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素调节细胞粘附与侵袭抑制鼠黑色素瘤转移

2021-03-12何振辉蔡坤泰翁闪凡

关键词:小室黑色素瘤黄素

何振辉,蔡坤泰,翁闪凡 *,林 鹏,魏 琼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医学检验系,广东 佛山52800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佛山市口腔医院,广东佛山528000;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口腔医学系,广东 佛山528000;4.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 检验科,广东 佛山528231)

大黄素(1,3,8-三羟基-8-甲基蒽醌)是何首乌、大黄等中药提取的蒽醌类单一有效成分,是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AE)的同分异构体,Emo 结构式见参考文献[1]。Emo 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包括致泻、抗菌、降血压、抗肿瘤等。Emo 具有诱导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2]。但Emo 对鼠源性肿瘤细胞B16F10 转移潜能的影响,未见文献报道。本文以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了Emo 对B16F10 细胞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细胞株

鼠源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由岭南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严爱芬副教授惠赠。细胞在RPMI-1640 完全培养基(5%胎牛血清,100 mg/L 青霉素和链霉素)中于37 ℃、5%CO2、饱和湿度孵箱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

1.1.2 实验动物

C57BL/6 小鼠,雌雄并用,体质量18~20 g,由广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18-008)。动物饲养和实验符合相关动物伦理规定。

1.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主要试剂与药品的来源如表1 所示。

表1 主要试剂与药品来源

本实验以DMSO 溶解Emo,作用细胞前以培养基稀释,DMSO 终浓度≤0.1%(V/V)。

1.2 研究方法

1.2.1 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细胞生长抑制实验步骤为:于96 孔细胞培养板中接种对数生长期的B16F10 细胞,每孔为5×104,待细胞贴壁生长过夜。将Emo 以培养基稀释加入各孔中,设立PBS 和0.1%DMSO 的对照组,继续培养6 h 后每孔加入浓度为2.5 mg/mL 的MTT 20 μL,再继续培养4 h,吸去培养基后每孔加入200 μL 二甲基亚砜(DMSO),将96 孔细胞培养板在摇床上振摇30 min。在酶标仪上检测570 nm 的吸光度。每个药物浓度设置8 个平行孔,实验重复3 次。细胞生长抑制率的计算公式为

1.2.2 基质粘附能力实验

基质粘附能力实验步骤为[3-4]:以Emo 处理B16F10 细胞24 h,并以胰酶消化后加入到96 孔板中(1×105/孔,3 复孔)。孔中预先包被有FN/VN 10 μg,37 ℃温育2 h,以PBS 冲洗3 遍去除未粘附细胞。以PBS、0.1%DMSO 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粘附细胞的数量以MTT 法测出,结果以A570表示。其粘附抑制率的计算公式为

1.2.3 Matrigel 侵袭实验

Matrigel 侵袭实验步骤为:收集对数生长期的B16F10 细胞,重悬于含0.1%小牛血清(BSA)的1640培养基,加至Transwell 小室中(每室1×105细胞),同时加入PBS 和各浓度的药物。Transwell 小室中的PVPF 膜(带有小孔的滤膜,小孔内径为8 μm)上表面均匀涂抹Matrigel 50 μg,下表面均匀涂抹FN 10 μg。将Transwell 小室放入24 孔板中,在小孔中加入600 μL RPMI-1640 完全培养基。6 h 后将Transwell 小室取出,以苏木素-伊红染色后计数下表面的穿膜细胞,每个小室取5 个随机视野计数,实验重复3 次。其抑制率的计算公式为

1.2.4 划痕实验

划痕实验[5]步骤为:5×105细胞接种于直径为35 mm 塑料碟子中,待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生长至80%融合度,以无菌的tip 头造成平行的约400 nm 的伤口,用PBS 冲洗伤口后,在细胞碟中加入含药的培养基,24 h 后观察划痕中细胞的覆盖度,以划痕中细胞数量相对于对照组的百分比表示。

1.2.5 测定肿瘤细胞粘附肺组织

调整对数生长的B16F10 细胞浓度为1×107/mL,以1 000∶1 的比例(体积比)加入5 mmol/L 的CFSE,37 ℃水浴10 min,在此期间摇动2~3 次,在1 mL 加有CFSE 的细胞悬液中加入2 mL 预冷的小牛血清,充分混匀,1 000 r/min 离心5 min,用PBS 洗涤细胞两遍。以不同浓度Emo 处理CFSE 标记的B16F10 细胞24 h,收集细胞,将5×105的B16F10 细胞于d0 通过尾静脉接种于C57BL/6 小鼠(n=8)。然后在d15 处死小鼠,剥离小鼠肺,制作冰冻切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随机20 个视野的绿色荧光斑点数量。

1.2.6 Emo 对乳腺癌实验性转移的影响

5×105的B16F10 细胞(先以不同浓度的Emo 处理24 h)于d0 通过尾静脉接种于C57BL/6 小鼠(n=8)。然后在d15 处死小鼠,剥离内脏器官,计算其表面的转移结节的数量。

1.2.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Emo 对B16F10 细胞存活的影响

根据MTT 实验的结果,为了排除药物对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选择10、20、40 μmol/L 为体外侵袭重组基底膜实验Emo 的作用浓度。40 μmol/L 及以下浓度的Emo 处理B16F10 细胞6 h,吸光度A57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药物浓度达到80 μmol/L,6 h 处理后A57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Emo 对B16F10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x±s,n=3)

2.2 Emo 对B16F10 细胞体外粘附能力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mo 处理后粘附VN、FN 的B16F10 细胞数明显降低,表现为MTT 法测出的A570明显下降。40 μmol/L 的Emo 获得最大的粘附抑制率,超过30%。结果如表3、4 所示。

表3 Emo 对B16F10 细胞粘附VN 能力的影响(x±s,n=3)

表4 Emo 对B16F10 细胞粘附FN 能力的影响(x±s,n=3)

2.3 Emo 对B16F10 细胞侵袭重组基底膜能力的影响

各浓度Emo(10、20、40 μmol/L)作用B16F10 细胞6 h 后,粘附在PVPF 膜下表面的细胞数明显减少,40 μmol/L 处理时最大抑制率达到(41.65±6.37)%,如表5 及图1a、1b 所示。

表5 Emo 对B16F10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x±s,n=3)

图1 粘附于PVPF 膜上的B16F10 细胞

2.4 Emo 对B16F10 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Emo(10、20、40 μmol/L)处理的B16F10 细胞在伤口内数量明显减少,因而占空白对照组的百分比明显降低,表明细胞运动能力显著下降,结果如图2 所示。

2.5 Emo 对B16F10 细胞粘附肺组织的影响

采用CFSE 标记技术可以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对体内器官和组织的粘附。CFSE 标记的B16F10 细胞接种C57BL/6 小鼠24 h 后,取肺组织制作冷冻切片。结果表明,Emo 处理的B16F10 细胞在肺组织切片中形成荧光斑点数明显减少,如图3 所示。

2.6 Emo 对B16F10 实验性转移的影响

B16F10 细胞仅在C57BL/6 小鼠内脏器官中的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色转移结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mo 处理的B16F10 细胞形成转移结节的数量明显减少,如图4 所示。

图2 大黄素抑制B16F10 细胞运动能力(x±s,n=3)

图3 大黄素对小鼠肺部组织切片荧光斑点数量的影响(x±s,n=8)

3 讨论

近年来,黑色素瘤(melanoma)发病率快速增长,在所有肿瘤发病率增速中为最高[6]。黑色素瘤占皮肤肿瘤死亡病例的80%。肺部和脑转移是黑色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的体外细胞模型显示Emo 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侵袭重组基底膜、粘附细胞外基质(ECM)的特定分子、在ECM 上的迁移均有抑制作用。小鼠模型显示Emo 能抑制血循环中B16F10 细胞在肺部的锚定及形成转移灶,提示了Emo 具有抗B16F10 黑色素瘤转移的潜能。但对于人源性黑色素瘤细胞是否具有类似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粘附是恶性肿瘤形成克隆性转移灶的关键步骤。肿瘤细胞通过其表面成分如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s)与ECM 中特定的配体结合,引起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于是使某些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微管、微丝等)发生组装和去组装,相应地肿瘤细胞在ECM 成分中不断地进行粘附和解粘附,从而形成了迁移(运动)。当肿瘤细胞发生迁移时,还需要降解ECM 成分(侵袭)以开辟前进的道路。因此,肿瘤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与肿瘤细胞的运动、侵袭相关[7]。在本实验中,显示Emo 对B16F10 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可能与其抑制B16F10 细胞与特定ECM 成分FN、VN 的粘附有关。

本实验结果显示Emo 在小鼠模型中抑制B16F10 细胞对肺组织的粘附,这表明Emo 能抑制B16F10 细胞实验性肺转移的起始阶段。Emo 处理的B16F10 细胞形成肉眼可见的肺转移结节数量的减少,则说明Emo 能抑制B16F10 细胞实验性转移的较晚阶段。在这一模型中,血循环的B16F10 细胞需要粘附血管内皮细胞,侵袭内皮下基底膜才能在形成肺转移结节[8]。这一体内试验的结果与体外Emo对B16F10 细胞粘附、侵袭的抑制作用相一致。

本研究中使用体外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证实了Emo 对B16F10 细胞粘附ECM 分子和肺组织的抑制作用。肿瘤细胞对ECM 成分粘附能力的改变,可能与其表面AMs 改变有关,后者如整合素(integrin)、钙黏素(cadherin)等。AMs 与ECM 结合后,可以将胞外的信号传导到胞内,引起包括粘着斑激酶(FAK)在内的一系列蛋白酪氨酸激酶激活。结合Emo 和AE 对其他细胞系作用的报道[9],笔者拟将整合素αVβ3 与FAK 作为主要靶点,进一步分析Emo 抗B16F10 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

图4 大黄素对小鼠肺部转移结节数量的影响(x±s,n=8)

猜你喜欢

小室黑色素瘤黄素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 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卜算子·静夜思
SOX2/GLI1-ST3GAL1-AXL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的转移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日媒劝“灰小子”早日放开公主
日本公主的准婆家靠谱吗?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漆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