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试析

2021-03-13汪国华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汪国华

摘  要:当下数学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听课情况,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困惑,并通过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然而,就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师忽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积极性较低的问题,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模式固化,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缺乏探究真谛,学习体验感和愉悦感不足,极大地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难以自主化发展,学习效率也不甚理想。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传递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体验感,赋予学生自主研究的阵地,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落脚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其今后成长提供有效助力。其次,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与信息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是与时俱进,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独立地去探讨知识,发挥潜能。因此,作为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数学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做好教学设计,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通常利用课件进行章节讲解,将该章节的重点知识讲解完全之后,再讲解一些课后习题基本就完成教学内容,然后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单一化,严重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且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遭到限制。其次,当代小学生普遍自制力不足,难以有意识地展开自主学习,教师方面由于自身课堂讲解方式的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阵地,忽略让学生自主思考这一过程,无法引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也同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或者“厌恶”情绪。所以,就当前的教育情况来看,亟待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感,在快乐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线上学习平台进入小学课堂,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教师首先要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以此来更加清晰方便地理解教师讲解的课堂内容,通过学习平台帮助学习者完成课前准备工作。比如在学习了“分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在上堂课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后任务,让学生自主预习“分数除法”,让学生在预习之后能跟上教师的讲解速度,对于本堂課的重难点知识有一个更好地把握,通过预习,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转变师生之间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墨守成规,被动地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少实际交流应用,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这样一种绝对主导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教学主体,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而是在组织上的主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探究出一条学习方法,并注重对学生的引领,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引领,让学生亲自思考、领悟、探究,让学生有效体验到数学学习愉悦感,进而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3.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如果不具有学习的兴趣,就很难具备自主学习意识。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有效方法,能够让学生热情地对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进而激发其自主探究欲望。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片瓜田,瓜田的主人很热情,给了他们一个西瓜,悟空为了公平起见,提议将西瓜分成四份,一人一份,也就是1/4,八戒却觉得自己度量大,应该要吃1/6,憨厚老实的沙僧于是给了八戒1/6,八戒吃着吃着发现不对,反而觉得少了。同学们帮八戒分析分析,八戒是吃多了还是少了呢?”有了这样一个趣味性情境,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大增,纷纷开始讨论起来,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在草稿纸上“画”西瓜,有效投入到自主学习状态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在此过程中形成。

4.传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掌握好的技巧是学习好一门学科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源的方式,指导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和数学解题效率的方法,这些特殊的学习技巧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的知识探索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结语

从当下小学数学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再加上数学教学本身的枯燥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意识遭到一定限制,意味着数学老师要科学合理地采用教学手段、传递自主学习方法,并通过教学互动、紧扣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导者,极大地激发起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进而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17(14):134.

[2]雷天侠.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8(07):196.

[3]马文彬.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91.

2632501705300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