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经济建设中的能源转型研究

2021-03-18申婷婷赵东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山西

申婷婷 赵东

摘 要:以山西能源转型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得出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分析能源转型的策略及转型对山西经济的影响,以期以能源转型为导向,推动山西实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能源转型;山西;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6-0103-03

引言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2010年前后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的1/3,大秦铁路、石太铁路和朔黄铁路都是山西煤炭出口的大动脉,2008年大秦线全年的煤炭运输量是2亿吨,相当于当年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10。而电力行业依靠煤炭生存,中国70%以上的发电站都是火力发电站,火力发电就是依靠煤燃烧产生的热能来发电,因此煤炭的繁荣昌盛直接造就了电力行业的兴盛。而现如今,由于煤电的大量诞生,环境问题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日渐被提上日程,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从全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以来,山西能源转型的地位日渐提高。

过去的20年,我国的煤炭利用主要集中在一次燃烧,很少被用来深加工。而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煤炭的深加工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事实上,煤炭的深加工对于煤炭的综合利用来说,效率要比一次燃烧高6—8倍。所以,我国的煤炭利用也要逐步向深加工转化,从而替代一次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的开采,确保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正在逐步加大,以煤炭开采中的附属品——煤层气资源为例,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后只产生CO2和H2O,而CO2还可以被重复利用,因此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以往的煤炭开采中,这种宝贵的资源被风流带入了大气中,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甚至会由于煤层气在井下的大量积聚,导致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给国民经济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开发这种新型能源迫在眉睫。像煤层气资源这样的新型能源还有很多,例如逐渐被人们遗忘的风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太阳能,以及还没有开发成熟的核聚变能,这些能源一旦开发完全后,必将对山西的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历史与现状

在山西这块孕育了古老华夏文明的土地上,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从来不缺乏跌宕起伏的发展变化。但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是山西省真正具有现代意义变革与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变化中,山西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思想舆论环境。在这70年的发展中,山西的理论工作从总的发展脉络上看,基本可以区分为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大体各为30年的发展时期。

山西拥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自黄帝诞生以来,山西的文明历程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古语即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也遗留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自北向南悉数望去,北有大同的北魏鲜卑建立的云冈石窟,应县的辽代木塔,至今仍能屹立不倒,忻州大禹时期的禹王洞,中有太原的隋唐时期的晋祠,中部晋中地区的各式晋商大院,展现了晋人晋商的一代风范,南有运城的关帝庙,东南方还有清代的皇城相府。自然遗迹也是数不胜数,从北至南纵贯山晋大地,从北部的恒山到南部的中条山,从西部的吕梁山到东部的太行山。古往今来,山西都是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而随着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当代的主题之后,山西的戰略地位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作为生产力的先锋,能源首当其冲,在中国石油资源不是很发达的那个年代,煤炭显然成为最为重要的能源。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地下采空区,煤炭开采的附带品——煤矸石的露天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煤炭井下开采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故,煤炭的一次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火电企业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愈加明显。山西全省的总面积大约是15万平方公里,而地下采空区就有2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7—1/8,而山西是各类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区,这些地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后果将不堪设想。以临汾矿区为例,临汾矿区处于汾渭断裂带中,地震的发生几率非常大,但临汾由于过度的采矿,地下已经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因此一旦发生地震,将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煤矸石由于堆放在自然界中,有一定的有害成分会逐步挥发,所以也会缓慢地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占地大,且堆放后的区域即成为废地,不能用于生产及生活。井下发生的顶板、瓦斯以及煤尘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煤的过度开采造成的。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和磷,因此燃烧时会产生SO2和P2O5,这些都是有毒物质,会严重地污染空气,一定量的浓度会改变大气成分,形成一定区域的大气毒雾。

由于煤炭的开采与一次燃烧使用会产生如此之多的问题,因此能源的转型迫在眉睫,已逐步被提上日程。

二、能源转型的必要性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煤炭的开采几乎遍布全省,主要的大型煤炭产区集中于三大区域,即晋北地区的大同—宁武煤田,以产优质动力煤为主;太原—吕梁的太原煤田和河东煤田,以产优质焦煤为主;东南的阳泉—长治—晋城所属的沁水煤田,以产优质无烟煤为主。长期以来,除少量用于本省的消费外,大量的煤炭通过铁路运输至全国各地,部分出口于海外。

长期以来,山西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破坏问题和因高强度消耗资源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一是煤炭资源回收率偏低,许多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和共生、伴生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煤矿还未把伴生矿浪费的问题提上日程。二是大规模开采煤炭引发了大面积的地表沉陷、地质灾害,导致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严重破坏,植被资源普遍衰退,生态系统失衡问题进一步凸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省因采煤破坏水资源面积2.3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3%;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5 000平方千米以上,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2%,地面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区域2 940平方千米以上,塌陷区面积以每年94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9%;森林面积298.9万公顷,人均0.096公顷,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森林覆盖率仅为13.17%,在全国排第21位。可以说,由于采煤造成的采空区、地表塌陷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恶化了耕地质量、减少了森林覆盖面积,增大了生态恢复的难度和成本。三是不合理的开采方式造成地面大量煤矸石堆积,加剧了环境污染。目前,矸石堆积达10亿吨,矸石山300座。

由此看出,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大大破坏了山西本有的地容地貌,使得自然环境遭受了最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山西的能源转型是非常重要的。

(二)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能源转型

煤是一种以C为主的混合有机物,化学式中C的成分很高,被称为高碳物质。但现如今,低碳能源是最为新型清洁的能源,由高碳转为低碳,即是煤炭资源的转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型。从经济结构上看,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体系,用低碳农业替代高碳农业,用低碳工业体系替代高碳工业体系,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从能源结构上看,我国的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要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研究表明,1t标准煤的可再生能源相当于1.4t普通煤,CO2减排2.56t,烟尘减排245kg,SO2减排33.6kg,氮氧化物减排5.6kg。据统计,我国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6亿吨,相当于减少3.64亿吨燃煤,CO2、烟尘、SO2和氮氧化物分别减少了6.65亿吨、6 370万吨、874万吨和146万吨。可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低碳发展之路固然应该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构筑轻型的经济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构筑一个低碳社会,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煤炭资源的能源转型,最关键的是将C成分较高的原煤转化为低碳的甲烷或其他烷烃类物质,低碳的能源是仅次于氢气的最为轻洁的能源,且成本较低,便于普及使用。现如今,太原市的天然气占有量已经超过煤气,占到53%,天然气与煤气相比,具有环保、安全和易使用的特点,这就是低碳经济的一个成功转型,由此为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煤炭资源的另一个成功能源转型,是将原煤经过深加工,转变为化工原料或其他可以直接使用的物质,转变以后,原煤可以不用直接燃烧而被当作另一种物质使用,直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三、能源转型的具体策略和对山西经济的影响

(一)能源转型的具体策略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变以煤炭工业为主的一元产业为多元产业,重点打造旅游业;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三是增强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积累能力;四是积极构建与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的制度体系。

能源转型的重中之重是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传统煤炭能源,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覆地,具有得天独厚的风能优势,一年当中的有效风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0%以上。由于地处高原,且位于北方地区,太阳能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地下的采空区可以用来储存废料,因此核能的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在保有的能源消耗总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型能源的优势,是绝对可以抑制煤作为能源一次燃烧的比例。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煤中的煤层气开发也是逐步推向了产业化,晋城煤业集团的地面抽放煤层气技术,给太原市的许多公交车和出租车供给能源,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和潞安矿业集团的瓦斯综合利用项目也在逐步推向工业化。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煤层气作为能源用来直接燃烧的比例会超过煤炭,成为新型清洁能源的典型代表。

国外这方面的技术已相对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煤层气开发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遍布全美有煤炭赋存的州,而且一旦技术成熟,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井下各类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在这一方面,目前来看,美国煤矿的死亡率是中国的450倍。可见,煤层气资源的开采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而且体现在安全问题上。

(二)能源转型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从山西以煤炭作为支柱产业以来,山西的全省GDP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层次,30年前,由于煤炭行业的稳步前进以及相关行业的初步探索,山西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是非常强大的。从全国各省排位来看,山西始终位于前十,但随着近年来产业格局的调整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的经济一直处于后退期,2009年底排在全国倒数第三,仅高于西藏和青海,这对于一个能源大省是不小的打击。因此能源转型的发展,对山西经济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的转型,从山西的长远发展来看,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从煤炭作为一次能源转变为各种新型能源,既降低了环境污染,又对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二是山西省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单一依靠能源转变为多元模式,依靠各类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山西拥有众多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遗迹,任何一处都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面对全国旅游业如此盛兴的当代,山西的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必将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而且在近几年,山西省的旅游产业开发已经迈出了比较坚实的一步。以2009年“十一”黄金周的五台山景区为例,在七天的接待中,仅门票收入就达到了3 000万元。当然,对于景区来说门票收入只是旅游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所以综合算来,仅黄金周的七天,五台山的经济效益就达到了至少2亿元,这还不算山西其他旅游景区。去年,省内的云冈石窟和五台山景区,成功申报全国的5A级旅游景区,对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更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太原理工大学一直为山西省的能源转型及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省内的主导科技产业,学校全部具有研究机构,即校级的研究所,涉及能源、化工、材料、机械以及信息科技等等。理工大学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山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相关问题讨论

经济建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创新与革命。自古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革新,而科学技术被称为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技必将推动生产关系的新的變革。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迟缓,关键是人才的滞后,现如今的科学技术革新,关键力量是人力的建设。上海之所以会成为我国第一大都市,关键是那里网罗了全国最优势最顶尖的人才,他们都聚集到那里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而对于中西部偏远地区,由于没有人愿意到此工作扎根,因此这些地区的发展往往是落后于其他地区的。这样就使得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吸引了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变得更加发达,更加强大,而落后地区由于人力资源的匮乏,相比之前变得更加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使更多的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服务,这样就可以使得全社会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总之,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在能源转型进行到比较深入的时候,山西的经济必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生产力大发展时期,全省的GDP总产值重回全国各省的前十,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宏图.国际能源转型现状与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9,(6):35-42.

[2]  林洁.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山西经济健康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10):45-47.

[3]  刘瑞芳.太原:可再生能源利用促绿色转型[J].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研究,2008,(5):32-33.

[4]  吴文亮.浅论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36-38.

[5]  刘学敏.低碳发展之路——需要经济和能源结构双重转型[J].中国科技投资,2009,(7):39-41.

[6]  刘英.对山西煤炭行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J].华商,2009,(6):146-147.

[7]  张丽媛,贾文毓.“复合资源”与山西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9,(5):52-53.

[8]  黄沛文.山西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124-125.

[9]  袁宏明.一个能源大省迫切的转型期望[J].新财经,2005,(10):32-33.

[10]  高建生.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J].前进,2009,(8):20-23.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送给奶奶的信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