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ZigBee 与GPRS 的做青间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2021-03-12吴清寿

关键词:关节点温湿度服务器

阮 星,吴清寿 ,李 桃

(1. 武夷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 武夷山354300;2. 认知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 武夷山354300)

做青是形成武夷岩茶香气和品质的关键工序,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做青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做青间中,对温度和湿度的监测主要采用人工监测,在做青间中使用温湿度计,通过人工读取数据并记录,效率低下且精度不足。

利用ZigBee 技术进行的无线传感器组网,具有结构简单、组网灵活、易于移动等优点,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达几百米甚至几公里[1]。GPRS 技术是面向移动电话用户的一种无线传输业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具有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的特点。

为此,本文选用ZigBee 技术与GPRS 技术相结合的方案,设计一个用于武夷岩茶做青间的监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对做青间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并可以预先设置报警阈值,在温度或湿度超出范围时提醒做茶师,从而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

1 系统结构与工作流程

1.1 系统结构

该监测系统由运行在服务器上的MONITOR、网关节点以及无线传感节点3 个部分构成构成,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1.2 系统工作流程

图1 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结构

无线传感节点通过外接温湿度传感器,用以采集岩茶做青间的温湿度数据,利用Zigbee 网络将实时数据传送至网关节点。网关节点对数据做初步的过滤与处理,以GPRS 数据包的方式发送至服务器,同时也可接收服务器发送至网关节点的命令,用户即可通过PC 机或手机终端实时查看数据。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温湿度采集节点设计

温湿度采集节点运行的嵌入式软件主要完成温湿度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以及发送传输等功能,属于RFD(Reduce-function Device)节点[2]。经过选型,最终采用MKW01Z128(以下简称KW01)作为无线传感节点的控制芯片,该款芯片是飞思卡尔于2013 年推出的一款无线射频芯片,基于ARM Cortex-M0+内核,内核时钟频率高达48 MHz,功耗低至40 μA/MHz,具备128 kB Flash 和16 kB SRAM[3],工作频率范围宽广,能覆盖ISM 的多个频段[4]。此外,KW01 还内置了丰富的通信接口,如A/D 转换接口、GPIO 接口以及SPI 接口等,以便外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选用该芯片后,系统的采集节点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2.2 传感器模块设计

2.2.1 温度传感器模块设计

温度传感器有多种选择,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本文选择了DS18B20 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特点,测温范围为-55~125 ℃,温度数据位可配置为9、10、11、12 位,固有测温误差1 ℃。且为单线接口方式,即只需要一条接口线便可与KW01 任一GPIO 口实现通信,支持多点测温,无需外部元件,可用数据总线供电,电压范围为3.0~5.5 V。

2.2.2 湿度传感器模块设计

在岩茶的做青过程中,湿度是至关重要的数据,因此对湿度传感器的要求也格外苛刻,经过多方对比,最终选择了HUMIREL 公司的HM1500LF。它是由湿敏电容制成的防护棒式湿度探头,该传感器可实现线性输出,直接与微控制器相连,且能抵抗各种腐蚀性气体物质。5 V 恒压供电,测量范围为0%~100% RH,精度±3% RH。

2.3 网关节点设计

作为网关节点一般需要处理多个传感节点传输的数据,因此,需选择性能更为强劲的MCU,本设计选用MK64FN1M0VLL12(以下简称K64)作为系统网关节点的主控。K64 由飞思卡尔公司于2013 年推出,主要面向以太网、物联网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具备256 kB SRAM、1 MB Flash 以及66 个I/O 接口[5],并且包含串口、SPI、I2C 以及以太网等多种通信接口[6]。

在网关的主控MCU 上运行飞思卡尔的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MQX-Lite,该操作系统是MQX(Message Queue eXecutive)的轻量化版本,专门针对资源有限的MCU 而开发,目前仅支持M0+/M4 内核,具有内核精简、低资源需求以及高执行效率等特点[7]。

2.4 GPRS 模块设计

GPRS 模块用于实现网关节点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通信。GPRS 模块采用SIMCOM 公司的SIM900A 模块,其采用了功能强大的ARM926EJ-S 通信芯片。它是一个双频GSM/GPRS 模块,工作在EGSM900 MHz 和DSC1 800 MHz 频段,支持GPRS 多时隙Class 10/Class8 以及多种GPRS 编码格式(CS-1、CS-2、CS-3 和CS-4),SIM900 具有性能稳定、外形紧凑以及性价比高等特点。应用表明该模块能够满足系统的工作要求[8]。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Monitor

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Monitor 为B/S 结构,基于TCP/IP 协议Socket 的通信架构,采用C# 语言编写,运行于服务器之上,用于侦听Socket 请求并建立特定的连接,将传感节点上传的数据存入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9]。用户可利用浏览器获取做青间的实时温湿度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浏览器对温湿度的阈值做设置。Monitor 的角色定位于服务器数据监测与网关节点的接口,借助于异步Socket 机制,能够直接同网关的GPRS 模块建立通信。用户通过可配置Monitor,让采集节点实现特定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用户二次开发的难度。图2 为Monitor 工作流程。

图2 Monitor 工作流程

3.2 数据帧设计

按照系统工作流程,数据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网关节点转发服务器数据帧,另一种是网关节点接收温湿度采集节点的数据帧。表1 为网关节点转发服务器数据帧格式,表2 为采集节点回送网关节点数据帧格式。

如果需针对采集节点进行操作,可以对子命令字段赋值,以表示对采集节点的一系列操作,本系统对部分操作作出规定,并留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具体的操作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定义。表3 给出了部分已定义的子命令。

数据帧的设计追求简洁的同时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功能,使得在系统投入使用时既能实现数据采集的目的,又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流量开销,从而起到节约流量资费的作用。

表1 网关节点转发服务器数据帧格式

表2 采集节点回送网关节点数据帧格式

表3 子命令的取值与操作

4 应用

本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武夷山某小型茶厂的做青间,实现对做青间的温湿度数据采集,实际运行结果如图3 所示。运行情况表明,本系统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信稳定性较高,可以为武夷岩茶做青提供数据分析支撑,并能提高做青的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图3 系统运行

5 小结

本文依据系统设计的原则,设计出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各部分的功能介绍,并针对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的实际需求,遵循嵌入式构件的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了软、硬件的详细设计,实现了网关节点、数据采集节点以及Monitor 的功能。同时介绍了数据采集节点和网关节点之间无线通信的数据帧格式。本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武夷山某小型茶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该系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可推广应用于相似的无线远程监测场景,考虑到武夷山中小型茶厂数量众多,该系统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计划进一步提高网络通信的稳定性,为满足多种终端的应用需求,可以将系统做成小程序形式。

猜你喜欢

关节点温湿度服务器
基于深度学习和视觉检测的地铁违规行为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关节点连接历史图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双人交互动作识别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PowerTCP Server Tool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搞好新形势下军营美术活动需把握的关节点
RGBD人体行为识别中的自适应特征选择方法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