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2021-03-11朱秋英

课外语文·上 2021年1期
关键词:关键期国学语文

【摘要】教育有三个要点,即时机、内容和方法。高效的语文教学就是抓住最恰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法,把最具高能智慧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经典诵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根。语文教学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可以用6年时间,在知识、能力、德行的修为上为孩子奠定一生。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教学的根;6年;奠定一生

语文教育,有三个根本点:时机、内容和方法。要改变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现状,就必须抓住最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把最具高能智慧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回首百年前,老祖宗的私塾教育,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没有互联网,甚至没有一支粉笔,却能教出德才兼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大师,而我们现代化的各种设备齐全,教学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却仍然是少慢差费,学生甚至从小学到大学,除了考试用的书,都没有认真读过一本真正的书。学生上过学,却不曾读过书;有学历,却没有文化。怎么办?

一、抓住语文教育的黄金时期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言教育的最佳时机在12岁之前。依据是:

其一,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神经突触生长呈∩状模型。即刚出生时低,2岁时达到最高峰,4岁时是次高峰,8岁时是第二个次高峰,到13岁时大脑神经突触呈现降低的趋势。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8年3月7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人类早在13岁的时候,大脑“记忆中心”一个关键区域的新神经细胞就停止生长了。研究脑组织样本的科学家没有发现人类在13岁后齿状回中有新神经细胞生长的证据。(2018年3月9日《参考消息》)

其二,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假说。大脑发展的关键期概念是英国学者戴维·休伯尔等人在60年代提出来的。最近这40年来,数以百计的脑科学专家对“关键期”作了大量研究并已取得相当的进展。其科学结论简要说来就是,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最容易获得,对语言学习来说,关键期在幼年,即8岁以前,最佳期在12岁以前。

因此,要想教好以语言为核心的语文,就必须抓住12岁之前这个语言功能发展的黄金时机。

育儿如同种植,也有严格节气。0到3岁为第一节气,3到8岁为第二节气,9到12岁为第三个季节。错过种植的最佳时机,就会荒芜整个季节;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期,就要荒芜孩子的一生。

2岁,是记忆力细胞发育的高峰期,对语言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毫无疑问,从2岁开始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才是正确的决定,而不是等到8岁以后,或12岁以后。

因此,语文教学的发端要前移,要及早,要和孩子的生理发育期相匹配。

二、要选准确定的教学内容

首先做个语文教学效果的比较:古代私塾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基本都是从6岁开始,12年后,其效果却相差万里。千年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都是经典教育,或者叫读经教育。古代私塾没有专门的德育课,却培养出具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君子品格;私塾的读经教育,教学内容看起来单调无比,读书人的人生却丰富优雅,充满情趣,培养出来的是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人;今天学校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细细想来,除了考试、学历、文凭,所获甚微。只会考试,不会读书的,大有人在;从小学到高中毕业,12年的时间,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的大有人在;身为中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大有人在;语文课花掉的时间最多,但其成效,一言以蔽之——少慢差费。

一样的时间,判若霄壤的教育效果。原因何在?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所选用的教材不同。私塾先生用的是千年经典,我们用的是杂志似的拼盘教材。用这样的内容教学生,是完全不能匹配孩子的大脑接受力的。我们这是在浪费孩子的智力。古人说:“书不读秦汉以下。”从古到今,只有光照千年的经典,才叫真正的书,才配得上孩童的智力。在孩子大脑发育的最高峰,用涵盖人生最高智慧的经典去开导他,引领他,才是最正确的教育。

经典是一切学问和智慧之源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连最简单的“弟三百千”这些启蒙读物,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弟子规》,1080字,知洒扫,知应对,知进退;《三字经》《千字文》也不啻浓缩的百科全书。

古人说“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三辈不读书,如同一窝猪”。这“书”,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国学经典,就是古圣先贤的智慧宝库,而不是现在的杂志似的语文教材。

可见,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从经典诵读中寻找语文高效教学的根,才是大势所该趋。

三、掌握经典诵读的正确方法

诵读经典,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字字清楚,眼睛看着这个字,口中读到这个字,耳朵听到这个字,心里想着这个字,手指指着这个字。《三字经》中说“读书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再加上手和心,就是“五要”了。另外,经典诵读的原则有:

(1)老实读。读元典,不解读。 不要怕孩子为难,对孩子来说诵读文言文跟学喊“爸爸妈妈”难度一样,孩子不知道难,你教什么,他就有什么。12岁之前就把“四书”牢记于心了,他有八十年的时间去消化。所以不要怕孩子为难,直接要他读元典,且12岁之前不解读。

(2)大量读。书读百遍。 读任何一部经典都要以一百遍为起点,哪怕整部书会背了,也要达到一百遍。

(3)大声读。字字朗读,反复诵读。诵读经典要求孩子朗声诵读,字字清楚,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一遍又一遍反复诵读,直到百遍千遍,直到熟读成诵。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整本书读,反对碎片化。不要诵读节选的经典或带注释译文的经典。要给孩子干干净净的素读本。

(5)從高到低,从难到易。总体顺序是“经史子集”。先读人生三大书:《论语》《道德经》《易经》,再读《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古文选》“唐诗宋词”等。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国学经典是中国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倡导反复记诵,书读百遍,不求甚解,简单易操作,具有可行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目标明确,不给学生超出其生理发育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的作业任务,化繁为简,具有可行性。国学经典诵读评价标准,简单可量化,就是要求在小学六年的时间或中学三年的时间里,累计记诵十几万字的国学经典,具有可行性。公办学校基本都安装有视频教学设施,有推行经典诵读的教具、国学机、视频素材等软硬件设施设备,教学实施不受限制,具有可行性。

真正有家国情怀的语文人,就应该抓住最佳时机,选择最有含金量的教材,运用最恰当的方法,赶紧行动吧,来一场真正的教育改革,从国学经典教育中寻找高效语文教学的根,用6年为孩子奠定一生!

参考文献

[1]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4).

[2]叶留香.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研究——以南京某小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7(17).

[3]林助雄.儿童读经与潜能开发——关于倡导儿童诵读中国文化经典的脑科学分析[J].石油政工研究,1999(4).

作者简介:朱秋英,女,1966年生,河南周口人,正高职称,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快速作文。

猜你喜欢

关键期国学语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