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畜疾病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2021-03-26姚春盖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禽畜疾病防治性疾病

姚春盖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河南 济源 459000)

0 引言

中职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在每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都要做到事无巨细,全力以赴。禽畜生产与疾病防治是中职教育涉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后非常青睐的就业方向。掌握更多的禽畜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1 禽畜疾病产生原因分析

关于禽畜疾病,按照一般的角度可以分为普通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普通性疾病主要是个体的发病问题。虽然每一种普通性疾病从发病程度和病理结果有所不同,但是不会涉及到传染问题。也就是说,即便普通性疾病的致死率是100%,在整个养殖场中也只是个别案例,并不会造成范围性的影响。而传染性疾病则不同,传染性疾病拥有很强的传染性,特别是在养殖规模大的养殖场中,传染性疾病的出现给养殖户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甚至破产的风险。然而,无论一般性疾病,还是传染性疾病,病因方面却有一定的共通性。

1.1 养殖品种的优质性

养殖品种是否优质是禽畜疾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家禽家畜的患病过程并不是病毒和细菌直接进入体内并立刻对宿主发生负面危害作用的过程,而是需要家禽和家畜自身的免疫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斗争并最终战胜免疫系统才能实现的结果。所以,免疫系统是否强大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在家禽家畜的养殖过程中,幼苗的选择是整个养殖工作的第一步,优质的幼苗健康状况更加良好,也更有活力,自身免疫系统的防控能力,对身体的维护能力是非常出色的。而那些相对劣质的品种,幼苗健康状况非常一般,甚至会出现体弱现象,这一类的家禽家畜幼苗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1.2 养殖环境的影响

养殖品种是否优质是禽畜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属于一个内在的成因。而外部条件和禽畜疾病的发生这二者之间同样也是有着紧密联系。养殖环境是影响禽畜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养殖环境主要包括气温、湿度、光照和通风性等方面。那些光照不足、湿度较大、气温相对较高以及通风性差的地方往往是细菌这一类微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而在禽畜饲养过程中,家禽家畜每天的代谢活动也要产生很多的细菌和寄生虫。如果本身的养殖环境就不够理想,再加上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的不到位,疾病的发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1.3 饲料的选择

饲料的选择同样和家禽家畜疾病发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我校禽畜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会穿插大量的相关案例,甚至安排学生到学校或者市内的大型养殖场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了饲料和家禽家畜疾病发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养殖场,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自己的养殖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选择那些没有品质保证和安全的饲料进行投喂。这些饲料的质量都是不达标的,不仅没有满足家禽家畜成长的必要营养成分,同时其中也会掺杂很多问题原材料(如过期或发霉的原材料)。家禽家畜被长期投喂这种低质量不合格的饲料,疾病的发生概率被大大提升。

2 禽畜疾病防治措施

经过上文阐述,已经基本明确了和禽畜疾病爆发有关联的3项原因,接下来便从3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1 依据不同类型疾病防治

禽畜疾病可以分为普通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针对普通性疾病,养殖户只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合理用药即可。在这里主要针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进行研究。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以及对整个养殖企业造成的影响都比普通性疾病大得多。所以在防治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要做的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2个基本内容。传染源是传染病爆发的源头,当传染性疾病爆发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传染源并消除。只有熄灭传染源“火星”,整体的局势才会得到控制。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防止一些疾病的禽畜传染给其他健康禽畜。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渠道主要有水源、饲料和接触性传染,所以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实施就是隔离。把已传染的禽畜和未传染的隔离开,最大程度上杜绝这2个群体之间的联系,饮用水源要分开,饲料也要分别投喂,每天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场所也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划。

2.2 防范与治理分开进行

在应对禽畜疾病的问题上,不仅要在疾病爆发时加强治理,更尤其注重在疾病爆发前做好每一个环节的预防工作,把疾病爆发的种子消灭在胚胎中。只有坚持爆发之前预防,爆发之时大力治理二者相结合的基本方针,才能把疾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把疾病爆发时带来的危害控制在我们的预期接受范围之内。因此,防范与治理工作必须分开进行,尤其是防范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比治理工作更为重要。关于治理工作的进行,上文已作详细阐述,所以接下来把重点放在防范部分。做好防范工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①定期对养殖的禽畜进行健康状况检查,一旦发现有疾病爆发的征兆,就立刻采取治理措施。②定期清理禽畜养殖场所,做好必要的卫生问题并喷洒消毒液。③在禽畜疫苗的选择上,不要为了刻意节省成本而选择非优质疫苗。④根据养殖场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养殖数量,不可以出现超载养殖,过度养殖。这4个方面也只是加强禽畜疾病防范工作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更具体的措施需要结合实际的养殖状况予以制定和落实。

2.3 养殖户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养殖户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有效杜绝禽畜疾病爆发的一个重要手段。当下阶段,虽然我国的市场体系已经逐渐成熟,国家对市场企业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步加强。但是仍然存在着极个别不法商人和企业,为了追求成本最小和利益最大化,不惜在生产环节采取一些非常极端的、不合法的手段。例如鸡鸭养殖企业为了提升禽类的自身免疫力,每天坚持投喂过量的抗生素,甚至把人类服用的药物和急救药品都掺杂在饲料中进行投喂。在这种养殖条件下产出的家禽,本身具有极强的耐药性,而这种耐药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疾病的抗击打能力,导致消灭疾病病毒的工作变得愈发艰难。所以,加强疾病防控要注重培养养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宣传,让广大养殖企业认识到自身利益的获取与人民大众的安全必须同时兼顾。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不法企业的监察打击力度,用制度的力量和法律的手段规范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

3 结语

疾病的发生在禽畜养殖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中职学生参加禽畜生产与疾病防治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教育环节,教师要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把有关禽畜疾病的原因以及防治等相关问题都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不仅是对禽畜疾病研究领域的一大利好,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禽畜疾病防治性疾病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浅析畜禽传染病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给禽畜配制饲料 搭配比例要合理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病死禽畜“后事”料理不是小事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禽畜粪便加EM液沤制喂鱼喂虾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