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种中医眼科经典古籍的思维导图设计

2021-03-10吴成亮罗向霞贾琼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眼科学眼病古籍

吴成亮,罗向霞,贾琼

中医眼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积累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眼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是历代医家尤其是中医眼科医家的智慧结晶,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该学科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各方面都不断进步,中医眼科古籍不断涌现,营造了浓厚的眼科学术氛围,提高了中医眼科的整体水平,这些古籍是中医眼科学的宝贵财富,值得很好地发掘和研究。而中医眼科经典文献内容繁多,加之年代久远,阅读难度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中医眼科经典古籍的思维导图,方便对这些古籍进行查阅、整理和研究等。

思维导图由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提出,又称心智图,是由一个中心关键词向外扩散形成多个知识要点分支,每个分支可由符号、数字、词汇等构成,再由每个分支散发出下一级的相关知识点,形成一个树杈状的结构图,每一个思维导图可应用不同的颜色、图像等形式进行记忆链接的建立[2]。本研究选取中医眼科学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眼科经典文献为研究对象,包括《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原机启微》《审视瑶函》《一草亭目科全书》《目经大成》《银海指南》《眼科阐微》八种古籍,并以此来设计相应的思维导图,有助于把握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轨迹,为中医眼科经典文献的学习、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1 主要内容提取

将纳入的八种文献中关于中医眼科经典古籍的主要内容进行提取,并与原著内容逐一进行核对。通过分析和专家咨询对提取到的古籍主要内容进行独立的学术特点提取,对提取到的学术特点进行分门别类。

2 思维导图设计

首先明确各古籍的成书年代、作者、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将需要纳入导图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再进行分条概括与归纳,形成条理清晰、语言精简、概括性强的语句,为思维导图的绘制做好内容准备。根据各古籍的成书特点,结合前期的文献研究,综合获得的全部信息并经过充分研究后,以“中医眼科经典古籍”作为中心关键词,以各古籍书名为关键词,以各古籍的成书年代为序,由中心关键词发散形成多个一级分支,并在每个一级分支的基础上,以年代作者、主要内容、学术特点为关键词形成若干二级分支。在各个二级分支的基础上,根据前期整理完成的纳入内容,按照其与各个二级分支的隶属关系,将具体内容分条纳入导图中,涉及到更详细的知识点时,可以继续进行细化分支,并将相关内容进行分条式纳入。关于不同古籍中对同一知识点的论述,已用相同颜色填充标注。在专家的指导下共同设计,最后运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Master 进行绘制。

3 思维导图具体内容

该思维导图以“中医眼科经典古籍”作为中心关键词,以古籍文献的书名即《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原机启微》《审视瑶函》《一草亭目科全书》《目经大成》《银海指南》《眼科阐微》作为八个分支,每种古籍又分别发散为若干分支,其中下一级分支隶属于上一级分支。本研究从中医眼科经典古籍出发,按照经典古籍的成书年代顺序,以年代作者、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三个方面对古籍进行细化整理(图1)。

3.1 《秘传眼科龙木论》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眼科古籍,在唐代《龙树眼论》的基础上,通过历代不断辗转抄录,经临床医家补充或辑录其他医著有关内容,形成明万历年间(1575 年)黄毅刊本而流传至今,作者不详[3]。卷之首为龙木总论12 条;卷之一至卷之六为七十二证方论,分为内外障两大类,内障23 种病症,外障49 种病症;卷之七为“诸家秘要名方”,共收集五家;卷之八为“针灸经”,卷之九、十为“诸方辨论药性”,书末附“秘传眼科龙木集”[4]。主要学术特点包括“内障多从脏腑功能失调立论”“外障则倡风火致病之因”“开中医眼科手术学先河”“提倡树立高尚医德、反对愚昧迷信”。本书作为中医眼科的第一部手术著作,尚列出手术禁忌证和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是中医眼科学中一笔可贵的财富。

3.2 《银海精微》

本书是我国较有影响的一部眼科古籍,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不详[5]。全书分两卷,上卷为五轮八廓、五脏六腑等基础理论,下卷为五脏要论、审证秘论、药性论、眼科汤头歌诀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学术特点是“轮脏相应、眼体同研”“分述病症、细致入微”“治重祛邪、兼护脾胃”[6]。本书既汲取明代以前的眼科成就,又增加许多眼病诊治内容,其内容比《秘传眼科龙木论》更丰富,临床价值更大,书后附药物的药性与功治,为眼科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3.3 《原机启微》

本书系元末明初江苏名医倪维德所著,是中医眼科发展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籍,对后世眼科有着巨大的影响[7]。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论疾病之源,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将所有眼病分为18 类;下卷论方剂之宜,共46 方。主要学术特点是“注重整体、综合辨证”“立足脾胃、升发清阳”[8]。倪维德认为诊治不能拘泥于一家之言,临证处方应随症而治,对不同的学术见解也客观地加以记载,求同存异,他把眼病与人体功能及外部环境联系起来,开创综合辨证之先河,对后世眼科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3.4 《审视瑶函》

该书是明末清初江苏医家傅仁宇父子编著的一部眼科古籍,该书在中医学史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眼科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9]。全书分6 卷(卷首1 卷),卷首为前贤医案24 例;卷一为论文集共15 篇;卷二重点论述眼病的病因病机;卷三至六为眼科各病症分节,将眼病列为108 症。主要学术特点是“汇集前人眼科精华”“重视眼病预防”“眼病诊断不可偏侍脉诊”“治疗上强调针药并用”“注重眼病辨证论治”[10]。该书集历代眼科之大成,既有前贤经验的总结,亦有个人的独特见解,融合诸说,广集方药,内容较全,通俗易懂,是临床医生必读之书。

图1 八种中医眼科古籍思维导图

3.5 《一草亭目科全书》

该书为明代邓苑编著的眼科古籍,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主要有目论、目议、外障眼病及证治、内障眼病及证治、小儿眼病及证治[11]。主要学术特点是“外障眼病主用祛风散邪”“内障眼病重在调补肝肾”“小儿眼病因病而治”。本书文字简练,方剂切于实用,且一方治疗多病,如驻景丸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是眼科临床常用方。

3.6 《目经大成》

本书为清代眼科医家黄庭镜所撰。全书分为3卷,上卷立论,阐述五轮八廓、脏腑经络等基本理论;中卷考症,论述81 种病症及12 种病因;下卷类方,仿张景岳八阵分类法载方220 余首。主要学术特点是“阐述五轮八廓”“完善白内障针拨术”“详述眼病分类及识症”“仿景岳八阵列方”“独创病名较多”“病历书写要求认真详细”[12]。黄庭镜注重整体观念,结合内科理论,辨证论治眼病,取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对中医眼科学的理论和临床均做出了贡献,在提高现代中医眼科学的诊疗水平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7 《银海指南》

本书是清代顾锡编著的一部眼科专著。全书分为4 卷,卷一叙述中医眼科基础理论,如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六淫七情与眼病的关系;卷二主要讨论五脏六腑主病、气血痰郁杂病、临床各科常见疾病;卷三选录眼科常用方剂189 方,其中内服药176 方、搐鼻法1 方、灸法1 方、局部点药11 方;卷四为医案,列有病案177 例[13]。主要学术特点是“注重内治、反对手术”“详述病因、整体论眼”“善用补益、慎用攻伐”“用药服药、因时因人”。该书以论述眼病的病因病机非常精辟而又详尽称著,同时,整体论眼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病所兼之目疾,其学术理念对后学深有影响,顾锡所倡导的辨治思维在今天仍然有指导性意义。

3.8 《眼科阐微》

本书为清代马云从编著的一部眼科古籍。全书分为4 卷,卷一为总论,主要阐述眼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注意点;卷二专述老年眼病;卷三主要论述感染性眼病、外伤性眼病和妇女眼病;卷四主要论述婴幼儿眼病的治疗和20 多种外用药的配制方法[14]。主要学术特点是“治老年眼病宜先通窍后补虚”[15]“退翳不可过用寒凉”“妇人眼病胎前产后当辨虚实”。本书方论俱备,对多种眼病论述颇详,既总结了不同群体的共性,同时强调因人制宜,辨证论治,其诊疗思路和方法对于眼科临床有着深远的影响。

4 讨论

中医学要发展创新,提高临床疗效是必由之路,而提高临床疗效的捷径,就是继承前人宝贵的诊疗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6]。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继承,而继承的第一步必须是熟读中医古籍,奠定基础。中医眼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亦是如此。熟读中医眼科经典古籍并能灵活运用,有助于中医眼科临床疗效的提高。但是中医眼科古籍种类繁多,加之成书年代跨度长,每种古籍又各具特色,使中医眼科学习者阅读古籍的难度颇大。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隶属和层次关系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更加直观、系统和清晰地展现知识点。此外,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激发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17]。目前在中医学专业教学方面,思维导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8],但是在古籍学习和研究方面应用极少。

本研究通过设计中医眼科经典古籍的思维导图,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不仅调动负责逻辑思维的左脑,还调动负责形象思维的右脑,使学习者能够迅速了解并学习古籍相关内容。经典古籍年代久远,内容晦涩难懂,体系的完整性、语言的详明程度都不够,导致一般学习者难以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其具体内容,容易忽视各古籍之间的联系,缺少框架性的思维。而思维导图却能够改变这一现象,能够让学习者通过思维导图将古籍内容有机的串联起来,加强记忆,从而加深对古籍的理解[18]。此外,思维导图将看似冗长的信息变成高度系统化的图形,加强学习者对古籍的整体把握,能理清古籍的论述思路,把握行文逻辑,有助于学习者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深刻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并将所学内容应用到临床中并指导临床。

思维导图不仅仅局限于古籍的学习,对于中医眼科经典古籍的研究而言,思维导图的应用也具有广泛的空间,它能够将一串枯燥无味的知识,梳理穿插,将传统的线性思维发散为更加广阔的网状思维。就中医眼科学术思想来看,可将五轮八廓作为研究中心,对于这一眼科学术思想,在不同年代的古籍中,各医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释,有着不同的论述及新的发挥。此外,也可以从眼科用药着手,展开探索式的研究,以眼科用药特色为中心关键词,以各古籍用药特色为基础,对眼科用药特色不断进行总结与完善。

中医眼科古籍学习难度大,科学实用的思维导图是方便古籍阅读、文献整理及学习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中医眼科经典古籍及国内相关文献,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完成了中医眼科经典古籍的思维导图。在后期的研究中,将继续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进一步对各古籍中的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作一横向对比,从某一眼病或治法出发,深入探究古籍的学术特点及对中医眼科临床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医眼科学的不断发展,如果本思维导图能够协助中医眼科学习者及临床工作者加强古籍的学习,提高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水平,将会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猜你喜欢

眼科学眼病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八 看眼病,有急也有缓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