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2021-03-26赵敏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风池穴百会穴

赵敏敏

(东平县中医院中医脑病科,山东 泰安 2715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叫小卒中,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该病具有突然发作的特点,患者可在发病后的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该病患者症状持续的时间虽不会超过24 小时,但其症状可反复发作。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在近期内发生中风的风险极高。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在一周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约为4% ~20.5%,在3 个月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超过10%,且其极易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等病症。可见,该病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1]。需对该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免其发生脑卒中。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用手术治疗该病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就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1 可用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针灸疗法

1.1 针刺疗法

用针刺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传统方法是对患者双侧的风池穴进行针刺,同时为其联用阿司匹林。用该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愈率高,且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我国著名中医张道宗教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取得良好的疗效。该疗法不仅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还可保障其治疗的安全性[2]。

1.2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属于新型的针灸治疗方法,是一种将针刺激和电刺激相结合的针灸治疗方法。有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动物实验后发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鼠进行电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细胞凋亡的问题。有研究人员通过进行临床人体实验后发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百会穴、太阳穴、双侧的风池穴及四神聪穴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该病的效果[3]。

1.3 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疗法是一种将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用该疗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在针刺治疗结束后,将艾绒搓成团,捻裹在针柄上点燃,对针体进行加热,使热力传入其穴位中,以起到行气活血、温通经脉的作用。有研究人员发现,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使用温针灸疗法联合常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不仅可减少其疾病发作的次数,还可预防其发生脑梗死[4]。

2 用针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穴位配伍及效果

2.1 以头针疗法为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穴位配伍及效果

在以头针疗法为主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辨证取穴。通常情况下,可根据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对其双足的运感区、对侧运动区上部3/5 的区域、感觉区上部3/5 的区域、言语一区、言语二区及言语三区等部位施针。在施针时,需按照每分钟不低于150 次的速度用双手快速捻转毫针。连续治疗1 至2 周。有研究人员主张,可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顶颞后斜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及顶旁一到二线等区域,根据虚实辨证的理论,用单式徐疾开阖补泻手法对其进行施针,同时可配合使用相关的中药及开四关疗法对其进行治疗[5]。需连续治疗1 个月。研究证实,该疗法在控制患者疾病的发作、预防其发生脑卒中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有研究证实,与单纯使用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在其顶中线及顶旁一线、顶旁二线等区域辨证取穴,用快速捻针的手法施针,可有效地缩短其疾病发作的时间,降低其疾病发作的频率。

2.2 以体针疗法为主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穴位配伍及效果

2.2.1 用特色体针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穴位配

伍及效果 有研究人员[6]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其进行治疗。方法为:采用提插补法对患者双侧的三阴交穴进行针刺,采用重雀啄法对其人中穴进行针刺,采用捻转提插泻法对其双侧的内关穴进行针刺,采用提插泻法对其患侧的尺泽穴、极泉穴及委中穴等穴位进行针刺,采用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对其双侧的翳风穴、风池穴及完骨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在每次施针时,以患者的患肢抽动3 次为停针的判断标准。患者若存在足内翻的症状,需加用丘墟透照海针法对其进行治疗。患者若存在手指握固的症状,需加用合谷透三间针法对其进行治疗。患者若存在语言不利的症状,需加用刺血针法(取金津穴、玉液穴及廉泉穴)对其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在经过30 天的治疗后,患者疾病发作的次数会明显减少。有研究人员[7]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天柱穴、完骨穴、三阴交穴、风池穴及双侧的内关穴等穴位为主穴,采用小醒脑针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其进行治疗。治疗10天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且治疗后对其进行1 个月随访的结果显示,超过60% 患者疾病发作的次数少于3 次。有研究人员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50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脊椎区的穴位及督脉行经头项的穴位(主要包括命门穴、神道穴、至阳穴、百会穴、腰阳关穴、风府穴及哑门穴等)进行针刺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这50 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效果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50 例患者无显著的差异。

2.2.2 选取特定穴位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体针治疗的效果 有部分医生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三阴交穴为主穴、血管舒缩区的穴位为配穴对其进行针刺治疗,同时联合使用通窍活血类中药对其进行治疗。治疗1 个月后,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患者,且对其进行3 个月随访的结果显示,其脑梗死的发生率及疾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患者。有研究人员发现,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百会穴为主穴进行针刺,同时配合中药汤剂对其进行治疗,2 周后其疾病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的时间明显缩短。对其进行6 个月随访的结果显示,其脑卒中的发生率仅为5% 左右。有研究人员在用西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以百会穴为主穴对其进行针刺治疗,同时通过针刺其气海穴调整其任督二脉,针刺其阳陵泉穴、风池穴沟通表里。治疗2周后,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6 个月的随访后发现,其疾病的复发率也较低。吴威等[8]采用针刺百会穴、对头面部进行循经推拿的方法对存在中风先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患者进行治疗,并以三七、花椒及肉桂等药物配制成“培元神” 药饼,采用隔药饼艾灸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患者。

2.3 用其他的针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

有研究人员在用体针疗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对其足三里穴及风池穴进行重灸)对其进行治疗。治疗3 周后,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而且,对其进行6 个月随访的结果显示,其疾病发作的频率明显降低。有研究人员采用点刺出血疗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十二井穴进行针刺治疗。治疗1 个月后,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6 个月随访的结果显示,其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研究证实,用针刺疗法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翟阳等[9]在用西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联用舌针疗法(对其舌底的穴位、舌面进行针刺)对其进行治疗,同时采用捻转补法对其海泉穴、心穴、肝穴、脾穴及肾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均施针不留针)。治疗3 个月后,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患者。目前,有部分医师采用重手法快针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头、体等部位的穴位进行针刺,并对其足三里穴、四神聪穴、外劳宫穴、三阴交穴、百会穴及阳陵泉穴等穴位进行重灸,同时让其口服具有活血通络、滋补肝肾作用的中药汤剂。连续治疗3 个月后,其轻瘫、眩晕、偏身麻木、视歧昏瞀及言语蹇涩等症状明显减轻,其晕厥发作的次数也大幅减少[10]。

3 小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老年人常见病的发病率大幅升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极易进展为脑梗死,故对该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控制其病情的进展,改善其预后十分重要。祖国医学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对该病也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临床实践证明,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疾病的发作,降低其出现完全性卒中的几率。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风池穴百会穴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风池穴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一穴解决“路怒症”
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进展
针灸穴位保健——百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