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的再传播

2021-03-25刘慧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欧亚大陆欧亚文化交流

刘慧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 524000)

做好一带一路背景下欧亚大陆中国文化传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与欧亚国家更好地开展贸易合作,提高文化对外输出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能使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带动下,更好融入欧亚地区文化体系,为我国文化传播发展创造良好时代机遇。

一、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传播现状

(一)缺乏文化发展传播活力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的传播发展大部分依靠商业贸易形式输出。但由于我国文化内容分支较多,加之欧亚地区文化形式与我国文化体系具有较大偏差,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传播,长期处于概念性传播状态,大部分欧亚大陆历史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对中国文化认识缺乏思想认同,使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传播难以呈现立体化发展。目前,部分欧亚国家已将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纳入基础教育发展体系,但对内容的研究、学习与运用,仍然局限于对理论性内容了解,无法基于当前阶段我国文化发展形势对中华文化研究作出正确判断,促使中华文化在欧亚大陆传播形成内向循环,不能对中华文化研究进行内容拓展,对中国文化广泛传播发展形成制约。[1]

(二)存在中华文化历史发展断层

曾经的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是中华文化向欧亚地区进行文化输出的重要路径。后续阶段,随着历史文化发展形势不断变革,中华文化向欧亚地区的传播大部分基于政府外交、商业贸易等途径得以实现。这一方式虽然保持我国与欧亚部分国家文化交流,但存在文化输入途径单一及文化内容不完善问题,不利于中国文化在欧亚地区传播。除此之外,由于我国近代历史发展受诸多外部因素影响,我国与欧亚部分国家文化交流频次有所下降,导致欧亚部分国家对中国文化理解产生一定文化断层,不能基于现代化文化发展视角了解中国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主要停留于18-19 世纪之间,最终促使中国文化发展传播难以在欧亚地区树立良好文化形象,阻碍中国文化传播发展。

(三)本地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排斥

欧亚地区部分国家对宗教文化强烈追捧,有坚实的本土文化发展基础。从历史发展背景来看,欧亚地区大部分国家是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宗教文化构成欧亚部分国家文化体系基础。这一模式导致外来文化难以撼动欧亚部分国家文化基础,外来文化的传播也仅限于对文化内容理论研究。正因如此,中国文化在部分欧亚国家文化渗透,常出现被排斥现象,使中国文化不能以多元化姿态融入欧亚地区部分国家文化体系,降低中国文化在欧亚地区文化影响力。另外,宗教文化发展实际上对欧亚部分国家政治、文化发展形势形成限制,外来文化难以突破本地宗教文化限制,中国文化在欧亚部分国家的传播,仅仅存在于形式上传播发展,难以深入欧亚国家文化体系内部。

二、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提高中国文化欧亚世界影响力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倡议的有效落实,填补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空白,对提高我国国际声誉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质上来说,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使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布局,逐步从向内进口转为对外出口,文化输出也不再局限于大型企业、政府机构之间文化交流,中小企业、民间组织也逐渐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在欧亚地区传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正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之下,中国文化得以从多个角度及基于多种形式融入欧亚部分国家文化体系,使中国文化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体系,而是成为能在世界范围内协同世界各国文化体系发展文化机制,对我国未来阶段更好利用文化输出提高国际影响力、树立积极国际形象奠定良好根基。

(二)加强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文化思想输出

文化思想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文化传播之所以能形成完善文化体系,是由于在传播过程中主要传播主体,对不同文化内容形成一定了解,使其产生独立文化思想。基于对文化思想学习及文化内容认识,实现对文化体系的建立。而一带一路经济倡议,恰好运用产业发展通道,将中国文化思想带入欧亚大陆部分国家,使当地人民群众对中国文化认识形成良好文化印象,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印象的不断加深对形成文化思想提供有利条件,最终使中国文化在欧亚地区的传播突破发展环境的限制,在思想上形成良好文化认同,为中国文化在欧亚地区部分国家传播发展创造新的时代机遇。[2]

三、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再传播路径

(一)强化欧亚地区经济、文化协同发展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发展重要机遇。企业要紧抓这一时代机遇,充分肩负中国文化对外输出重任,加强与欧亚地区经济、文化协同发展,基于地方政府机构支持,实现中国文化与欧亚地区国家本土文化一体化融合,以经济建设为导向,助力中国文化输出多元化开展。例如,针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地方政府机构也面向相关产业将茶文化中心思想纳入国际发展交流体系,由地方政府机构为企业提供茶文化发展传播资源支持,并联动欧亚地区不同国家企业、政府机构,一同开展文化发展交流体系化联动,利用对外贸易及产业合作等多种路径,将我国古代茶文化与现代茶文化做一体化整合,使其能更好融入欧亚部分国家文化体系。从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落实中,促使中华文化能对欧亚部分国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建立信息化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平台

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合作的重要前提。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文化交流合作,能更好加强文化对接能力。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提高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应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导向优势,基于现有互联网发展体系,建立文化交流发展交互平台,由政府机构主导文化交流工作,企业则要做好与国外企业对外沟通,建立完善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平台,采用文化交流的办法拉近贸易关系,使文化交流能成为产业经济建设重要切入点。[3]此外,建立信息化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平台,不仅能从企业对外合作角度实现中国文化国际输出,同时亦可将不同国家文化体系,信息化文化交流发展机制,使欧亚大陆各个国家均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交流环境,为未来阶段我国文化对外输出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三)提升经济贸易发展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能力

文化输出需要时间发展沉淀,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文化对外输出,应做好长期化发展布局。对此,政府机构应为企业提供一定文化资源支持,与民间机构与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完善文化输出发展体系,将企业作为文化输出跳板,逐步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调整文化输出策略,保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输出,能使用不同国家文化环境,在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前提下,推动文化输出多元化开展,使文化输出成为常态化发展形势,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良好发展循环,进一步弥补企业在文化输出方面不足,促使企业、政府机构及民间组织等能在中国文化对外输出方面,充分起到文化输出引导作用,为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下更好提高文化输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四)创新一带一路经济差异下文化交流发展新形式

依托于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文化输出,应基于时代发展变化做好文化交流创新,改变传统模式下被动参与文化传播基本现状,要先于经济体系建设开展文化传播铺垫,为后续阶段深化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及提高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做好充足准备。首先,在文化交流方式上,应采取文化交流双向融合策略,避免单方面文化输出使文化传播受限,要在接纳国外文化体系的同时,将有利于我国文化传播发展内容加以利用,使文化传播发展能形成外向循环。其次,在文化输出的策略方面,需要解决不同国家文化发展现状做好文化对接,利用商业贸易了解各个国家文化发展体系,并针对不同文化发展体系问题,制定科学的文化传播策略,使中国文化在欧亚地区传播发展畅通无阻。最后,在文化输出的内容方面,应做好对文化内容筛选,选择符合欧亚地区部分国家文化特征文化内容作为主要传播主体,以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为文化输出选择适宜方向,提高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在欧亚大陆传播能力。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文化输出,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中国与欧亚地区部分国家文化交流水平,提高经济产业发展合作能力,使欧亚地区部分国家能在中国文化影响下,深化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合作,弥补经济建设发展文化交流不足,为后续阶段我国更好地开展对外贸易及文化发展对接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欧亚大陆欧亚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如何在几分钟之内往返欧亚大陆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五——欧亚大陆能源的东西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