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1-03-24黄建中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黄建中

[摘 要] 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趋于成熟,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接触比较广泛的群体,其价值观十分容易受到冲击,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需要充分发挥出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结合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开展思政教育。

[关键词] 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2-0099-03

思政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渠道,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在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程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需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坚持“八个相统一”,要在增强思政理论说服力上下功夫,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思政课程教学需要教师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规律,需要引入与“立德树人”理念一致“三全育人”教育理念[1],积极推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一、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在教育教学改革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理念、手段都在不断变化,思政课程教学效果不断优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思政课程并未真正深入大学生内心,思政课程教学仍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程价值的发挥。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面临着以下困境。

(一)思政教学缺乏统筹规划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很少与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仍以思政教师课堂教学为主,思政教学内容也未能与校内的社团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虽然不少高校开展了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但这些活动内容也未能积极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校内一些部门也未能在资金、人力、场地等方面积极提供支持,各个学院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各自为政,这严重影响了思政教学的效果。在思政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也没有积极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也没有积极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教学联动与统筹机制建设不到位。

(二)思政教学连贯性较差

在教育部、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努力下,思政教学取得了新成就,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不断加强,然而一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仍存在断层现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程被不少高校集中安排在大一、大二,三年级与四年级并未设置相关课程,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断层”。与此同时,思政学科知识的传授应该是递进的,但目前国内从小学至大学思政课程教材的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对一些重要内容或观点的阐释不强,大学思政教材中部分知识重复化、抽象化,也没有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去编写教材,造成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系统性与连贯性不足。

(三)教学片面、学生参与度低

要想使思政课程走进大学生的内心,就需要把握好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思想更为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与以往学生相比更富激情,也更具有创造力与想象力。因此,思政教学应该主动去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口味”。然而,目前高校思政教学侧重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比较严重,枯燥的思政理论无法吸引学生,教师在讲解思政理论时也并未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情讲解,思政理论吸引力与说服力不够。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思政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政治素养、综合素质的培养局局限于课堂上,并没有积极利用互联网与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思政教学片面,還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二、“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思政教学全员育人是指学校各部门、各人员联合家庭、社会与学生一同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形成多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思政教学全过程育人是指学生从入学至毕业这一时间段内都接受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思政教学全方位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内教学与课外多种教学活动与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例如学生综合测评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在“三全育人”教学理念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新时期获得了比以往更显著的意义,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更为关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要举措。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各种思想文化激荡对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个人意识、行为方式等造成了冲击,高校校园内学生违背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甚至部分学生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从不同方面对高校市政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意见,高校在这一背景下需要认识到思政教学发挥的作用,积极推动思政教学改革,以顺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

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在教学中坚持德育为先、以德为中心[2]、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当前,高校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导致不少大学生空有满腹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却不强,难以培养出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想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个人成长成才就需要迫切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思路与模式,应该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3],更关注学生德育教育与身心健康,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回答了高校思政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高校思政教学应该深刻把握十九大精神,结合“三全育人”理念重新审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摸索思政教学新方法、新渠道,积极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打造思政教育新格局[4]。

(一)形成“全员育人”新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不是思政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学院的事情,它关乎全体学生、关乎高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因此需要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形成思政教学合力,让学生入脑入心,让青少年有更多获得感。

首先,高校内部应该加强统筹规划,打造思政课程教学协同机制。在制度层面上对各学院、各部门、各层级教学管理人员、思政教师的职责进行明确,指导教学管理人员与思政教学有序开展思政教学活动。为了提高思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对“三全育人”的认识,在教学工作中能够积极协调与配合,高校应该积极通过组织会议、部门会议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强化思政教师等人员全员育人意识,让更多的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工作态度等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使大学生从心灵深处愿意接受并产生价值认同。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友会、校友群积极与企业、行业组织沟通,要发挥朋辈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健全思政教学师生情理互动机制,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参与到思政教学中。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一代,更愿意向他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同时思政教学的主体也是大学生,因此需要加强师生情理互动机制建设,利用校园网教师答疑模块、微信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让教师可以更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与精神需求,更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学,这种思政教育师生情理互动机制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

其次,高校还应该积极外部力量合作,共同探索思政教学改革新方向,打造多位一体育人新格局。学生家长有权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可以使思政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因此,高校应该利用校园网、微信等载体建立家校联盟,由高校安排专人主管负责相关工作[5]。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盟平台实施与学生家长线上沟通,交流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与思政课堂情况,也可以使思政教师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兴趣爱好,结合学生實际情况开展思政教学,从而提高思政教学效果;而家长也可以通过与思政教师的线上交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与思政教师一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通过家校联盟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前来学校参观,举行家校思政教育线下交流会,使思政教师、辅导员、学生家长可以面对面沟通,共同为思政教学、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建议。高校在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同时,在教育主管部门与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还应该积极与当地行业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沟通,广泛开展思政教育宣传工作,使思政教学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以学生所学专业与实践需求相结合更科学地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思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探索“全程育人”思政教学体系

高校思政教学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政课应从过去“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应该持续性、系统化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将思政教育深入到大学生各个成长阶段,做到入脑入心,使思政教学可以发挥更大的育人实效。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省市、自治区,学生的成长环境差异较大,“一刀切”的思政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教学工作实际需求。因此,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应该把握规律,从学生入学至毕业这一阶段内把握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需求等,在全过程育人大方向下抓好教育重点,提高思政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高校在规划思政课程时,应该考虑到一年级的新生刚刚步入人生的新阶段,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因此应该加强大一新生的养成教育,通过新生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思政课程第一课可以以“大学第一课”为主题,开展安全教育、宿舍管理教育,还可以举办班级联谊会活动锻炼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大一新生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学生。从第二周开始,一年级思政课程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二、三年级的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为了贯彻落实全过程育人理念,思政教师可以积极与某专业教师沟通,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使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开展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专注等理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思政教师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明是非、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而四年级的学生则面临升学与就业的选择压力,高校思政教学可以以感恩教育、就业指导、心理疏导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社会,还可以通过致毕业生最后一封信等方式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母校的情怀。

同时,高校还可以以党团为引领指导思政教学全过程育人工作,加强党团建设,完善团支部工作服务体系,利用微信等畅通团组织与基层团员的沟通渠道;团支部成立以团支书为中心的权益小组,收集广大学生与团员的诉求,归纳整理后将超出支部范围的问题反馈给学院与学校相关部门。高校还应该与时俱进,引入新媒体作为思政教学一大助力,利用微博、微信、网络公开课等平台进一步创新思政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加强思政教师新媒体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思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学生的需求与成长规律开展思政教学,改善思政教学效果。

(三)构筑“全方位育人”教学机制

传统思政课堂是思政教学的主阵地,思政教师必须抓好思政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在理论讲解过程中融入“恋爱观”“职业观”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最近的热点事件,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将思政课程理论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氛围,利用情境教学、讨论教学等手段增强思政课程的活力。除了抓好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思政课程线上课堂教学,思政线上课堂的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通过教师引导,灵活运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学等教学方式,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思政教师在线上课堂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和热点问题开展线上讨论,分享交流观点与学习经验,打造浸润式的课堂,还可以根据学生线上课堂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抓好思政实践教学,利用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思政实践教学,实现思政课立体化教学。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开展专业知识竞赛、学会才艺竞赛等活动,思政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给予学生自我成功的体验。在节假日,思政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当地历史博物馆、民俗文化馆、革命纪念馆等场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主题教育,让大学生可以在现场感受当时所处时代的背景等,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教科书上的文字和图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思政教学,挖掘现实生活中思政元素,将思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增强思政课程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该把握教育改革方向,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合格的“接班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时期需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导向,创新教学理念、手段与方法,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学体系[6]。

参考文献:

[1]杨涵钧.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推进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8):97-98,101.

[2]周悦,仝其宾,胡杨.“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J].智库时代,2020(15):229-230.

[3]陈思,张宗江.新时期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1-4.

[4][5]陈青.“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协同育人格局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6):113-116,125.

[6]陶辉.“三全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审视及实现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75-76,79.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