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2021-03-11郭真礼

家教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谈论理解能力情商

文/郭真礼

如果问你: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很多家长都会提到一个词:情商高。不同于以前只要孩子智商高就够了,情商高逐渐成为了培养孩子的“硬指标”之一。

确实,情商高的好处多多。想要拥有高情商,最核心的是要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高的人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在社会交往中也会更受欢迎。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情绪能力,情绪能力具体包括了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这三种能力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本期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

不同年龄段孩子情绪理解发展不同

的情绪感受。

在1 岁之前,孩子就已经逐渐可以体会到基本情绪,包括高兴、害怕、生气、伤心和厌恶。这些情绪都是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观察到的,比较好识别。1 岁半左右,孩子会开始萌发与自我意识有关的情感,这些情感会增强或者削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感受。比如,羞愧、尴尬、内疚、自豪等等。2 岁之后,孩子理解情绪的能力开始突飞猛进地进步。逐渐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并说出情绪的起因、结果和自己对应的行为。4-5 岁的孩子可以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并能初步预测他人情绪之后对应的行为反应,比如生气的孩子可能会打人,高兴的孩子更容易分享。5 岁之后,孩子能够在家长的引导下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已经能够充分理解他人

给情绪命名

喜、怒、哀、惧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要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引导他把情绪说出来。最初应在生活场景中帮助孩子认识情绪,把那些对应孩子情绪的词语说出来,比如,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说:“你现在很生气是吗”。在孩子开心的时候,可以说“你看起来很开心是吗?”帮助他把对应的情绪说出来,给当下的情绪命名,他会慢慢感受到原来“这就是生气啊、这就是开心啊”,逐渐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

【知识链接】

作为父母,需要知道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是逐步发展出来的,我们要了解孩子不同年龄的情绪发展特点,不要提出超出孩子年龄能力限制的要求。

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孩子情绪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情绪呢?

和孩子谈论感受

谈论情绪感受有利于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也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可以在接孩子放学回家路上或者睡前抽几分钟的时间,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开心的事,有什么难过的事情。比如孩子说今天在幼儿园很开心,你可以说:“是因为今天跟小朋友一起玩很开心吗?”孩子就会告诉你:“不是的,今天老师带我们出去玩,我很开心。”这样的对话可以让幼儿理解到情绪的因果关系。也可以在睡前找到当天发生的某一件事进行谈论,比如说带孩子去一个朋友家里玩,孩子看到了朋友家孩子的玩具想玩,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没学会分享,两个孩子为玩具争得哭了起来。可能当时就抢玩具这件事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情绪问题是没有得到解决的。回家后可以就这件事和孩子谈论情绪,“白天的时候你想玩弟弟的玩具,但是他不给你玩你很难过是吗?但是没关系,难过是很正常的,如果是妈妈也会很难过的。下次你想玩的时候可以把你的玩具跟弟弟交换呀。”通过这样的谈论沟通,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情绪被理解,逐渐学会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亲子共读情绪主题绘本

在上一期中我们也谈到了情绪绘本,市面上也有很多相关的情绪主题绘本。在阅读情绪主题绘本时要注意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尤其是故事人物的面部表情,帮助孩子识别不同的情绪。如让幼儿发现高兴时眉毛是上扬的,伤心时眉毛是往下耷拉的,悲伤时可能会掉眼泪,害怕时嘴巴会张大,在认识的过程中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模仿。还可以通过猜猜我的心情”游戏,和孩子互相观察,猜测对方的心情。

表露自己的情绪

很多家长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在孩子面前不应该表露自己的情绪。实际上父母将自己真实的情绪表露给孩子,让其有机会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应的情绪建立联结。比如,我们可以说:“妈妈现在很生气,因为妈妈说了很多遍“请把玩具收好”,你都没有行动。妈妈知道你可能只是现在不想收拾,但是你可以告诉我你现在不想收拾,等会儿再收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收拾也不回应妈妈。”将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并说清楚孩子的行为与自己情绪的关系,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他人的某种情绪。

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

在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养成描述表情、情绪的习惯,将情绪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孩子的抚养者,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经历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感受,是怎么去解决的。比如可以给孩子说:“今天妈妈在工作中遇到了点问题,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办,很沮丧,但是妈妈尽力去想办法补救,最终解决了问题,很开心。”你可能会想:“他这么小能听懂吗?”可能一开始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不断地积累,他对于情绪的理解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方法分享】认识情绪的情景小游戏

设置故事情境,让孩子在情景游戏中认识情绪,既让孩子觉得有趣好玩,又能帮助孩子明白不同情绪是什么样的。

比如,想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害怕”,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有一只很凶恶的大狼狗在追一个小朋友(可以自由改变情景),提供一些不同的表情图片,让孩子选择故事情境中小朋友当下的表情是什么。

除了图片和情景故事,儿童期另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角色扮演。让孩子对绘本和视频里的小故事进行扮演,扮演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角色轮换,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理解不同情绪所对应的表情、语气以及言行。

猜你喜欢

谈论理解能力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谈论
当我们谈论VR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