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021-03-26徐福东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羊舍氏杆菌母羊

徐福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68部队,青海 果洛 814000)

0 引言

布氏杆菌病主要是因为在养殖区中,牧民没有对羊群进行合理的引种,或者说引种不恰当,导致这种病原菌在疫区传播。在感染病原菌后,母羊的体内就会有大量的病原菌存在,无论是妊娠还是流产后,胎儿和母羊都会携带病原菌,母羊的羊水中也会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果人畜发生接触,也会导致感染。布氏杆菌也可以通过饲料、饮用水等经过消化道进行传播,而且传播途径还包括蚊虫叮咬以及自然交配等,所以如何防治这类疾病成为了一个难题。

1 个案报道

曾经在青海省某一个县城内出现过这种病例。在羊群发病时,会出现采食量逐渐减少,妊娠母羊会出现流产或者死胎等现象,并且部分羊会出现滑囊炎或关节炎等症状。但是当发生这类疾病时,牧民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动物防疫部门,而是自己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导致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2 病原体

羊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主要是布氏杆菌,这种菌具有一些特点,包括没有鞭毛、呈球杆状、不会形成芽孢、不能随意运动、生长比较缓慢等,是一种需氧型革兰氏阴性杆菌,一共有6种类型,羊布氏杆菌是其中一种类型。布氏杆菌由于其强大的生命力,常常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但是可以通过消毒液以及高热进行灭活。

3 传播途径

羊布氏杆菌病主要是由患病的羊携带羊布氏杆菌进行传播。这种病菌多存在于母羊的羊水中,这种病原菌极易引起怀孕的母羊发生死胎或者流产,当出现这些情况时,由母羊排出的胎盘或者羊水中都含有布氏杆菌,人一旦接触这种病原菌,也会受到感染。对于公羊而言,这种病原菌大多存在于精液之中,所以应该格外小心母羊的羊水以及公羊的精液,以免被感染[1]。

布氏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消化道和呼吸道,以及泌尿生殖道,当健康的羊食用了患病的羊污染过的水源或者是饲料就会染病,并且如果布氏杆菌污染过尘土,被人吸入后也会引起人的感染[2]。当然,如果人食用了病羊的羊奶或者羊肉,也会导致感染。这种致病菌还存在其他的传播途径,比如可以通过眼角膜以及蚊虫叮咬造成感染[3]。布氏杆菌最常见于牛羊之间的交叉感染,或者是人畜共患感染,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不常见。

4 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当羊感染布氏杆菌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流产或者死胎,流产的时间多在母羊怀孕后的3~4个月,在流产时还会出现胎衣不下的现象。如果在这过程中,羊胎儿没有及时排出,就会在体内腐烂并产生恶臭。母羊还会因为感染布氏杆菌,导致乳房炎、产乳量下降、组织凝结成块状、乳房变硬等现象。而公羊如果感染了布氏杆菌,常常会有弓背、睾丸炎、厌食等情况,再严重时,公羊常常会出现配种的困难。部分患病的羊还会有滑膜炎、滑液囊炎以及关节炎等情况,会出现跛行或走路不稳的症状。

对患病的羊进行解剖后可以发现,胎衣部分呈现黄色胶冻状浸润,还会有脓液覆盖以及纤维蛋白的覆盖,并且部分还会有胎衣增厚的现象,有时会伴有出血点。羊出现流产时,因为败血症,黏膜和浆膜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并且脾脏和淋巴结也常常增大[4],有时会有浆液性浸润发生在肌肉和皮下,肝脏也会出现坏死灶。当公羊得病时,会出现睾丸的病变,有时睾丸会出现相应的炎症,严重时后期会出现睾丸的萎缩。

5 诊断技术

从医学诊断角度来讲,很多病例都属于隐性,其含义是在临床上不会体现出明显的症状。当病原菌侵袭羊只时,羊只的体温会呈现波动上升的状态,一般在38℃左右。部分牛羊会处于低热的状态,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当病情继续发展时,大部分的患病羊都会出现其他症状,比如精神萎靡、口干、 食欲不振以及行动能力下降的现象。对于怀孕的羊只而言,一旦患上了羊布氏杆菌病,在怀孕3~4个月,流产的现象很容易出现;在某些时候,患病羊只很容易出现胎衣滞留的现象,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严重的时候,患病羊只的泌乳能力会丧失。另外,还会有部分患病羊只出现支气管炎或角膜炎。目前,针对羊布氏杆菌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显性感染病例,则应该对羊只的临床症状进行重点观察,尤其应观察患病羊只是否出现以上各种临床表现。如果有隐性感染病例,则应该借助现代化的诊断方法,例如变态反应诊断技术、免疫血清学诊断技术以及微生物学诊断技术。在现阶段,对于诊断羊布氏杆菌病可以有很多的免疫血清学技术。 其中,补体结合试验和血清凝集试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鉴别诊断技术,抗球蛋白试验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辅助诊断技术。主要针对大规模群体检疫的技术,一般是变态反应诊断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不适用于羊布氏杆菌病的早期诊断。通常情况下,患病羊只出现皮肤变态反应的时间,是在羊布鲁氏菌病感染后的 25 d 左右。并且微生物学诊断技术也有重大意义,可以从流产母畜的阴道分泌物、子宫、脏器、血液及流产胎儿胃内容物、肝、淋巴结、脾、血液取材,以此完成微生物检验。

6 防治措施

6.1 监测净化

应当定期对养殖场内的羊群进行布氏杆菌的检测,及早发现患病羊只,做到早隔离早处理,如果发现了患病羊只,或者是出现了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该将其和其他羊只进行隔离处理[4],并且将其拉出原饲养场,必要时应该进行扑杀或者是其他处理,而且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应该切断传播途径。如果出现羊只的检测结果是阳性,也应该对其胎儿和乳汁进行一些处理,防止该疾病的传播。当养殖场引入一些其他羊只时,也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防疫,这时可以先进行隔离饲养,待羊群检查结果出来后,可以将引进的羊群和其他羊群进行合群饲养。

6.2 坚持自繁自养

对于羊群的养殖,应该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杜绝从疫区引进羊种,从而杜绝疾病的传播。对于布氏杆菌的检测,应该针对全羊群进行,而且要有时间间隔,尽量每3个月检测1次,如果出现了阳性,应该及时淘汰,并且继续跟踪羊群检查结果,直到没有阳性的结果为止[5]。

6.3 严格消毒

在养殖场内,应该严格进行消毒,首先应该将羊舍打扫干净,每天都应该及时通风,让羊群得到充分的光照。当羊群离开羊舍或转让羊群时,应该对羊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和处理,对羊粪也应该进行合理处理,收集羊奶后,也应该将羊奶进行高温煮沸,因为羊布氏杆菌对加热比较敏感,消毒剂也可以将布氏杆菌消灭,所以在对羊只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以采用消毒剂或者是高温消毒[6]。如果出现了患病羊只,应该对羊舍进行消毒,当出现阳性检查结果时,也应该对饲养槽进行全面的消毒,并且对运动场进行全面处理和消毒,将健康的羊只重新进行培育。

6.4 免疫预防

当对羊群进行处理后,对没有患病的羊群也应该定期进行监测以及预防,必要时统计是否有过布氏杆菌感染,以及是否及时注射疫苗,并且也应该对环境进行合理的监测,如果出现了布氏杆菌流行,应该及时注射疫苗进行免疫处理,每年进行1次,连续注射3年,可以有效控制此种疾病。

6.5 大力宣传

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养殖户对布氏杆菌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让广大群众对布氏杆菌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护布氏杆菌的感染。如果发生了布氏杆菌感染,或者是出现了患病羊群和羊舍,应该做到及时上报,不应该隐瞒病情;当出现病情严重的情况时,应该为养殖户进行适当的补贴,这样可以让养殖户更好地配合疫情处理情况,从而杜绝疾病的传播[7]。

7 紧急处理

当一部分羊只检测确诊后,应该立即对没有症状的羊群进行重新检查,如果出现了阳性情况,应该采取措施,即淘汰或者是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羊只进行隔离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封堵隔离,停止一切调运动物的情况,并且对病羊污染的场地、圈舍以及饲养用具应该用10%的生石灰乳、5%的来苏儿溶液和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彻底消毒。对于妊娠母羊产下的流产胎儿或者是产道的分泌物,也应该进行消毒后填埋处理,净化后应该对羊舍进行定期检测,一般1次/月,如果出现了隐性带菌的养殖,应该进行扑杀以及无害化处理。对于没有发病的羊群,也应该用抗生素进行合理的治疗,并且应该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子宫和阴道进行冲洗。对于羊群的隔离,应该是间隔21 d后才可以解除封闭,但是仍需要在1个月后对羊群再次进行检测,直到没有新患病羊的出现为止。

猜你喜欢

羊舍氏杆菌母羊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产后母羊的护理
阿尔梅勒羊舍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彩钢结构配套卷帘羊舍与彩钢结构封闭式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比较分析
清水县不同羊舍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