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饲料配方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1-03-19马延旭伊宏峰刘志文王婕姝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3期
关键词:黑水羽化废料

●马延旭 伊宏峰 夏 烨 刘志文 王婕姝※※

(1.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 吉林 132000;2.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黑水虻原产于南美热带草原,属双翅目水虻科[1]。近年来,黑水虻作为一种有益环境的资源昆虫,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2]。黑水虻成虫不进入人居空间,无需摄食,且繁殖能力强,一次性产卵800~1 000 粒;幼虫生命力顽强,适应腐生性环境,能够抵抗干旱、缺氧及食物缺乏等不利环境因素。黑水虻主要以畜禽粪便、餐厨垃圾、腐败的秸秆为食。经黑水虻幼虫处理后的动物粪便,有害菌数量会大大减少;减少有机垃圾,有助于处理城乡生活垃圾;经黑水虻分解过的垃圾不但可以消除难闻的气味,而且幼虫粪便(虫砂)可作为上乘的有机肥原料[3]。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体内干物质的粗蛋白含量高达45%~47%,粗脂肪含量为31%~33%,营养含量高,可广泛应用于禽、畜、鱼类饲料的生产[4-5]。

随着黑水虻应用价值不断得到发掘,利用动物粪便或餐厨垃圾来人工饲养黑水虻的项目也逐年增多。吉林省柞蚕资源相当丰富,每年在蚕蛾繁种季节,获取蛾卵的同时会产生大量蚕蛾制种废料,这些废料主要为未产出蛾卵和部分蛾腹。柞蚕蛾体内蛋白质、脂肪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含量丰富均衡,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昆虫性饲料源[6]。作为国内玉米的主产区,吉林省每年也会面临随玉米深加工所产生大量玉米废料的问题,这些玉米废料营养丰富,但如不及时进行科学处理,会发酵生成许多有害物质,无法进行后续利用。因此,本次试验利用柞蚕蛾制种废料和发酵玉米面废料作为饲料饲养黑水虻幼虫,能够为人工养殖黑水虻幼虫提供新思路,也能为有机垃圾生物降解问题和创建生物链式养殖模式探索出新办法和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饲料配制

1.1.1 材料黑水虻卵50g(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提供),蚕蛾制种废料(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发酵玉米面废料和麦麸。

1.1.2 饲料配制处理1:发酵玉米面废料和麦麸按1∶1 比例混合配制,加1.5 倍水浸泡24h,均匀混合后放置于4℃冰箱备用;

处理2:蚕蛾制种废料加1.5 倍水浸泡24h,均匀混合后放置于4℃冰箱备用;

处理3:蚕蛾制种废料和发酵玉米面废料按1∶1 比例混合配制,加1.5 倍水浸泡24h,均匀混合后放置于4℃冰箱备用;

处理4:发酵玉米面废料加1.5 倍的水浸泡24h,均匀混合后放置于4℃冰箱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黑水虻卵预处理将黑水虻卵全部置于人工气候箱(型号BXS-800,上海博迅)内孵化,箱内设定温度25℃,相对湿度65%。孵化后使用发酵麦麸作为黑水虻幼虫的饲料,连续饲喂5d。

1.2.2 饲养方法选取经过预处理、大小一致的健康黑水虻幼虫6 000 只,每个处理组各1 500只,每个处理组设置3 个重复试验。将幼虫放入干净的饲养箱(60cm×45cm×30cm)中,每个饲养箱500 只,饲养箱内加入经过预处理的饲料,将饲养箱置于人工气候箱(温度25℃,相对湿度65%)内饲养。试验期间保证饲料充足、含水量相对稳定。

1.2.3 发育测量方法每个饲养箱每3d 随机挑选100 只幼虫进行称重并记录,记录数据后将幼虫放回饲养箱内继续饲养。当开始有黑色预蛹出现时,及时将预蛹移出,放置在干净的单独饲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直至羽化成虫阶段。

本次试验中幼虫体重、老熟幼虫体重、化蛹率、羽化率和成活率的判定方法如下:

幼虫体重是指从试验开始至幼虫体重达到最大值为止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老熟幼虫体重是指幼虫达到的最大体重并停止取食,开始进入预蛹期这一阶段的体重平均值;

化蛹率是指每个处理全部成功化蛹的数量与幼虫总数的比值;

羽化率是指每个处理全部成功羽化的数量与蛹总数的比值;

成活率是指每个处理成功羽化的幼虫数量与幼虫总数的比值。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SPSS20.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下各组黑水虻幼虫和老熟幼虫百虫体重,见表1。4 个处理黑水虻幼虫百虫体重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处理2 组黑水虻幼虫百虫体重最小,平均7.34g;处理3 组黑水虻幼虫百虫体重最大,平均13.31g。当4 个处理组的黑水虻幼虫长至老熟幼虫阶段时,处理4 组黑水虻老熟幼虫百虫体重最大,平均29.71g,显著高于其他3 个处理组(P<0.05);其次是处理3 组和处理1 组,平均百虫虫重分别是24.57g 和21.13g,这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2 组平均百虫总重只有14.46g,显著低于其他3 个处理组(P<0.05)。

表1 不同处理组黑水虻幼虫和老熟幼虫百虫体重

不同处理下各组黑水虻幼虫化蛹率、羽化率和成活率结果,见表2。4 个处理组中黑水虻幼虫的平均化蛹率分别为96.4%、98.2%、94.6%、97.0%,平均羽化率分别为98.2%、99.0%、97.7%、98.9%,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4.6%、97.2%、92.4%、96.0%。各处理组间的化蛹率、羽化率和成活率均差异显著(P>0.05)。

表2 不同处理组黑水虻的化蛹率、羽化率和成活率

3 讨论及小结

本次试验通过使用4 种不同饲料配方饲养黑水虻幼虫,对其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饲料配方饲养的黑水虻幼虫都能完成全部的发育阶段,且平均化蛹率、羽化率和成活率都达到了90%以上。蚕蛾制种废料(处理2)饲养的黑水虻幼虫虽然能够完成整个发育阶段,但是在幼虫期平均体重低于其他3 个处理,老熟幼虫平均体重也显著低于其他3 个处理。这可能是由于蚕蛾制种废料当中含有大量蚕卵卵壳,蚕卵卵壳外有一层相对比较坚硬的物质包裹,使黑水虻幼虫无法直接进行取食,直接导致黑水虻幼虫取食量减少,幼虫体重增重量偏低。处理1 和处理4 组在幼虫体重和老熟幼虫体重方面呈正相关关系,表现性状稳定。处理3 组虽然在老熟幼虫体重方面不是最佳,但平均幼虫百虫重为最高值,这说明该混合饲料配方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两种饲料的组合弥补了单一饲料的短板,给黑水虻幼虫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营养物质,对黑水虻幼虫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让黑水虻幼虫获得更大体重。

研究发现,黑水虻幼虫体内的氨基酸组成较均衡,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因此,在今后生产加工黑水虻幼虫时,可以根据特定季节考虑使用预处理蚕蛾制种废料+发酵玉米面废料饲料配方,既能降低养殖成本,又能达到高效转化昆虫蛋白及必需氨基酸的目的,这将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

猜你喜欢

黑水羽化废料
悼留民兄
一种精冲模中向上排出废料的创新设计方案
冲压生产线中“卡料”问题的解决措施
兰精和索达提供纺织废料处理解决方案
浅析冷冲压模具过桥废料结构优化
黑水鸡的感动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