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姻像美酒,越酿越醇香
——记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祝大征、赵中健夫妇

2021-03-10赵小乐

金秋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兰州陕西西安

◎文/赵小乐

2021年2月,是陕西师大祝大征、赵中健教授夫妇结婚61周年,如果从1946年同上西安培华学校算起,两人相识已经70多年了。

祝大征教授是西安老户,1933年出生,父母都是教师。1946年在西安培华学校念书的时候,赵中健也在这所学校读书。赵中健是名门之后,1934年出生在蓝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6岁的她响应号召毅然报名参军,转业后被分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

说起两人的婚姻,还真有缘分。那时赵中健在电台上班的地址在南院门,而祝大征在西大上学。一次在南大街两人相遇了,虽然多年不见,但都立即认出了对方。“你不是在部队吗?怎么没有帽徽了?”祝大征有点吃惊。“我转业了,在广播电台当记者。”知道祝大征在西大上学,一直向往上大学的赵中健抽空去找了祝大征,在他陪同下参观、体验了大学生活。在图书馆看到浩如瀚海的藏书,赵中健眼睛都直了,善解人意的祝大征当即表示,你需要什么书我可以为你代借!赵中健兴趣很广,看书很快,一次次的借书还书中,两人间的好感进一步提升,祝大征于1956年春天向赵中健写信表明了态度,赵中健愉快地接受了,两人关系迅速升温。

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多,对物质的东西真不在意。那时的赵中健青春靓丽,却从不讲究衣着,一身黄军装就是她的最爱。两人见面聊得最多的还是学习,偶尔看场电影就是最浪漫的享受。可好景不长,赵中健参加高考,被西北师院录取去了兰州。祝大征也深得学校器重,被派到北师大哲学研究班深造,后分配到陕西师范大学任教。两个热恋中的年轻人远隔千里,只能鸿雁传书。

1960年春节,赵中健快要毕业时,两人在陕西师大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正是国家困难时期,没有新房,同舍的同学暂时搬出去,两张单人床并起来就是婚床;没有新衣服,没有结婚照,唯有一床新被子。中午,两家亲戚首次在一起吃了两桌饭,晚上,同事们来单身宿舍祝贺,吃个糖一起唱了几首歌就算婚礼。对赵中健来讲,婚礼的简朴、物质的匮乏真不算什么,真正有压力的是祝大征当时头上还戴着“右倾分子”的帽子。但不管别人怎么说,赵中健坚信祝大征是热爱党的,仍义无反顾如期举行了婚礼。好在1962年搞甄别,祝大征又回到党的队伍。

祝大征、赵中健夫妇

结婚后不久,赵中建从西北师范学院毕业后被留在兰州。

两地分居对任何小家庭都是灾难,特别是有了小孩以后。1961年,他们的老大出生了,当时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兰州一人一月只有7斤细粮,赵中健怀孕后呕吐厉害,当时感觉要活不下去了。实在没法,只好从兰州回到西安待产,住在师大单身宿舍。自己做饭没有条件,可没西安户口上灶也不行,就托人用粮票买点食堂机动券,只能买馒头和发糕,她想喝口稀饭都买不到。由于营养极度缺乏,小孩生下来还不到4斤,赵中健又没有奶水,只好到处求人买牛奶买奶粉。56天产假一满,赵中健匆匆赶回去上班,只好将孩子托出去。看娃的人家也没有奶,祝大征每天从吴家坟农村买来鲜奶,骑车送到莲湖路的孩子那里。有时上课走不开,就托同事、同学帮忙。祝大征说,现在都不敢回想,当年是怎样熬过来的!

1965年,赵中健终于从兰州调回西安,在西安建院任教。虽然两人都在西安,但都是各忙各,互相帮不上忙。赵中健生老二时,祝大征还在渭南办师资培训班,是医院护士写信把他叫回来的。多年来全凭赵中健的同事帮忙,才跌跌撞撞地将3个孩子带大。那年月,赵中健在工作单位倒还平顺。祝大征才气逼人,因为业务精,在师大年轻教师队伍里崭露头角,师大老校长郭琦曾在大会上称赞他是“青年哲学家”。谁能想到这表扬却带来了麻烦,有人心里不服就盯上了他。因为说了几句真话,1968年“一打三反”运动一开始,祝大征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挂上大牌子游街示众。后又被关进“牛棚”。这期间赵中健独自带娃,默默度日。曾有师大专案组来人找赵中健谈话,要她划清界限,揭发批判祝大征。赵中健一声不吭,她坚信祝大征绝不会反党,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1978年,祝大征彻底平反昭雪,厚积薄发的他在事业上也获得井喷式的发展。短短几年他出版了《哲学中伟大革命的系统总结》等8部专著,在国家西部地区带头招收哲学研究生,担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是哲学这一领域屈指可数的权威,是全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者。他的学生许多现在都成了博导,有的在中宣部等中央单位担任要职。1978年赵中健也调到陕西师大,在对外汉语系教学,很快被评为教授,荣获陕西师大教学质量优秀成果奖,教书育人优秀成果奖等。

1995年,祝大征得了癌症。术后夫妇商议,不采用放化疗的做法,靠吃中药治疗。中药并不便宜,看一次病就得花去600多元,为此两人决定,一个人的工资保吃饭,另一个人的工资保吃药。3个孩子纷纷拿出积蓄支援父亲看病。但他们不愿让孩子破费,每次去医院总是互相搀扶着坐公交车。

一晃26年过去了,当年的病友大多已经不在人世,而他还很健康。他说这与老伴的精心护理和陪伴分不开,也与儿女们的孝顺和关怀分不开。他们的两女一儿都上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一个女儿在国外工作,另一个在上海工作,儿子为照顾父母生活留在西安,休息时常开车拉他们外出。

如今,祝教授、赵教授都是快90的人了,祝教授不太出门,每天在室内走路,赵教授还是天天出门,一是锻炼,二是买菜。他们现在动作虽然迟缓了,但思维依然敏捷,语言流畅。赵教授戏言,我们不打麻将,但议论议论天下大事,对大脑也是锻炼。他们虽然老了,却从不固执己见,现在新事物层出不穷,有不懂的事,就虚心向他人请教,见到有些新词,也少不了打电话向孙子请教。

今年“七一”前夕,师大有关部门登门给祝教授送来了“在党五十年”纪念章。抚摸着纪念章他心潮澎湃,感慨地说,现在是我们国家最富强的时候,我们奋斗了一辈子,就是为的这个。我们就是要多活些日子,多看到祖国发展的新面貌

猜你喜欢

兰州陕西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我的兰州梦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兰州琐记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