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2021-03-13黄晓静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性培养

黄晓静

摘  要:幼儿阶段孩子具有想象空间开阔、思维不受束缚的特点。在此阶段通过美术教育,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不仅有助有培养孩子艺术能力,还能够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本文将对幼儿美术教育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性;培养;策略

幼儿的思想是开放的,不受任何思维定式所羁绊的,所以,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但是,在以往的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往往习惯与用成年人的思维判断幼儿严重的世界,进而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了一定的束缚。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概述

1.幼儿美术教育的含义

幼儿年龄在3-6岁之间,此阶段是幼儿从无到有地积累事物认知的关键时期。幼儿美术教育是针对幼儿开展的艺术教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美术教育的与众不同。这个时期的美术教育更加关注幼儿情感的表达以及自身情绪的再现,更加注重幼儿本真能力的培养而非幼儿掌握美术绘画技能的多少。

2.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表达,提高创造力

幼儿阶段孩子语言和行为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此时,幼儿美术就成了他们表达思想和情绪的主要途径。在3-4岁这一时间段中,他们开始利用涂鸦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心理所得,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美术这种情感符号开始逐渐变得具体并融入自己的想象。幼儿美术教育是结合幼儿思维特点展开的艺术教育互动,因此,美术教育是孩子展示自己个性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2)有助于培养幼儿美术兴趣

幼儿美术教育是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艺术教育,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他们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获取的经验利用绘画的方式体现出来,进而满足幼儿表达和交流的需求,让孩子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此阶段开展美术教育,更容易培养孩子对美术教学的兴趣,使其成为幼儿终身习惯和爱好。

(3)有助于提高幼儿智力水平

幼儿尚处于智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感官和动作协调能力仍然存在不足,未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能为他们提供用脑支配手、眼等协调操作的机会,让孩子对使用工具的技能得到锻炼,提高大脑、眼睛和手部动作的一致性,进而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提升。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策略

1.通过生活化美术教育激发幼儿想象力

幼儿处于不断增加生活经验阶段,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他们的想象空间也会逐渐变得开阔。采用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能够唤醒他们对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记忆,将绘画作为自己的表达途径。

例如:在“有趣的动物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视频直观展示的方式再现了“动物园”的场景。动物园里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很容易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联想到父母带自己参观小动物的情景。

孩子在绘画“动物园”的场景中,将这些小动物进行了拟人化。将动物园中的“大黑熊”想象成了“爸爸”和“妈妈”,将自己想象成了“熊宝宝”,在孩子笔下,动物园变成了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创造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孩子的想象力是形成创造力的基础。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可以多采用这种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让孩子能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和认知放飞自己的想象,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性。

2.设置自由化课程培养幼儿创造力

所谓自由化课程指的是在美术教育中,孩子不仅可以自主选定美术绘画的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绘画方式,自选绘画工具和材料。通过这种自由化美术教育方式,能够为孩子创造更开阔的想象空间,能够让幼儿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例如: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孩子带到户外环境中,设置较大范围的主题,比如:“我的新发现”“我的乐园”等,让孩子在这些自由化的主题中自由发挥。此时,他们的思维不会受到过多的束缚,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出符合自己个性的美术作品。

比如:有的孩子将班级中的每个小朋友想象成了花坛中的花朵,他们在阳光下绽放着笑脸;有的孩子将自己想象成了胖乎乎的小毛虫,躺在花叶上晒太阳……

这种自由化美术教学能够让孩子思维无拘无束的天性得到释放,每个孩子在美术绘画中都会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让美术成为孩子表达真实自我的途径,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3.利用故事化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具有喜欢听故事的天性,他们听故事时会根据故事情节对故事中的人物展开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将小故事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美术教育更加趣味性,还能调动幼儿创作激情,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愿望。

例如: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前,向孩子们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将孩子的注意力带入到故事清境中,孩子根据“小红帽”的故事情节进行美术创作,利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了“小红帽”的天真可爱、大灰狼的凶狠以及“外婆”的慈祥。

教师利用故事化的美术教学,让孩子在体会美术教学乐趣的同时,通过绘画表达情绪的欲望更加高涨,从而创造出具有激情的美术作品。

4.利用赞赏式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掌握的美术技能和表达技巧尚未形成,他们的美术作品还十分稚嫩,但是,这些作品却反映出他们的本真,是他們思考问题的最终成果。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审视孩子的美术作品,发现他们作品中的每一个优点并对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鼓励。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或幼儿园走量中设置“美术展示墙”,将孩子的美术作品悬挂在展示墙上,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的认可,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对自己的创作能力更加自信,从而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

结语

相对于其他阶段的美术教育而言,幼儿美术教育存在其特殊性,更加强调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注重教育方式的优化,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避免幼儿思维受到桎梏,促进其创造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秀琴.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学周刊:中旬,2016:228-229.

[2]戴丽霞.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289.

[3]王晓.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赤子,2019:103.

3204500338254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教育创造性培养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陶行知生活理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