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17陈彩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扁桃体医护护士

李 晶,郝 丽,陈彩丽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0018)

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扁桃体反复炎症的方法[1],其常用方式有低温等离子切除。该切除方式术后康复较快,但对于年龄较小患儿而言,由于患儿对疼痛的耐受度低,导致患儿常因疼痛发生哭闹、不配合治疗等,从而影响切口愈合,继而对术后康复造成负面影响[2]。因此,在患儿治疗期间进行疼痛干预,降低患儿的体感疼痛程度,可改善患儿哭闹、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护理新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其强调最大限度实现医生、护士及家属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护理质量[3]。有研究显示,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缓解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4]。本研究探讨了医护一体化在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1)扁桃体近6个月反复出现炎症,术前检测均符合扁桃体切除术适应证和手术指征;(2)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2)治疗依从性极差,对治疗存在严重抗拒、逆反心理;(3)合并其他导致疼痛的疾病;(4)相关资料保存不完整;(5)合并腺样体肥大。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12岁,平均(7.86±1.85)岁;病程1~4年,平均(2.15±0.63)年。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12岁,平均(7.78±1.82)岁;病程1~4年,平均(2.26±0.60)年。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主要内容有基础性护理、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建立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该小组由医生和护士组成,负责患儿治疗所有环节。小组成立后,组织相关的医生、护士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学习,熟练掌握医护沟通方式,将其应用于日常护理中。(2)疼痛护理。①护理人员进行环境干预,为患儿创造环境整洁的病房,每天早晚对病房环境进行打扫,适时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清新,使患儿能够保持良好心态。②术后采用雾化吸入或口含冰块方式止痛,同时使用冰袋外敷颈部区域。③医生可按照医嘱使用止痛药物。④通过小玩具或其他方式鼓励患儿,使患儿有信心面对疼痛并战胜疼痛。⑤在患儿疼痛难忍时,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3)健康宣教。护士在患儿术前、术后均进行健康宣教。术前,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手术基本内容、治疗后预期效果,从而降低患儿的恐惧感,降低其对手术治疗的排斥感;术后,由医生告知患儿和家属手术情况,增强患儿康复信心。(4)心理辅导。护士对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积极鼓励患儿战胜疾病;同时在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时,通过小玩具奖励患儿。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患儿,及时与家属、医生沟通,综合评估后再确定患儿的心理干预方案。(5)医护协同。在患儿术后康复阶段,护士积极与医生沟通,将患儿的恢复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促进医生及时调整恢复干预方案,促进患儿及早康复。医生在患儿治疗期间加强与护士、家属的沟通,从而使治疗方案的针对性提升。(6)饮食干预。医护团队参考患儿饮食习惯制订营养搭配方案,在尊重患儿饮食习惯的前提下,选择高蛋白、低脂食物。既保持营养供应,又促进及早康复。(7)医护团队为患儿制订出院康复方案。与家属积极沟通并介绍出院康复方案的实际应用。另外,由医护团队中的护士定期对患儿术后康复进行随访。

1.2.2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儿术后1、3、7 d的疼痛缓解情况,疼痛评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比较2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其中切口愈合时间指扁桃体切除切口处红肿消失、疼痛消失,切除位置白膜自然脱落的时间。同时,观察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2组患儿术后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后1、3、7 d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术后VAS评分比较分)

2.22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更为强调医生、护士及家属间的沟通与协调[5]。既往在治疗、护理患者时,分别由医生和护士独立完成,导致治疗与护理存在一定割裂,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为改善治疗、护理的割裂,医护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其极大地促进了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的提升。在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中,由于年龄因素影响导致患儿对疼痛的耐受度低,术后易出现不配合治疗、护理的不良事件。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增加医生与护士的沟通,最大程度协调医疗资源,从而促进患儿康复。相较于其他护理模式,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优势是加强医、护之间沟通,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保障患儿康复效果[6-7]。本研究结合患儿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适应性修正,使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符合此类患儿的客观需要,予以患儿疼痛护理、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等护理措施,使患儿疼痛感显著缓解,继而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8-10]。另外,在实施上述护理干预措施时,注意医护、医患的沟通,通过沟通使护理干预措施落实时更具体,更适应每例患儿[11]。如在实施疼痛护理措施中,为缓解患儿疼痛程度,采取了创造舒适病房环境、药物干预、转移注意力、正面鼓励等多种方式,使疼痛护理措施尽可能在每一例患儿的护理中发挥作用[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1、3、7 d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帮助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缓解疼痛,其原因可能是为观察组患儿提供了更为细致的疼痛护理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促进扁桃体切除术患儿康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原因主要在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加强了医护沟通与协调,能尽可能提高护理质量,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但本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未对患儿居家护理效果进行探究。下一步工作中将收集患儿居家护理具体情况,并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报道。

猜你喜欢

扁桃体医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