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地区畜牧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与防御

2021-03-26师延泽孙起伟周成钊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青海地区霜冻防灾

师延泽,孙起伟,周成钊

(曲麻莱县气象局,青海 曲麻莱 815500)

0 引言

我国青海绝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都非常高,气温比较低,降水少,地形复杂,而且蒸发量非常大,空气常年比较干燥,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壤墒情与灌溉条件非常差,加上高寒地区地表植被非常稀疏,气候变化非常快,所以气象灾害十分频繁。根据有关数据统计,青海地区2012-2019年由于气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40%,尤其是高寒地区畜牧业生产,并没有完全实现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草原牧业区仍然以天然草场为主,完全依靠降水进行灌溉,受气象灾害影响非常严重,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对牧民的经济收入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要加强高寒地区畜牧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与防御对策研究。本文对高寒地区雪灾、霜冻、风沙以及干旱等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的影响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望能为高寒地区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1 主要气象灾害及特征分析

1.1 雪灾

青海地区的雪灾一般会发生在藏北一带,在昌都北部、藏南边缘地区以及阿里等地区也时有发生,青海高寒地区降雪一般集中在10月至第2年的4月,雪灾主要集中在12月至第2年的3月,青海地区雪灾的重灾区常常因为降雪太厚,对草场牧草大面积覆盖,导致牧畜很难采集到食物,经常性饿肚子,而且雪灾发生时常伴有非常强烈的降温过程,牧畜既要挨饿,又要受冻,所以雪灾发生后牧畜死亡率非常高,甚至可能会造成放牧人员的伤亡,严重威胁着高寒地区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数据表明,聂拉木最大积雪深度能达到230 cm左右,成灾风险达到88%,而且海拔高的地区积雪会更明显,风险非常大,严重影响当地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霜冻

由于青海地区气候比较冷,所以一般春种比较晚,春霜冻带来的危害及影响比较小,而秋霜冻的影响比较大,危害比较严重。霜冻对牧民农作物种植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特别是初霜冻异常提早或终霜冻较往常延迟,会给牧民农作物种植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近几十年来,青海高寒区大部分是初霜冻日延迟,终霜冻日提早,无霜日延长或霜冻日减少,青海地区受霜冻威胁严重的地区主要是高寒农业区丁青、边坝以及昌都北部,每年平均霜冻期超过25 d。

1.3 大风

青海地区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大风灾害影响,青海每年出现大风的天数达283 d,其出现大风的天数远远超过同纬度其他地区。青海地区每年大风主要集中在1-4月份,其平均风速能达到6 m/s,最大风速能达到32 m/s,一旦发生大风灾害,同时会出现降温或大雪,进而导致青海地区放牧时间减少,可能会导致牲畜离群走失、迷失方向,而且对抵抗力较弱、幼小的牲畜造成的伤害非常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而且大风天气会导致牧区牧草推迟返青,容易造成牧区沙漠化发展,根据对青海地区多年大风天数的统计结果可知,那曲地区出现大风的天数最多,冬春季节各地降水都会减少,地表植被覆盖率比较低,加上青海高寒地区比较特殊的地质条件,大风很容易引发沙尘暴,形成风灾,进而影响青海高寒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1.4 干旱

干旱是我国青海高寒地区非常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由于各个地区间的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年际之间差异非常大,形成了青海高寒地区自西向东随地形变化,降水量逐步递增的降水分布特点。青海高寒地区旱灾呈南部向北部递减、西部向东部递减的分布规律,历年来,青海高寒地区旱灾发生频率非常高,从1983-2018年青海高寒地区看年频率达68%,正常年19%,偏多雨年份13%,在此期间发生降水量不足多年平均降水量50%的严重旱灾有5次,发生概率为14%。

2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研究

2.1 提升牧民防灾减灾的意识

青海高寒地区牧区气象灾害防御过程中,要重视提升全体牧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做好牧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全体牧民提升对气象灾害抗灾的认识,进而提升防灾减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坚持防灾、救灾及保险相结合的气象灾害防防御原则,鼓励高寒地区牧民积极参加牲畜保险。另外,积极引导牧民学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充分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加强对天气预测及天气预报的关注,要有效保障气象科普宣传的效果,进而不断提升青海高寒地区牧民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抗灾能力。

2.2 加强合作与联动机制建设

面对青海高寒地区不同种类的气象灾害,要根据其发生规律及特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有关部门要重视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积极深入畜牧业发展高寒地区,介绍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并重视与高寒区各地气象局密切协作联动,重视天气会商,及时有效地向牧民发布重要天气、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引导高寒区牧民充分认识或掌握灾害性、转折性天气过程及特征,牧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部门要加强和多个部门数据共享,从多个渠道收集灾情的有关信息,加强科学防御指导,因地制宜探索出高寒区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道路,重视趋利避害,尽可能地将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2.3 重视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

青海高寒地区牧区气象灾害防御过程中,要重视整合利用多源数据,提升天气预测及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牧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部门可以借助大喇叭或手机短信、电话通知或电视播报等向牧民提前做出预警,并向当地牧民解释清楚灾害的严重等级以及危害程度,引导牧民积极做出防御或对牲畜进行转移。另外,在监测到可能发生气象灾害时,要第一时间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知识及依据,防灾减灾部门工作人员通过气象信息警报短信群发系统,及时地向广大牧民推送最新的气象信息及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以便牧民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御。

2.4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高寒区畜牧业气候资源

在高寒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部门在加强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和各涉牧部门的合作,进行气候资源的普查,并根据气候资源普查结果加强对高寒地区牧区的合理性规划,让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风险影响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保障牧民经济收入增长。

3 结语

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其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极容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威胁,所以要充分了解高寒地区气象灾害发生的特征,把握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学习了解基本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做好气象灾害有关防御工作,进而尽可能地减少气象灾害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猜你喜欢

青海地区霜冻防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农作物防御霜冻六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林木修枝抚育的技术探讨
青海地区节能日光温室油桃栽培技术
青海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