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能力大赛四个关键点探析

2021-03-25张坤晶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张坤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深圳 518172)

在教育部破除“五唯”的教育评价改革指引和激励下,有更多高校更加注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多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教学比赛,这种转变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所探讨的教学能力大赛全称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以下简称教学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积极组织教学团队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参赛学校的教学实力与教师的个人风采,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何能够在教学能力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是每个参赛学校和团队都关注的重点,也是所有参赛教师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教学能力大赛的新变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由来已久,至今已经有10 年的历史。教学能力大赛的前身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从2010 年开始到2017 年共举办了8 届。在2018 年改革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从2018 年到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已经举行了两届。

(一)教学能力大赛的变化

一是比赛不分专业;以前信息化教学大赛是分专业进行,而教学能力比赛不分专业,总体上分为三个组,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组、专业课一组和专业课二组。二是只接受团队参与比赛;教学能力大赛重点考察2-4 人教学团队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助力打造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三是限定参赛学时;专业课程作品不少于连续16 学时连续完整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程作品不少于12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四是促进教学专题研究;除了像往常比赛,需要提交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要提交一份体现教学研究的教学实施报告。五是首次设置一个新赛项。要求参赛团队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现场课堂教学,并进行评价反思。六是强调视频完整性;规定团队所提交的视频总时长为40 分钟,原则上每个参赛成员须提供一段教学视频,完整展现教学内容,不得有剪辑等技术处理的痕迹。七是注重决赛临场表现。以往比赛都是通过提交的视频作品评选,但改革后增加决赛讲课环节,凸显比赛重视现场教学能力展示。

(二)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现代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职业院校现代教学手段改革,促进职业院校现代教学环境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现代教学能力一般包括:基础教学能力、现代教学能力和参赛展示能力三部分。第一,基础教学能力一般包括对教学方案设计、执行、评价、反思能力,对教学内容选择、整理、分析、理解能力,德育、思政,常规教学组织、管理、活动设计能力等等。第二,现代教学能力一般包括现代教学理念理解能力、设计实践能力、高效实施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利用整合能力、诊评整改能力。其中,现代教学理念理解能力又包括开展混合式教学、发展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虚拟化教学。第三,参赛展示能力注重考核参赛教师的展示能力。具体包括对于比赛文件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比赛作品的创新能力、在现场讲课答辩时所展现的基础素养能力。

二、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的必要性

经过对教学能力大赛的新变化,以及比赛设计目的和预期目标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高难度、高影响力的教学比赛,同时也是一个高“含金量”的教学比赛,因此也吸引了全国许多优秀的教师参赛。如果在教学能力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不论是对于参赛教师,还是对于其所在学校,都会带来很大的荣耀。另外,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大背景下,教学能力比赛也会对广大的职教学生带来很大的收益,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教学能力比赛是高“含金量”的教学比赛:首先,竞争激烈、难度高;教学能力比赛是一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全国性质比赛,每一个最终走上获奖台的团队都是经历了千锤百炼,他们首先要在校赛、市赛、省赛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才能进入全国决赛,再与全国的高手进行巅峰对决竞争,最终只有10%的一等奖。有数据显示2019 年有“37 个省(区、市、兵团)举办了省级比赛,作品总数为16921 件,参赛教师数达到45805 人,作品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2881 件,参赛教师达到7776 人。”[1]其次,受益面大;教学能力比赛将有助于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育训并举,在全国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生态。教学能力比赛所面对的老师不仅仅是高职,而且还有中职,在全国职业院校”百万扩招”的大背景下,将有助于全国职教系统的教育质量提升,有助于所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素质显著提高。再次,教学比赛贴近实际教学;能力大赛的比赛考评要求重点考察教学团队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列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以及进行教学反思改进的能力,这将更有助于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最后,凸显职业性和技能性。教学比赛内容直接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所需技能,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参赛团队还可以引入企业的一线技工和技师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能力比赛不仅是职业院校老师教学能力的比赛,也是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大比拼,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优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职业院校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是一种非常好的展现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成长方式。每一位教师在开始职业生涯时,首先应该能够站好讲台,讲好每一堂课,然后才是追求个人职业空间的发展。所以每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不管比赛的结果如何,这种经历都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也有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

三、赢得教学能力比赛的四个关键点

教学能力大赛吸引了全国职教老师的广泛参与,从公共基础课教师到专业课教师,都可以通过这个比赛平台一展身手。那么,怎样从众多的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赢得比赛,是所有参赛教师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从以往的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分析,赢得教学能力比赛要充分认识以下四个关键点。

第一,思想认识有高度;作为参赛学校和老师们,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主办方举办全国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国家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单纯的“锦标主义”。所以在准备教学能力大赛时,一方面,参赛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前期教学基础、潜心地研究专业教学、认真地总结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参赛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充分发动所有二级学院和教学部门的教师积极参赛;要设立奖励机制,充分激发全校教师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要给参赛教师们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服务,消除参赛教师的后顾之忧。

第二,教学能力瓶颈有突破。教学能力比赛要求是团队参赛,而团队作战是突破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瓶颈的较好形式,因为这种参赛形式的优点是人多力量大,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每个参赛教师可以扬长避短。但是如果团队成员人心不齐,就会由优点变成缺点,变成“人多手杂”,团队办事效率低下,所以参赛团队一定不能够是临时拼凑,一定要是志同道合的战友。积极进取的参赛团队优势体现在,一是在参赛资料准备上分工合作,整齐划一;二是在教学风格上各有不同,各具特色,有利于展现综合实力;三是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迎难而上,而不是畏缩不前,消极对待。根据以往参赛经验,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次的教学文件修改,教学视频的反复拍摄,以及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和麻烦,每个团队成员需要发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去打磨自己的参赛作品。如果没有每个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最终走到成功的领奖台的,所以要发挥团队的力量,突破参赛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瓶颈。

第三,参赛材料展示有创新。参赛材料准备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参赛团队是否有机会进入面试环节,所以参赛资料展示上一定要有所创新。教学能力比赛需要提交的文件有五大块: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实录视频。从专家的评审惯例看,首先评审的内容就是实录视频,因此参赛视频对于参赛团队是否能够胜出至关重要。创新的起点是一切基本要素都完备,所以首先应在提交的教学视频上具有完整性。此处的完整性是指视频画面的完整性,声音的完整性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例如在视频拍摄时出现画面不完整的镜头容易影响评分,具体是指视频中出现半个投影仪图片,半个学生头部的镜头等一些不完整的定格画面;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是指在你所提交的授课视频中讲解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部分,有导入、有重难点讲解、有互动,最后还要有小结。而不是我们简单所想的,从一堂课当中截取10 分钟作为参赛作品提交等等。为了有效避免在这些非常重要的基本要素准备上错误,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家顾问团队来指导,这样会让我们的参赛作品更加具有竞争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丢分。经验丰富的专家还会给参赛团队详情介绍以往取得一二等奖的参赛团队,他们的精华和精髓之所在,高屋建瓴地指导参赛团队的作品,开拓参赛团队成员的思路和视野。总体而言,参赛资料展示创新可以从回应教育界重点和热点问题着手。从最新的教育政策分析,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参赛资料在授课内容中应注意融入“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因为“高校各门课程都负有育人的重要职能,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另外,“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3]所以这两点是目前中国教育界的教学改革关注热点和重点内容,而在提交的参赛资料中如果注重与这些热点和重点内容有效融合,将凸显参赛团队的创新点。

第四,赛务保障有力。教学能力比赛已经不仅仅是参赛教师个人的行为,或者是参赛团队的小集体行为,而是一个学院乃至学校的集体行为。从以往获得一、二等奖的团队来分析,他们都得到了强有力的赛务保障。首先,组织保障;主管教学的校领导需要在赛前动员号召各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部门组织和选拔优秀的参赛团队。其次,经费保障;为每个学院和教学部门推荐的参赛团队提供一定的比赛经费,让他们对于应付比赛准备中所需要的开支没有后顾之忧。比如视频拍摄费用、给学生购买集体服装的费用、请专家指导的费用、订购盒饭的费用等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专业技术支持团队保障。为了赢得比赛需要学校出面寻找最优的专家团队和摄影团队精心打造最强的参赛团队。因为这些事情在校领导的推动下,可能更有利于快速、高效地解决,可以帮助参赛团队集中精力在教学内容和展现形式上精心准备,节约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以帮助选择专业视频拍摄团队为例,来说明有力赛务保障的重要性。专业视频拍摄团队,对于赢得比赛至关重要,它一定是“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没有专业的视频拍摄团队将会让优秀的参赛团队功亏一篑。笔者就曾有过一次非常惨痛的教训,为了节省成本,请了一个学生创业的视频公司进行课堂实录拍摄,本想着按照比赛要求一拍到底,只用一个机位全程拍摄就好,也不算什么特别复杂,但是拍了两次修改多次,最终的结果都不能让人满意,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后悔不已。首先,声音不是特别清晰,最重要的是画面不清晰,特别是拍摄投影仪的画面时有色差,很不清晰,当时看到他们提交的视频文件后就有预感——绝对失败。所以本人的经验教训就是在视频拍摄上不能够掉以轻心,不能够为了降低成本而随便选择拍摄团队,不能够降低拍摄品质将就地提交参赛视频作品,不能够使用视频拍摄摄像机的话筒来收录学生和老师授课的声音,一定要使用专业录音的“小蜜蜂”,特别是老师的授课声音;比赛的课件不能够用投影仪展示,最好用大的液晶显示屏展示,这样拍摄出来画面就不会出现色差和画面跳动的情况。因此选择专业的视频拍摄团队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拍摄视频的清晰和画面的完整,二是确保老师和同学的声音能够清晰完整的收录,三是能够选择最佳的角度把授课教师、PPT 显示内容、发言和听课学生最好的拍摄进来。相信专业的摄像团队拍摄一两次就可以到位,所拍摄视频能够以最佳的视角和效果呈现参赛老师授课过程,助力参赛团队赢得比赛。

赛后的实践效果明显,所有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的老师都有收获很大的感受。因为通过教学能力大赛,可以真真切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让教师可以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重点难点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可以为祖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