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关系对高校医学新生心理应激、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2021-03-17韦雪颖谭机永宁苘媚李博文李贤贤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总分新生医学生

韦雪颖,邓 砚,3△,谭机永,宁苘媚,李博文,李贤贤,张 香,杨 鑫

(1.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3.右江民族医学院校党委,广西 百色 533000; 4.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主观感知到的环境压力超过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并对其健康造成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对个体的身心状态及生存质量影响不同[1-2]。研究表明,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相当高的心理应激水平,且在近几十年间呈逐步上升趋势[3]。随着社会的竞争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用人单位、学校对高校大学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所面对的各种压力、心理应激水平逐渐增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一旦增高,对其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将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加大大学生自杀风险[4]。心理弹性是反映个体对外界变化环境表现出适应能力的动态过程[5]。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对心理应激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6],改善家庭关系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7]。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家庭关系与心理应激、心理弹性相互关系,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其心理健康教育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广西某医科院校2019级25个班的1 250名医学本科新生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1)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专业、民族、家庭关系等,其中家庭关系分为3级,即和谐、一般、紧张。(2)学生生活应激问卷[8]:由应激源和应激反应2个维度组成,包括51个条目。各维度得分为其所对应的项目累积得分,其中应激反应中的认知因子为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表示所面临的生活应激越强,产生的应激反应越大。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7,2个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58~0.880。(3)心理弹性量表[9]:分为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3个维度,包括25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数为0.842,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87~0.956。

调查开始前,课题组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准确指导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培训内容包括调查目的与意义、指标含义、填写要求等。问卷回收时,由调查员当场对所有问卷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问卷,返回给调查对象重新填写。收回的问卷由4名研究人员双录入,并对其进行核对。对两次录入不一致的数据,查看原始问卷予以纠正。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1 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5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64%。调查对象心理应激总分为(112.21±19.56)分,以此作为界定高、中和低水平应激状态的标准。部分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部分基本情况(n=1 158)

2.2不同家庭关系医学新生心理应激评分比较 不同家庭关系医学生心理应激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关系和谐的医学新生心理应激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家庭关系一般或家庭关系紧张的医学新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不同家庭关系医学新生心理应激评分比较分)

2.3不同家庭关系医学新生心理弹性评分比较 不同家庭关系医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关系和谐的医学新生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家庭关系一般或家庭关系紧张的医学新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不同家庭关系医学新生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分)

2.4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分析 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分别与心理应激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1)。见表4。

表4 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分析(r)

2.5心理弹性负性预测心理应激 以心理应激及各维度为因变量,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对心理应激、应激源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见表5。

表5 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续表5 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不同地区、年级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不同 医学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医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医学生毕业后能否以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胜任临床一线救死扶伤、处理医患关系的工作[10]。医学生在本科阶段课业繁重,且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1],心理健康状况与医学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新生心理应激总分为(112.21±19.56)分,其中75.82%处于中水平应激状态,24.18%处于高或低水平应激状态。RAFIQUE等[12]对大学医科一至五年级的468名医学生进行研究时发现,67.9%的学生有心理应激,且一年级医学新生的心理应激发生率最高。ZVAUYA等[13]对英国某医学院一、二年级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二年级医学研究生的感知压力和心理发病率均低于一年级医学研究生。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医学新生心理应激问题更为突出。刘琳琳等[14]研究发现,中国医科大学二、三年级医学本科生心理应激总分为(101.49±15.68)分。范引光等[15]对安徽某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医学本科生心理应激总分为(118.99±18.50)分。由于学校、年级不同,对医学生的具体要求不同,医学生的学习压力、社会认同度可能有所区别,因此医学生心理应激总分存在差异。

3.2家庭关系和谐可减少医学新生心理应激 家庭关系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16]。大一新生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新环境,部分新生第一次来到陌生城市求学,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心理波动大。人生地不熟时更需要家庭的鼓励和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减少应激源和应激反应,提升家庭关系是应对心理应激的良好策略。

3.3家庭关系和谐可提高医学新生心理弹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关系一般或紧张的医学新生力量性和乐观性评分显著低于家庭关系和谐的医学新生。其原因可能在于:医学新生在和谐的家庭关系中通过与家人的交流沟通,得到了必要的精神及物质支持,使其在面对困难时更乐观,从而有助于增强医学新生力量。此外,和谐的家庭关系还可使医学新生心理更具坚韧性,从而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外界压力。

3.4医学新生心理弹性负向预测心理应激 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对心理应激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具有缓冲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新生的心理应激各维度及总分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可负向预测心理应激及应激源,这与文献[6]相似。提示,心理弹性小容易导致心理应激过高,反之,心理弹性大可转移和释放压力,降低心理应激水平。

综上所述,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提高心理弹性,从而降低医学新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家庭关系和谐能使医学新生体会到家庭的关心、理解和情感温暖,从而产生心理认同感,有利于健全人格心理的培养。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开展医学新生入学教育,要求医学新生在心理上及时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17];(2)开设家庭人际沟通课程,大力普及相关的家庭人际沟通知识,着重强调和谐家庭关系构建的必要性;(3)介入社会工作,各二级学院辅导员提供需要社工介入的学生名单,通过小组介入法解决家庭问题;(4)提供定期心理辅导,每个班级的心理健康员在学院每期心理辅导前向辅导员说明近期班级同学出现的问题,以便辅导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5)完善心理健康课程,改变课堂上教师单一的教授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18],真正做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高校教育管理者可通过上述措施提高医学新生心理弹性,降低医学新生心理应激水平,促进医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总分新生医学生
重获新生 庇佑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新生娃萌萌哒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