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中药热敷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3-23虢英存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

虢英存

(沂水县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山东沂水 276400)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会对患者机体中轴关节以及双侧骶髂关节造成损伤。有研究报道,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为0.18%[1]。目前临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2]。在该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 患者并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厌食、乏力、体重降低以及贫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患者出现骶髂关节炎、胸腰椎病变等,甚至可导致重大脏器功能障碍[3]。目前临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能够促使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消除,疾病症状得以缓解,但具备较高的复发率[4]。 近年来,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面,中医疗法的优势逐渐凸显,如电针及中药热敷等,可使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5]。为进一步探讨电针联合中药外敷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该次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2021 年3 月该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3 例为对象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3 例。 纳入标准: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6],且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合并骨折的患者;脊柱病理性改变的患者。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7)。 对照组男33 例,女13 例;年龄51~76 岁,平均(60.20±5.32)岁;病程1~3 年,平均(1.70±0.25)年;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分级:B 级10 例,C 级10例,D 级12 例,E 级14 例。 观察组男35 例,女12 例;年龄50~77 岁,平均(60.45±5.10)岁;病程1~4 年,平均(1.77±0.30)年,ASIA 分级:B 级11 例,C 级9 例,D级13 例,E 级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该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规格:0.25 g/片),0.5 g/次,2 次/d,用药14 d 后,调整药物剂量为1.0 g/次,3 次/d,连续治疗15 d。

观察组接受电针联合中药热敷疗法治疗。 (1)电针疗法。患者取俯卧位,选择肾俞穴、肝俞穴、阿是穴、夹脊穴、督脉穴、脾俞穴等,使用1.5 寸毫针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行针得气后,连接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苏州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B-WZ1,苏械注准20172261553),功率设置为60 VA,留针25~30 min,每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15 d。(2)中药热敷疗法。药方:狗脊160 g,制川乌、草乌各120 g,乳香、没药各100 g,当归、鹿衔草、川芎、杜仲各60 g,怀牛膝40 g,将上述中药研磨粉碎后装入布袋内, 将药袋加热至适宜温度后,对患者背部夹脊穴进行热敷,25~30 min/次,1 次/d,连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具体判定标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1 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降低至正常范围,X 线片与CT 检查显示骨质病变改善,为显效;VAS 评分为2~5 分,CR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X 线平片与CT 检查显示骨质病变改善,为有效;VAS 评分>5 分,CRP 水平无明显变化,X 线片与CT 检查显示骨质病变无改善,为无效[7]。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枕墙距、指地距、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 VAS 评分范围为0~10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则表示疼痛越严重[8]。 枕墙距测量方法:双腿并拢,脚后跟紧贴墙面,收下巴,眼平视,使用直尺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距离。 指地距测量方法:患者直立,两足并拢,两膝伸直,做弯腰动作,两臂下垂伸直,两手尽量下伸,使用直尺测量指尖与地面的距离。 脊柱活动度测量方法:患者取站立位,双上肢自然下垂,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前面或后面,搓热双手,嘱被检查者作颈部前屈、后神、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运动,腰部前屈、后神、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运动,使用量角器测量活动范围。 胸腔活动度测量方法:将软皮尺放于患者第四肋间隙水平,测量患者深呼气和深吸气之间的胸围差。

(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A 水平。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与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枕墙距、指地距、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枕墙距、指地距均短于对照组,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与活动度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与活动度比较(±s)

组别对照组(n=46)观察组(n=47)t 值P 值VAS 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5.28±1.26 5.30±1.28 0.076 0.940 4.20±0.32 2.85±0.29 21.327 0.001枕墙距(cm)治疗前 治疗后4.45±1.13 4.35±1.25 0.404 0.687 3.70±1.00 2.35±0.45 8.425 0.001指地距(cm)治疗前 治疗后34.62±8.52 33.90±7.65 0.429 0.669 20.55±3.62 12.55±2.80 11.936 0.001脊柱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后3.85±0.30 3.88±0.36 0.436 0.664 4.10±0.36 5.12±0.50 11.269 0.001胸腔活动度(mm)治疗前 治疗后37.16±3.26 37.22±3.36 0.087 0.931 40.47±4.50 48.20±5.80 7.170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ESR、CRP 与免疫球蛋白A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 与免疫球蛋白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CRP(g/L)治疗前 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g/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6)观察组(n=47)t 值P 值45.71±10.26 45.12±10.15 0.279 0.781 25.85±4.62 20.93±3.26 5.944 0.001 29.46±5.26 29.41±5.10 0.047 0.963 14.12±3.23 9.49±2.21 8.083 0.001 3.28±0.82 3.30±0.91 0.111 0.912 2.60±0.42 2.16±0.38 5.300 0.001

3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侵犯脊柱的疾病,随着病情进展, 会对患者的骶髂关节等部位正常活动造成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骨折发生率高,有研究报道,强直性脊柱炎群体脊柱骨折发生率为4.0%~31.0%[9]。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容易出现椎体的骨质疏松、僵硬以及后凸畸形,其会改变患者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导致脊柱发生融合,在受到外力轻微冲击后,则可能出现骨折,且易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后期易合并安德森损害。 患者融合的脊柱发生侵蚀性破坏, 椎体或椎体-骨化椎间盘平面发生溶骨性变化,四周具备硬化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危害[10]。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治疗以消炎与抗风湿药物为主,能够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晚期则需要为患者实施手术矫正治疗,但存在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不足之处。 从中医角度来看,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机制主要为机体肝肾不足、 内脏虚空以及内外合邪,采取电针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可有效扩大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电针治疗中,针刺夹脊穴,可以调节阴阳平衡,激发经气,疏通脉络;针刺肾俞穴、肝俞穴、阿是穴等穴位,可以改善神经-体液功能,降低前列腺素含量,提高β-内啡肽含量,达到止痛的效果[11]。 同时中药热敷可发挥疏通经络、温肾活血的作用,其中当归、杜仲、怀牛膝具有温肾壮阳、补益气血的功效;制川乌、没药、制草乌具有舒经活血、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强督、散寒通络的效果,可促使患者的脊柱与胸腔活动度扩大。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枕墙距、指地距均短于对照组,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电针联合中药热敷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度,扩大脊柱与胸腔活动度。该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ESR、CRP 与免疫球蛋白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电针联合中药热敷疗法可降低患者的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并提高其局部免疫能力。 分析其原因为, 针刺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炎症性痉挛症状,并可调节患者的骨节应变能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制川乌中的成分可发挥镇痛、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的功效;草乌外用可麻醉末梢神经,使疼痛程度减轻;乳香具有消炎防腐的作用,能促进多核白血球增加,以吞噬死亡的血球及细胞,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没药中的石油醚可抑制角叉菜聚糖诱导的炎性反应[12]。

综上所述,电针联合中药热敷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确切, 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其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 型糖尿病肥胖成人生活方式改变及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