不明之低烧等,用白茅根托毒退热,联合干地黄作为对药共清血分之热,增强清热凉血、托毒退烧的功效[7],白茅根15~30 g,干地黄10~15 g。

2.3 颜正华 颜正华治疗淋证,认为其病机多为膀胱湿热,取白茅根清热利湿通淋之效,多配伍鱼腥草(后下)等增强此效,用量为30 g[8]。

2.4 杨霓芝 杨霓芝认为慢性肾炎多属气虚血瘀证,临床治疗慢性肾炎以血尿、水肿为主要表现者,采用益气活血法,白茅根凉血活血,配伍茜草根、桃仁等,白茅根用量15 g[9];临床治疗尿路感染,常用白茅根清热利湿,配伍鱼腥草等增强功效,白茅根15~20 g[10-11]。杨霓芝临床治疗紫癜性肾炎,强调将活血化瘀贯穿治疗的始终,白茅根清热凉血,配伍牡丹皮,白茅根用量30 g[12]。治疗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肾病综合征,强调攻补兼施,以益气活血法为基本法,用白茅根清热活血利水,配伍泽泻、茯苓皮等,白茅根30 g[13-14]。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临床治疗心悸实证,临床表现合并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者,辨证属心火实热合并水液不利,常用白茅根甘寒凉血,清热利尿,取其疏通水道之效,配伍黄连作为药对,黄连清心火、安心神,共奏清热泻火、利水宁心之效,白茅根30~60 g,黄连9~30 g[15-17]。

3.2 李济仁 李济仁临床治疗膏淋,辨证多属肾虚湿热证,用白茅根养阴利水,配伍苦参、熟地黄、山萸肉等,合用以清热利水益肾,澄清尿源,白茅根20 g;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用白茅根利水消肿,配伍黄芪、党参、土茯苓等,白茅根25 g[18-19]。李济仁提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机关键是脾肾不足,常用白茅根凉血止血以治标,配伍黄芪、党参、白术、川断、金樱子等以固先后天之本,白茅根20 g。治疗水肿根据临床辨证,用白茅根清利湿热,配伍炙麻黄、连翘、杏仁、川萆薢等,消水肿,白茅根20 g[20]。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生地黄、牡丹皮 张胜容治疗IgA 肾病,白茅根、牡丹皮清热凉血,其中白茅根15 g,生地黄、牡丹皮各15 g[21];马绍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白茅根30 g,生地黄30 g,牡丹皮12 g[22];鲍身涛治疗湿热内蕴型湿疹,重用白茅根以清热解毒凉血,白茅根30 g,牡丹皮15 g,生地黄30 g[23];李家庚用清上化瘀汤治疗一般口腔热性疾病,如口腔溃疡等,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使邪在下从小便而去,白茅根15 g,生地黄15 g,牡丹皮10 g[24]。

4.2 配伍车前草 徐惠等[25]治疗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白茅根补中益气,凉血利尿,用新鲜白茅根、车前草各50 g;郭玉刚等[26]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白茅根清热而不恋邪、渗湿而不燥,与车前草配伍增强清热利湿之效,白茅根20~30 g,车前草20 g。

4.3 配伍黄芪 刘亚平[27]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白茅根清热利尿,白茅根、黄芪各30 g;宁改梅[28]自拟生地白茅根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白茅根凉血止血,白茅根90 g,生黄芪15 g;苏泽满[29]治疗邪毒沉痼型单纯血尿型隐匿性肾炎,白茅根凉血止血,白茅根、黄芪各15 g;崔振儒治疗血淋,用白茅根清热凉血,白茅根20 g,黄芪50 g[30];赵利等[31]用益气补肾利水方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白茅根以利水为主,白茅根30 g,黄芪60 g。

4.4 配伍小蓟 刘润侠等[32]治疗肾炎血尿,白茅根清热利水、凉血止血,白茅根15 g,小蓟10 g;李明强[33]自拟白茅根汤,同时配合青霉素80 万单位肌内注射治疗急性肾炎,鲜白茅根清热止血利尿,鲜白茅根50 g,小蓟10 g;王昌金等[34]用四鲜汤治疗阴虚内热、热毒蕴伏血分型白血病,热伏血分、迫血妄行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肺胃热毒迫血妄行型紫癜,用鲜白茅根、鲜小蓟切碎捣汁服用,鲜白茅根、鲜小蓟各300 g,均未见不良反应且取得满意疗效。

4.5 配伍黄芩 刘巧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白茅根凉血止血,白茅根30 g,黄芩10 g[35];刘庆楠[36]自拟凉血清肺汤治疗酒渣鼻肺胃热盛证,用白茅根甘味补脾,寒性除热,甘寒合用,败火而不犯胃,专入血分以清血分之热,且生津补中,白茅根15 g,黄芩20 g;胡剑春治疗肝胆湿热型银屑病,白茅根清热凉血利水,白茅根30 g,黄芩10 g[37];苏建功等[38]用白茅根汤治疗儿童尿频湿热下注证,白茅根清热利尿而不伤于燥,白茅根30 g,黄芩用量为9 g。

4.6 配伍茵陈 田玉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白茅根凉血活血,白茅根30 g,茵陈50 g[39];迪军荣等[40]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白茅根清热利尿解毒,重用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白茅根20 g,茵陈30~60 g。

4.7 配伍白花蛇舌草 苏泽满[29]治疗邪毒沉痼型、肝肾阴亏型单纯血尿型隐匿性肾炎,白茅根凉血止血、滋阴益肾,白茅根15 g,白花蛇舌草20 g;崔振儒治疗血淋,白茅根凉血止血,白茅根、白花蛇舌草各20 g[30]。

5 小结

结合历代经典方剂及现代名家经验,总结出汤剂中白茅根的临床用量范围为1.59~300 g,常用剂量为30~60 g。根据病、证、症,寻找白茅根最佳用量与配伍,如清心凉血,交通心肾,可配伍生地黄、竹叶治疗耳鸣、耳聋时,常用剂量为10 g;清热凉血,配伍生地黄、牡丹皮、黄芩、芦根、干地黄治疗银屑病、湿疹、酒渣鼻、斑疹、麻疹、热病、急性喉炎、飞扬喉、舌根痛、口腔溃疡、发烧时,常用剂量为10~60 g;清热利尿,配伍黄芪、小蓟、生地黄、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车前草、黄芩、茵陈治疗急、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淋证、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儿童尿频、肝炎、肝硬化腹水、水肿、肾病综合征、心悸等疾病时,常用剂量为6.33~90 g;凉血止血,配伍生地黄、牡丹皮、黄芩、干地黄、小蓟、芦根治疗鼻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流行性出血热、吐血,常用剂量为2.11~300 g;清热降气,配伍陈橘皮、桂心治疗呕逆,常用剂量为1.59 g。

白茅根有止血、降糖脂、免疫调节、抗氧化、保肝、抗炎、调节蛋白、细胞因子、改善肾功能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性高,但不适用于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以及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或因虚寒吐血的患者,同时应注意本药不宜和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药同用。

猜你喜欢

小蓟白茅根牡丹皮
白茅根煮藕 治牙龈出血
不同提取方式下小蓟、小蓟炭提取物抗炎、凝血活性的比较
治肩周炎治牙龈出血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清热小验方
神奇的小蓟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十亩间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